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荆轲》 莫言 著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首部剧作集
用现代视角对传统历史故事的颠覆性解读
首印20万册,依旧供不应求,作为一本话剧集可谓销量惊人
十月,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让长久以来这个停留在中国人舌尖上的巨奖终于落实。
莫言这一字眼成为各搜索引擎里一个关键词。有一天,记者逛广场书城时,一个戴眼镜的顾客对朋友说:我朋友采访过几次莫言。另一个从旁边经过时嘀咕:听吹牛皮的。这至少证明,莫言现在很火,他的作品与中国文学一起沸腾了。兰州本地书店里,莫言的书被抢购一空,许多读者在失落中翘首以待。不久,书店进行新一轮铺货,记者看到畅销书展台上又现莫言的书,并鲜明地打上“2012年文学奖得主作品”的腰封,翻开版权页是“2012年10月第2次印刷”。显然,是出版社为“救市”所为。
这里要谈的是莫言获奖后的第一本新书,也是他的首部剧作集《我们的荆轲》,该书于10月底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我们的荆轲》中,莫言解构了“荆轲刺秦”的传统历史故事,荆轲行刺将不再是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而是抱着一举成名的心态。莫言认为,所有的历史剧,都应该是当代剧。如果一部历史题材的戏剧,不能引发观众和读者对当下生活乃至自身命运的联想思考,这样的历史剧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本报记者 张海龙
莫言获奖,给纯文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沈从文先生曾说过:小说要“贴着人物写”。这是经验之谈,浅显,但管用。浅显而管用的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我改之为“盯着人写”,意思与沈先生差不多,但似乎更狠一点,这是我的创作个性决定的。近日首都剧场上演北京人艺排演我的戏《我们的荆轲》,记者多有问我:此戏到底是写什么?我说:写人。写人的成长与觉悟,写人对“高人”境界的追求。由人成长为“高人”,如同蚕不断地吃进桑叶,排出粪便,最终接近于无限透明。吃进桑叶是聆听批评,排出粪便是自我批判。
前些天,我说过,得了茅盾奖,力争用十分钟忘掉。十分钟忘不掉,就用十天忘掉。这不是对这个奖的轻视,而是对膨胀的虚荣心的扼制。如果得了奖就忘乎所以,那是可耻的行为。必须清楚地知道,“高人”并不是我,真正的好小说和好剧本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要把目光向那个方向看,盯着在那个荆棘丛生、没有道路的地方。那里有绝佳的风景,那里有“高人”在向我们招手。
——《我们的荆轲》莫言自序:《盯着人写》节选
近日,记者就莫言的新书与其版权方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营销总监陈望治告诉记者:“他(莫言)现在不接受采访,太疲惫了。”于是,陈总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晨报:在11日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之际,据称莫言回到故乡闭门静心修改自己的新作。新作是否就是《我们的荆轲》?谈谈这部作品。
陈望治:正在创作中的作品是部长篇小说,这本作品也是由我们公司来出。但是莫言很保密,具体内容连编辑也不告诉,小说有可能是都市题材,而不是他轻车熟路的农村题材。
《我们的荆轲》全书彩色印刷,制作精良,是收藏佳品。本书收录了《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锅炉工的妻子》三部剧作及莫言关于《我们的荆轲》的访谈,还收录了大量精彩的话剧剧照。《我们的荆轲》和《霸王别姬》都是历史故事新说,《锅炉工的妻子》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剧本,也是三部剧中唯一还没有和观众见面的,讲述了一个女知青在社会变迁中的多舛命运。
晨报:听说贵公司将推出莫言最全的文集。这是在莫言获奖之前已有的计划还是补充策略?这套文集包括哪些作品?
陈望治:和莫言去年就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年5月正式签约。
莫言文集包括《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等11部长篇,《与大师约会》等3部中篇、2部短篇及1本论文集、1本散文集《会唱歌的墙》、1本访谈录《碎语文学》和1本演讲录《用耳朵读书》,共计20部。其中包括4部新书。并且,莫言已经写好了即将出版的新文集的序言。
晨报:目前,莫言作品中影视改编的有哪些?
陈望治:莫言作品已经改编成影视的有《红高粱》、《太阳有耳》(改编自《姑奶奶披红绸》)、《幸福时光》、《暖》(改编自《白狗秋千架》)等。目前已经有不下三十家公司来和我们谈莫言作品的影视改编,其中有不少上市公司,争抢最激烈的作品有《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蛙》等,这些都可以拍成气势磅礴的大片。
晨报:如何看待“诺奖效应”在出版业界的作用?
陈望治:莫言这次获奖,影响早已超越了文学圈,就拿参加我们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来说,除了文化媒体,还有财经媒体和娱乐媒体等。
这次“诺奖效应”方兴未艾,对出版业的影响可谓巨大和深远,不仅莫言的作品火爆热卖,如他得奖后的首部作品《我们的荆轲》首印20万,依旧供不应求,一本话剧集能卖到这样的销量,是很惊人的。文集也订单不断,预计至少有20万套以上的销量。这给纯文学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很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也跟着一起热卖起来。莫言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和象征,使大众开始重新关注文学,回归阅读,我觉得是件好事。
晨报:透露一下莫言获奖后的生活状态。
陈望治:莫言还是那个低调的莫言,还是那个厚道和重承诺的莫言。他在高密连续两次媒体发布会后,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想尽快忘了诺奖。有很多商家找他,有送别墅的,有送钱的,有高报酬请他参加各种活动的,他一概拒绝,也不出席商业活动。12月10日领诺贝尔奖,对他来说是件大事,我想,他会花不少时间来准备。诺奖领奖可以有一个14人的领奖团,他已经邀请他作品的各国翻译家,陪同他一起前往,享受这个荣誉。
本报记者 张海龙
新闻推荐
近年来,兰州全市上下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文明城市的标志之一,兰州市的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早在2006年10月,兰州市就被授予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先进城市。按理说,在...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