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崔亚明)为了紧密联系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甘肃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专门设立作风督查组,受理督办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12月3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督查组采取接待来人来访、设立征求意见专用箱、公布举报电话、开通网络邮箱和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共接待群众来访117人次,接收信件85封,电话1107次,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978条。受理各类举报和情况反映379件,其中涉及第一批开展活动单位的60件,占15.8%;涉及市县乡村319件,占84.2%。同时,通过政策指导督办、及时批转督办、直接协调督办、联合力量督办、持续跟踪督办等多种措施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政策指导督办: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督查组整理中央、省委有关作风建设方面的法规制度、政策文件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22个典型问题,编辑成《作风建设相关法规政策文件汇编》,下发第一批参加活动单位。先后下发《关于严格落实中央要求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关于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典型问题进行认真检查严肃处理的通知》、《关于对“四风”突出问题进行认真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的通知》等文件,对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重点任务专项整治,提出明确要求。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研究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对符合政策且能够解决的马上办理,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群众诉求,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劝导,起到较好效果。
及时批转督办:梳理归纳转批各类信访件 要求限期反馈结果
对反映到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归纳,及时批转有关单位和省委督导组,要求限期反馈办理结果。对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中央督导组转来的信访件,及时批转督办,按期上报督办结果。先后督促办理网民给省委领导的1份网络留言和6封信件,约谈9名干部,深入4个单位实地核查和专项督查,提出整改要求。绝大多数单位和地方对批转件和督查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专人进行调研,和上访人反复沟通,提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批转各类信访件291件,其中,涉及第一批活动开展单位49件,占16.8%;市州242件,占83.2%;与省信访局联合转送211件,交办223件。
直接协调督办:结合专项政治工作进行重点抽查,督促解决
在接访工作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线索清楚、时间要求紧迫的一些具体问题,在批转的同时,由省委活动办直接协调沟通,督促尽快解决。认真贯彻中群发【2013】23号文件精神,确定20个省直单位和部门为重点任务专项整治工作牵头单位,召开专门会议,分解细化7个方面33项重点任务,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要求。同时,根据群众反映问题轻重缓急,先后直接协调解决了兰州市下岗女职工何某的儿子参加兰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被拒,部分地区学生领不到课本、群众看不到电视等具体问题;按照甘肃行政学院教师马某提出的解决兰州火车站出入口不方便问题的建议,协调兰州火车站迅速作出比较科学的调整,得到群众广泛好评,兰州市下岗女职工何某还送来了“群众的贴心人”的锦旗。
联合力量督办:聚集力量 多管齐下促进问题解决
省纪委在新闻媒体通报了1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的典型问题,省委组织部对涉及干部选拔任用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认真核查,及时了解情况,督促有关单位妥善解决。省信访局开设窗口,组织人员力量认真接待来访人员,及时批转并督办反映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共接到来人来访532批1123人次,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州党委对批转的本行业、本辖区内的问题,积极了解核实,及时督促解决,充分发挥作用。
持续跟踪督办:三项措施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论大小,无论涉及单位还是个人,都一抓到底,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一是建立台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科学分类,造册登记,做好记录,结合省纪委开展的行风评议、效能评比等活动,为20多个省直单位梳理出群众意见大、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建议列入整改方案;听取督导组的情况反映,将一些久拖未决、推诿扯皮的问题列入督办范围。二是销号督办。对已经办理回复的,以适当方式向当事人反馈,做到完成一件销号一件。三是盯紧催办。对没有解决回复的问题紧盯不放,采取打电话督办,与督导组和单位主要领导沟通等方式,跟踪督促问题解决。
新闻推荐
热线调查 市民:有人私盖违建侵占道路 社区:在建房屋实为小区门房
在建的小区门房。 12月4日,市民陈女士向本报热线96555反映,兰州市和政东街204-216号住宅楼间有人私自盖房,将本就狭窄的通道“侵占”,影响居民进出。记者采访和政东街社区后获悉...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