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读
◆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河道长47.5公里,河岸线长95公里,共需修建黄河护岸76公里。
◆全市城区共有洪道53条,全长119.69公里,目前分区段治理的只占到18条、44.33公里。
◆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4809处、其中重大隐患180处。
◆虽然兰州年均降雨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四倍,但雨季相对比较集中,尤其主要集中在7至9月份,局部集中降雨导致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
◆另外,全市现有水库18座、水电站19座、塘坝1259座、农村河道4条……对农村有威胁的洪道有148条。
“防大汛、抗大洪、减大灾”。随着今年汛期的来临,在国家54个重要防洪城市之一的兰州,一场防汛隐患“歼灭战”正在集中力量开展当中。
黄河上游防洪任务最重的特大城市,全国城区防洪难度最大的特大城市,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特大城市,全国降雨量虽少但雨季集中极易造成山洪灾害的特大城市,农村防洪面广点多的特大城市……谈及防汛,兰州有这样不容回避的几大“最”,这也注定了兰州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城市。
由于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水文水情、历史欠账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影响,当前兰州市存在较多防汛隐患和薄弱环节。
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隐患突出表现在四大领域。其中,黄河河道方面,除了尚有部分护岸需要建设外,经过多年运行,已建河堤出现了一些病害,特别是去年黄河干流发生26年来大洪水,部分河堤不同程度发生了病害。河道内违法侵占、淤河争地、堆沙洗沙以及占用河滩地经营茶社等现象比较突出。
此外,城区洪道除自然淤积外,违章建筑和违法建设问题突出,洪道日常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城区南北两山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部位问题突出,整治量大面宽,周期长,难度大,治理经费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防治工作需要。农村防汛方面也存在着诸如部分小型水库运行时间长、老化失修严重,部分塘坝建设标准低等情况。
针对存在的各种防汛隐患,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兰州市开展了专门调研,并对今年的防汛工作提出了“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干部职工没有受教育不放过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等要求。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防汛工作,要求全市上下要加强黄河兰州段防洪基础建设,加快洪道工程化治理,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增强城市的防洪减灾整体功能。同时,对河洪道内违法乱占、乱填、乱挖、乱倒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和清理,对防汛工作和实施防汛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按规定进行严肃问责。
按照这些部署和要求,全市正按照市级统筹、防汛指挥部牵头、部门配合、属地化落实的办法,集中力量,攻坚破难,组织开展河洪道清障清淤疏浚,城区河洪道违法违章建筑排摸清拆,城区内涝隐患排查和排水管网集中整治,农村水库、塘坝、淤地坝、河洪道集中排查加固除险等行动,全面清理河洪道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垃圾渣土、堆积物、淤泥等影响行洪的障碍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兰州市切实把工程化防汛摆在突出位置,把黄河行洪道和堤防建设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去年洪水冲毁的堤防和护岸,正抓紧完善防洪工程修复方案,倒排时间实施修复任务。同时,将编制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并与水利部衔接争取防洪治理工程专项资金。
对未治理的35条洪道,将拿出系统的治理方案,计划每年选择2至3条贯穿主城区的洪道,高标准进行治理,5年内基本解决主城区排洪不达标问题。另外,将抓紧实施《城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对列入规划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矿区综合治理工程和其他各类应急治理工程,从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及综合能力建设入手,确定近期实施的重点项目。
当前,已经进入汛期,特别是7至9月份为主汛期,防汛形势更加严峻。天灾不可避免,减灾则完全可以做到。突出的防汛形势,必须要求全市各个方面、每一位市民,都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防灾减灾,群防群治根治隐患,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
新闻推荐
占地800余亩的兰州湿地公园,是黄河沿岸首个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安宁区北滨河路银滩大桥北端东西两侧,该地属非城市中心地带,远离城市污染区,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