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形势,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中等专业人才,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园艺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牢牢把握竞争的制高点,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在做足、做好“农”字文章的同时,还承担了服务“三农”、帮助和指导农民脱贫致富的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同时还设置了市场急需、学生需求的非涉农专业,全力培养实用型人才。
以前瞻性的目光调整和确定培养目标,力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能吃苦、愿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园艺学校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历年的信息反馈,将最先确定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中等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服务一线有志向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一思想清晰的培养目标,涵盖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内涵。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校还确定了“技能为先、就业为本、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德育为主,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就业为先”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集产、学、研为一体,加速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等专业技术性人才。立足本市、服务周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办好6个涉农专业的同时,兰州园艺学校还充分利用一流的办学硬件,率先发挥公办中专的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等作用,开设了4个非涉农专业和2个继续教育大专学历专业。
6个涉农专业贴近“三农”,全免学费。园艺学校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教育观测基地”、农业部认定的“特色学校”,专业设置突出一个“农”字。目前该校开设的6个涉农专业分别是:以绿化工程预算与施工、企事业单位绿化、花卉生产与营销为就业方向的园林技术专业;以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市政园林、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行业的绿化管理和花店经营为就业方向的园林绿化专业;以养殖场生产技术与管理、动物门诊、饲料及兽药销售、动物检疫等为就业方向的畜牧兽医专业;以良种繁育、种子加工检验、种子营销与售后服务为就业方向的种子生产与营销专业;以农机作业与维修、农机产品推广、农机经营销售及技术服务、农机监理和试验鉴定为就业方向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专业;以各级环保部门与大型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监测和水土保持为就业方向的生态环境保护专业。
以上6个涉农专业,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同时城乡美化、绿化也急需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据悉,这6个涉农专业今年在全省各地共计划招收380名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这些专业的学生学费全部免除。
4个非涉农专业招收240人。园艺学校贴近市场设置的4个非涉农专业分别是: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食品生物工艺。这4个非涉农专业,今年计划招生240名初、高中毕业生,前两个专业学制2至3年,兼收高中毕业生。这些专业实用、紧缺,就业前景看好,是初、高中毕业生不错的选择。
2个继续教育专业可获取国家承认的大学毕业证书。为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满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园艺学校还开设了园艺和(园林艺术设计方)艺术设计2个继续教育专业,学生就读中专的同时,可获取中央电大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本科文凭,国家承认学历。
五大助学政策减、免学费的同时,配合励志奖学金,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
据介绍,以上6个涉农专业除全部免学费外,还可和其余4个非涉农专业学生同享部分助学政策。一是凡报考兰州园艺学校的农村籍(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实行“零学费”上学。二是全日制学籍的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可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补助。三是凡贫困县“两后生”报考兰州园艺学校者,两年内可再享受四川省扶贫办提供的2500元助学补助。四是特困生在校期间,每人每年可再享受300至500元的困难补助。五是学校还为在校学生每年设立最高为800元的励志奖学金。五大政策惠泽,全力资助学生完成学业。
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助学政策、实训基地和就业前景颇具吸引力,一些企业积极与园艺学校订单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校企联手、对接市场,为毕业生架通了就业通道。近年来,园艺学校还在办好学的同时,主动承担了兰州市的技工培训、新型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劳动力输转培训、农村支柱产业带头人培训、扶贫开发培训等,主动承担起为农村经济建设传经送宝的重任,为服务“三农”做出了不小贡献。该校连续6年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新闻推荐
近日,应兰州五泉山公园管理处王富仓主任和刘从君书记之邀,我为他们构想的“兰州空战纪念馆”筹建事宜出谋划策并执笔撰写创意策划文案。其实早在许多年前,我就知道五泉山麓有抗战时期的“防空洞”,只...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