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玉明
随着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结束,猴年春节也画上了句号。如果让在兰州过年的人对这个春节做个总结,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燃放烟花爆竹的人明显少了,年过得很安静。这一点从烟花爆竹销售市场上也得到了验证:兰州市城关区一烟花爆竹销售点店主杨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销售量太差了,虽说近几年销售量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今年相比前几年降的太多了。(详见本报2月25日2版报道)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少了,一方面说明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禁放烟花爆竹虽然难度很大,但只要动真格,还是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今年春节前,兰州市政府就明确了烟花爆竹燃放的时间,划定了禁放区域,并张贴宣传彩页和条幅,让市民更加了解燃放、销售经营烟花爆竹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春节期间又实行多部门联合执法管控,现在看来,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效果令人欣喜。
是否燃放烟花爆竹,多年来一直是个争论不断的话题。的确,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能够增加节日气氛,禁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年味淡了。但燃放烟花爆竹的诸多危害也是显而易见,如污染空气、产生噪音、引发火灾、造成伤害等等。特别是在雾霾日甚的今天,任何一种可能导致雾霾产生的行动都值得警惕,图一时之快燃放烟花爆竹,完全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环境。
因此,大部分人在追求节日气氛和环保之间做出了理智的选择。但人与人的观念不同,认识也不同,尽管大形势是好的,但也不排除有抱侥幸心理者,兰州今年春节前几天情况比较好,正月十五晚上却产生了80吨烟花爆竹残渣就是最好的例证。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下大力气、动真格,在做好宣传动员的同时,也要严惩那些违反规定者。同时,除了节日期间外,禁放烟花爆竹的功夫也要花在平时,因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能彻底改掉的,
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宣传和执法,努力培养市民的环保理念,让其深入人心,这样才会避免过年过节的时候反弹。平时松懈,可能换来的就是节日期间数倍付出却没有效果。
值得高兴的是,春节一过完,兰州市就下发了《关于严格管控烟花爆竹经营运输燃放行为的通告》,规定自2016年2月24日至2017年1月19日,主城四区范围内一律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销售、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等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只要执行好,对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必然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为“兰州蓝”的持续增加一道保险。
新闻推荐
兰州交警面向社会征集治堵良策市民可通过微博等方式参与 建议被采用最高可得奖金3000元
◇记者金振华特约记者吴存庆鑫报讯昨日,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社会公开征集治理交通堵塞的良策,广大市民可以通过电话、来信,发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向交警支队提出合理化建议。20...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