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玉洁
近年来,低价旅游团宰客事件不绝于耳,旅游消费者深受其害,相关主管部门虽然对此频频整顿,却始终未能根除。
春节期间,各大旅游电商推出了各种“惊爆价”项目,就此拉开了一场旅游促销大战。业内人士指出,低价促销很可能造成产品超卖,从而导致服务不到位、旅游产品体验差等情况发生,直接侵害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部分消费者的低价偏好和低廉的违法成本,是国内旅游市场良莠不齐的根本原因。旅游电商再掀低价攻势
不久前,国家旅游局发文提醒消费者警惕低价旅游团,并强调游客参与“不合理低价游”将受到处理。显然,这番“苦口婆心”远远不足以肃清顽强生存十多年的低价团现象,春节期间旅游电商再掀低价攻势。
今年春节期间,携程推出了“五折起过大年等旅行;驴妈妈旅游网持续推出“春节爆款,休闲短途游,门票加酒店,9元秒杀”的大促专题;途牛网则主攻“尾货任性游”“要玩要低价”主题,推出限时秒杀;同程网打出奔跑吧兄弟,五折促销钜惠活动;阿里旅行也不甘示弱,再度上演1元景区门票抢购活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各大旅游电商促销力度很大,很可能造成产品超卖,超出供应商服务能力范围。从前两年的情况看,有的消费者守候至凌晨抢到的低价游项目,随后被告知“未成团”取消。即便成行,伴随着价格降低,服务质量也严重缩水。
低价背后陷阱多
春节期间火拼价格的各个旅游网站中,阿里旅行口碑还算不错,所以,刘小涛先生参加了2月3日11点的景点门票秒杀活动,并很幸运地抢到了优惠门票,正准备付款时,阿里客服打电话让他第二天付款,结果第二天阿里客服没人承认刘小涛抢到的低价门票,投诉也无人问津。刘小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秒杀就是个圈套,无非鼓动你下载个app取得你的联系方式,是旅游公司的一种促销手段。
电商以低价促销手段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兰州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她决定带女儿到外地旅游,经过比较,在网上团购了去海南旅游的项目。“当时觉得挺便宜的,也就下了单,没想到去了后完全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刘女士说,此次行程虽然报价很便宜,但除了酒店住宿、餐费项目外,很多交通费、景点门票都是我们自理的,算下来根本没有旅行社的便宜,还总是以各种理由加收钱,感觉很不好,一趟下来心情到现在都不好。
旅游达人张春晓趁过春节的时间,在网上团了1599元去云南大理、丽江的旅游团票,团费包含门票费、交通费和餐费,午餐为桌餐,十二菜一汤。谁知刚到玉龙雪山检票口,张春晓一家人被要求补交费用,理由是游览玉龙雪山有时间限制,需要坐缆车。“来云南就是想游览玉龙雪山,总不能因为时间有限就不游览吧。”张春晓告诉记者,抱着同样的想法,车上绝大多数游客补交了费用。
游客们离开雪山后,被带去吃“桌餐”。谁知摆在眼前的菜和人们心中的大相径庭,基本都是凉拌黄瓜、凉拌土豆丝、凉拌豆腐等凉菜,一桌坐十几个人,根本不够吃,只能吃馒头充饥,但馒头也是凉的。
“在大理、丽江旅游时,我们还被带到了销售玉器的商店。”张春晓告诉记者,“在商店里面待的时间远多于游览景点的时间,有专门的讲解员对游客一直在解说,直到游客不好意思掏钱购买。每处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大部分游客多多少少都在‘劝说\’下买了一些东西。”
对于超低价、超低折扣的旅游团购,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甘肃永盛律师事务所陈利民律师说:“旅行社是采购商,与景区、酒店等有协议价,他们将这些资源打包推向市场,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利润。但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过低的折扣换来的是服务质量的下降和消费陷阱的增多,所以消费者不要过分地追求低价团,要向零负团费说“不”。
规范旅游市场应依法从严
多位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规范旅游市场应依法从严,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比如,为了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法律法规应对从事招徕、组织和接待游客的旅行社,从注册资金、质量保证金、经营场所、导游和领队的资质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制。一旦发现零负团费,第一次可以警告,第二次就应该撤掉相关资质。
陈利民律师告诉记者,还应明确管理机构的监管责任,明确监管主体。政府要调整监管方式、监管机制,出现问题后不要扯皮,要向更有利于消费者解决问题的方向去改正,否则消费者维权成本越高,越不利于对侵权事件进行治理。
“诸如出现以虚假信息为诱饵欺骗消费者的旅游团,应责令其以3倍的金额赔偿消费者。旅游、消协或工商部门,哪个部门都应该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该及时处理,超出职权范围的可以内部转办给相应部门,最忌讳的就是部门之间“踢皮球”。
陈利民还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充分利用点评的市场化机制对商家进行约束,如果都是差评,那么相信消费者也不会选择其提供的服务。
“当然,作为游客,理应成熟消费。应加强游客教育,不要被一些低价团蒙骗,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要有识别能力,加强对旅游产品的了解。”陈利民说。
省消协也建议广大旅游消费者坚决对不合理低价旅游团说“不”,让这类产品失去市场;要重视与经营者签订正式的旅游服务合同,明确权利、责任,保护自身权益;发现此类现象要主动向旅游主管部门或价格主管部门举报,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一旦身陷低价旅游陷阱,合法权益受损,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收集相关证据,依法主张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旺弟)2月15日,“2016年甘肃省春季人才招聘服务周”活动在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如期拉开帷幕。为有效缓解春节过后企业招聘难,帮助求职者尽快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省人...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