同伴们在寻找阿铭的途中遇见了知情人。
10月17日,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音乐剧在广州蓓蕾剧场上演,在广州这样的城市,这本不算什么大事,然而,这场演出仍然被许多人关注,因它有着鲜明的标志和特点——参与演出该剧的61名演员中,智力障碍人士达53名之多。它由智障人士关爱机构广州慧灵主办,全国慧灵的智障学员参演,其中兰州慧灵有两人参演,28岁的崔健、16岁的青青,曾经两次登上类似舞台的青青,有着一个遥远而天真的梦,那就是成为一位星光熠熠的明星。
并不复杂的剧情
这是一个在常人眼里并不怎么复杂的剧情:慧灵艺术团的孩子们在紧张地排练节目,可键盘手阿铭因为紧张总是出错,影响了大家的排练进度,虽然同伴们并没有埋怨他,但他自己还是非常苦恼。为了放松心情,他选择一个人到室外透透空气。然而,厄运却在这时毫无征兆地向他靠近——他被一帮坏人绑架,并送往黑工地做苦工。
慧灵艺术团的同伴们在发现阿铭失踪后,在女孩阿怡的带领下,四处寻找,他们走过了很多地方,他们在人流滚滚的闹市询问,也在人迹罕至的荒郊找寻,甚至穿越时空来到了兵马俑和非洲原始部落,功夫不负有心人,阿怡他们一行人终于找到了阿铭做苦工的黑工地,但是艺术团的同伴们人单力薄,根本不是这些坏人的对手。最后,他们决定借助现场观众力量,来打败这些丧尽天良的坏人。
演员们走下舞台,将一束束荧光棒发给观众,每个拿到荧光棒的人非常投入地挥动手中的各色荧光棒,仿佛这真的能给这帮特殊的孩子们以力量。最后,在现场观众的助威声中,艺术团的孩子们战胜了象征邪恶的黑衣人,成功解救出了阿铭和其他被控制的孩子。
或许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这只是一个略显杂乱的大团圆式的喜剧故事,并无什么深意,在艺术层面上更谈不上什么突破与创新,可是,作为一群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他们能将这样一个故事,面对上千名观众毫无纰漏地完整演绎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成功,排练时的各种艰难和诸多想不到的意外,是所有正常人难以想象的。
万般艰难的排练
在蓓蕾剧场的演出是2012慧灵音乐剧巡演的首站,这场音乐剧的主办方广州慧灵是一家专门服务智障人士的社会公益机构,成立于1992年,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有其分支机构,其中兰州慧灵这次就有两名学员被挑选为参演人员。
音乐剧的副导演,也是广州慧灵工作人员的陈靖劼向记者讲述她排练时的艰辛。受经费的制约,不能过早地将全国的学员集结到广州进行排练,他们只好选择了一个几乎不是办法的办法——将每个参演学员的动作发给各地的慧灵,让当地的老师帮助孩子们先分头练习,然后到集中排练的日子再一起合练。可是等到孩子们于演出前半个月到达广州时,她发现之前的分头排练几乎没有任何效果。“他们虽然记住了动作和台词,但是根本没有队形、舞台空间以及节奏、顺序的概念,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陈靖劼说。
陈靖劼是一位广西女孩,大学里读的是新闻专业,平时喜欢音乐舞蹈,大学毕业后她并未选择从事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职业,而是投身广州慧灵这家民间公益机构。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智障人士的舞台排练,而且一开始就担任副导演,这让她承担着不少的压力。
在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陈靖劼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依然嗓音嘶哑,她说这都是这些天喊的。“这次排练的难处在于,这些孩子里除了之前参加过慧灵年度巡演的学员外,很多人根本没有舞台的概念,你在排练时首先得让他们明白,舞台有多大,无论如何也不能跨出舞台,如果你不说,他们可能会直接奔向观众席。”
一些细节或许能说明这场排练的艰难,当她告诉学员们,这个故事里阿铭被坏人绑架了时,一些女孩子开始放声大哭,怎么劝都劝不住,因为她们以为阿铭是真的被绑架了,她们有时候并不能分清戏里戏外的区别。挑选学员演那些绑架阿铭的黑衣人也就是坏人时,学员们纷纷拒绝,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坏人,所以不管老师怎么劝他们就是不愿意演坏人,最后,这些坏人只好由老师来扮演。方向感也是排练时的一大困难,陈靖劼说,“如果我想要一个学员面对观众,我就站在观众的位置,然后要求他看着我,看他站好之后,我就去别的地方调整其他人的动作,可我回头时发现,刚才那位又将脸朝向了我,我问他在干什么时,他还反问我,你不是让我看着你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难以抑制的眼泪
就这样在各种纷乱中艰难前行,在经过近半个月的全天候排练后,这台总长度不超过50分钟的节目总算是可以顺利地串下来了,这让陈靖劼和总导演都松了一口气。10月13日,演出的前一晚上走台时,除了一位女学员因为之前喝多了水而频繁要求上厕所和一位饰演酋长的男学员忘记了重要的道具手机外,其他一切都算正常,这更是让所有主创人员开心,而辛苦了半个月的学员们,在想到第二天就要正式登台演出时,也表现得有些兴奋。
10月14日,能容纳1000人的蓓蕾剧场座无虚席,很多都是带着孩子的父母,也不乏青春时尚的年轻人,人们早早来到剧场坐定,等待观看这些特殊孩子的演出。节目演出得非常顺利,剧情之间的衔接也很紧凑。
看着台上那一张张天真的脸庞和明显虚胖的身材,用他们不协调的躯体努力地表演一个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这本身就非常让人感动。观众们自然也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虽然演员们在慌乱中偶尔会出一点小意外,但是谁会在意这些?每当此时,观众要么发出会心的笑声,要么报以善意的掌声。
当坏人被击败,阿铭得救后,音乐剧也就进入了尾声,一场所有演员参与的舞蹈作为结束部分完成后,台上的学员们瞬间就哭成了一团,他们互相拥抱,也拥抱老师。“那是一种成功后的释放,他们觉得这些天的辛苦总算有了回报。”陈婧劼说,“当然,也因为他们知道演出结束后,大家就要分开了,他们舍不得离别。”
可以说,这本是一个大团圆式的喜剧,可最后却在台上台下难以抑制的泪水中落幕,只是,虽然是同样的眼泪,台上台下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心境。
