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版)
1983年,中央电视台直播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之后的几十年里,“春晚”成为中国人的新民俗,成为每年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大餐”。也就是在这一届春晚,被定义为“靡靡之音”的《乡恋》由李谷一在全国人民面前正式演唱,从那以后,一直在民众里传唱的流行音乐正式走上舞台。人们进入了一个想唱就唱、想听就听的自由年代。
李建玲说,继流行音乐后,1987年美国电影《霹雳舞》被引进中国,这种在老派人士眼里“流里流气”的舞蹈,立刻成为了年轻人眼中最流行、最酷的舞蹈。
男孩子对于游戏的情结亘古不变。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任天堂、小霸王游戏机出现了,魂斗罗、超级玛丽、坦克大战是标配游戏。同时,一些小的游戏厅也在街头巷尾开始营业。
“那时的游戏厅狭小、破旧,但在我们男孩子心里可真是天堂。一块钱三个游戏币现在来说很便宜,可是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我经常把家长给的吃早餐钱省下来,和朋友偷偷地去打游戏。”谭勇回忆说,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年游戏厅的名声并不好,打游戏并不是光彩的事情。如果家长听说自己的孩子在游戏厅里打游戏,回到家少不了被抽几皮带。
找寻自己的偶像
1991年,台湾的小虎队首次赴内地参加赈灾晚会义演,轰动海峡两岸。从此,一类特殊群体出现了,被谓之“追星族”。无论男女老少心中都有个梦中偶像,“四大天王”、周慧敏、范晓萱、王杰……李建玲说,“当时,有钱的人追着明星满世界的看演唱会,学生们听听自己偶像的磁带、看着偶像的影片已经很满足,再买些海报、明信片或是不粘胶贴之类的衍生品。”她依然记得自己贴得最多的就是印有翁美玲、周润发、赵雅芝的不粘胶。
上世纪90年代,舞厅、台球厅、录像厅在国内风光无限。谭勇感叹道,虽然在多数人眼里这三厅不是啥好地方,但却留存了他们那个年代人的很多记忆。当年电影《霹雳舞》上映后,有艺术天赋的伙伴就开始模仿其中的舞步,那些舞步中属太空步、擦玻璃最有名,大家觉得耳目一新,比迪斯科带劲,就都想学着跳。跳舞当然属舞厅最有氛围,舞厅里交谊舞曲子居多,大家顺便把交谊舞也学会了。“九几年的时候,是港台剧创作巅峰之期,可是大多数片子电视台不播,我们就从录像厅看,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到了90年代,街边舞厅正大光明地营业着,交谊舞也开始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上世纪90年代末,网吧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娱乐革命,短时间内侵占了大量市场份额。虽然当时的网速和今天相比不能同日而语,娱乐内容也趋于单一,但作为一种太新鲜的事物吸引了很多人。
兰州的李敏说,那时候,她正在上大学,学校附近就开设了好几家网吧,网吧里不乏学习BASIC等程序的学生,但更多人都在聊QQ,打红色警戒、星际游戏。那会儿,网吧火得一座难求,很多人为玩得过瘾,会选择从头天晚上包夜到第二天早晨。
1999年,国务院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双休日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这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了实现的时间基础。张玉萍回忆说,以前没有休假的提法,只有结婚的时候单位给10天假期,可以去外地游玩。再就是出公差期间,顺便能转转所在的城市。现在虽然有了带薪休假,但有些单位不执行,远游计划还是得放在“黄金周”。
20年来,虽然“黄金周”出门旅游有着“人看人”的说法,却挡不住国人坚定的步伐。有统计数据显示, 1999年我国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2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2017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
个性化选择越来越多
二十世纪初,迪厅、酒吧、KTV这些舶来品开始出现在大中城市。谭勇颇有感触地说,这些年,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人人都背负着各种压力。迪厅、酒吧就是减压的地方。迪厅里面音乐震耳欲聋,一大帮互不相识的年轻人在里面扭得忘乎所以,那也是一种释放。而酒吧进入国内之后或多或少地沾上极重的地方风味。在国外,酒吧是让人暂时休憩的地方,到了国内则变成了一个宣泄的场所。兰州人去酒吧娱乐之前,都会半玩笑半当真地对小伙伴说,“不哇(喝)到趴哈(下)不散场子”。
李敏回忆道,KTV刚刚在兰州出现的时候,尽管价格不便宜,但经营火爆、包厢难求。那时候还没有美团、糯米等团购方式。五六个人尽兴唱完一场,包厢费加上小吃饮料得500块钱。现在,一般档次的KTV团购下来就100元左右,还包饮料酒水和果盘,但去的次数反而少了。“感觉噪音太大,也许是年龄奔四十唱不动了。现在,我和朋友基本上都在茶楼或者农家乐小聚”。
“对于我们这些50、60岁的人来说,KTV才刚刚开始流行。”张玉萍不赞同KTV落伍的说法,KTV里环境好,吃、喝、唱服务一条龙,她和朋友、同学们轮流买单,经常在那里聚会。
有人戏谑称,现在唱K、跳广场舞的人群大多数都是当年穿喇叭裤、跳迪斯科的那一代人。张玉萍倒也不否认这个说法,她说,现在,舞厅没有了,想跳舞没有正规场地,她和小姐妹们才自发组织在广场或是小区空地跳舞。有个别舞者还会从网上看视频学习更流行的舞蹈,比如最近流行的海草舞,和舞蹈老师交流之后再教给大家,这样一来舞蹈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
进入新世纪,没有手机参与的娱乐不算“高大上”。随着科技发展更替,手机兼备办公、游戏、照相、聊天、视频、购物等多功能。不管身在何地,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都能随心所欲地购物、聊天、发邮件、制作视频,海量的信息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事实上,只要有一部手机,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娱乐当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泡吧、看大片、健身、泡温泉、听音乐会、说走就走的旅行,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消遣方式。从清晨的提笼遛鸟、舞剑、打拳,到傍晚的唱小曲儿、广场舞、夜跑,多种娱乐方式的组成让民众乐在其中。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6月25日讯(记者李满福)由河西学院创排的大型原创歌舞剧《裕固风华》,昨晚在西北民族大学礼堂进行了来兰后的第四场...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