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全国第十三个科普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缺少专业科普人员、科普活动只科不普、科普让位应试等问题已成为困扰兰州市科普教育的难题(详见《兰州日报》5月24日六版)。
2010年底,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也就是说100个公民中只有3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比2005年的1.60%仅提高1.6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还很低,落后主要发达国家近30年。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国人相信科学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问题恰恰出在了解科技知识、科技方法的渠道方面很薄弱。
2011年初,国务院颁发了“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要求“十二五”期间必须深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促进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以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五个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来带动整个公众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中央政府已经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但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发展纲要,在我们的地方政府工作中却很难排到重要工作内容里。
公民科学素质是实现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有力支撑,是推进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实现转型跨越的坚实基础,也是提升市民整体素质进步的强大动力。不具备基本科学理性的社会,将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普及科学常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谋取经济和社会超常规发展的地区来说,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实现地区社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支撑。地方政府在注重引进资本、引进项目的同时,大力提高本地区居民的公民科学素质也应该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要积极完善常态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政府推动、多部门联合协作、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科学素质工作格局。二要制定出科普事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动员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中。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兰州市拥有众多高校和大量科研院所,开展科普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中国科协与财政部联合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也已经在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借助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资源优势,提高科普宣传的水平,对于兰州来说,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干不干的问题。只要真正转变观念,重视起来,规划好、落实好,保障投入和利用好自身优势,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就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3日,副市长胥波来到城关区东岗镇、五里铺和七里河区部分洪道,查看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市防洪办及水务局等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当天,胥波一行先前后前往城关区东岗镇鱼儿沟、五里铺、...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