不忍打破的梦想
回到兰州后,记者又去兰州慧灵采访了出演这次音乐剧的两位学员,饰演兵马俑的28岁的崔健不善言谈,他只是说演出的感觉很好,造型很酷,剑也很威风,非常希望下次还能参加慧灵的巡演。看得出来,他对这次演出的所有兴趣只是集中在好玩和酷这一点上,而且他还喜欢广州。至于16岁的青青,就明显不一样,因为,已经第二次登台的她有一个远大的明星梦。
高挑的身材,一条合体的运动长裤衬托出她修长的双腿,齐刘海下亮着一双漂亮灵动的眼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有着清晰的思维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这就是青青。如果你在街头偶遇她,绝对不会看出她是一位智力残障人士。
青青是一位四级智力障碍患者,小学五年级以后,她就不得不离开学校。家住西固的她,每天自己坐公交车来位于七里河的兰州慧灵接受培训,每天早出晚归,已经有接近5年的时间,这也是她第二次参加慧灵的全国巡演活动。2010年,慧灵的舞台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所以,见过大场面的青青,觉得只能容纳千人的广州蓓蕾剧场,实在是太小了,小到丝毫不能给她压力——“我一点都不觉得紧张。”她说。
“老师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现在演得不是很好,但只要我们肯努力,我们就会超越那些大明星。”青青说,“老师本来让我演这场戏的领舞,可是我记性不好,我怕自己忘顺序,就没有接受,但是老师说我舞跳得特别好。”
那晚在舞台上,青青的表现也确实很出色,不仅舞蹈动作到位,表情也非常丰富,她高挑纤细的身体在一群虚胖的“唐氏综合征”患者中更是显得格外醒目。而演出结束后的她,哭得也最伤心,她指着她那个很好看的背包告诉记者,“这是一位重庆的学员给我买的,我们这次才认识,但是成了很好的朋友,我非常舍不得离开大家,无论是学员还是老师,他们都对我非常好。”
青青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位演艺明星,“我想参加青歌赛,想上中国好声音,妈妈给我报了名,可我们到现在都没有收到什么时候上台的消息。”说这话时,青青一脸的认真,“妈妈总是说,你成天就知道趴电脑上玩儿,不练歌怎么行啊,因为我唱歌时总是呼吸不畅,所以妈妈总催着我练歌。”青青的妈妈是否真的给女儿报了这些选秀节目的名,记者没有勇气去问,或许这只是一个哄宝贝女儿开心度过每一天的美丽的谎言,一个不忍心打破女儿梦想的妈妈的无奈的欺骗。
“如果做不成演员,我就去当空姐。”青青说。然而兰州慧灵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智障人士的就业情况非常不乐观,极少数的就业者大多集中在清洁、洗车这样的不需要过高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岗位,但他也表示,像青青这样的孩子,在星巴克这样的地方工作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可一个咖啡店的服务员,与青青心底的明星梦和退而求其次的空姐梦之间,显然有着太大的落差。
剧场之外的反思
广州慧灵在经费本不宽裕的情况下,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巡演活动,旨在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了解慧灵,关心智障人士,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来支持关爱智障人士的这项事业,然而,这种巡演在这个层面上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或许还要打一个问号。
2012慧灵音乐剧巡演得到了李连杰创办的壹基金的支持,还得到了一些广州本土企业的赞助,当晚演出的门票为100元。但记者了解到,窗口售票只占了很小的部分,绝大多数的票都是赠给了这些赞助单位,由他们组织员工集体观看。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巡演影响到的这些人群,本是早已开始投身智障人士慈善事业的企业或者个人,而至于社会上的那些并不知道或者不了解这项事业的人,他们并未能走进剧场,感受这种特殊的氛围。作为音乐剧副导演的陈靖劼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她表示会仔细反思,是不是考虑排练一些小规模的节目,在社区、街头演出,以期切实扩大影响层面,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关爱智障人士,进而支持这项事业。
得益于地方雄厚的经济实力,广州慧灵无疑是全国慧灵里开展得最好的,目前共在全市15个社区开设了家庭式服务点,每个服务点有五到六位智障人士接受独立生活训练和晚间照顾。据了解,广州目前有智障人士约2.5万人,其中16岁至59岁的约8000人,他们当中只有600人实现了就业,就业率不到7.5%。
兰州慧灵由于受地方经济实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约,运行得更加艰难,但目前也分别在七里河和城关开设了培训中心,接受训练的学员有近50人。据统计,甘肃全省共有智障人员近20万,仅兰州市就有15600余人,而目前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机构只有6家,其中两家为政府设立,其他4家为民间组织,能帮助到的智障人员还不足1000人,如何能让这些智障人士得到应有的照顾和关爱,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至于让那些轻度智力障碍人士得以就业,乃至实现同工同酬,则无疑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重任。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 卢伟山
新闻推荐
金吉列留学英国部经理兰陵老师从英国院校获得的最新消息,2012年10月29日,2013-2014年度英国志奋领奖学金已经正式开放申请。据介绍,志奋领奖学金是英国政府最具代表性的旗舰奖学金...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