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物流设备
搬运货物
一流的仓库
有序的物流环节
码放整齐的货物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的路上,兰州一直没有停下过探索、发展的脚步。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的工作思路,兰州市积极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南向通道)建设,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大力推动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努力在向西开放和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突破。作为丝绸之路重镇,兰州正在“一带一路”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兰州商贸大事记
2013年12月,兰州中川机场正式获批对外开放;
2016年12月,兰州铁路口岸获批对外开放,“一个口岸两个作业区”模式国内首创;
2015年“兰州号”中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首发,连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6年5月11日,创新发运了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畅通了16亿人口的南亚市场,辐射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或地区,有力促进了中尼边境贸易大幅增加;
2016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南亚国际班列公铁联运示范工程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
2017年8月,甘肃省抢抓机遇,与重庆、广西、贵州等四省区市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主动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2017年9月,首列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班列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首发,连接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8年,全省大力推进通道物流产业建设,兰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的要求,充分发挥兰州“一带一路”黄金节点城市优势,全力推进兰州口岸功能建设,积极申报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兰州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西北有色金属交割库、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物流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发展平台建设不断夯实基础
“2013年12月兰州中川机场正式获批对外开放,2016年12月,兰州铁路口岸获批对外开放,‘一个口岸两个作业区’模式国内首创。”兰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兰州市依托航空、铁路口岸先后获批建成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进口粮食、进口肉类、汽车整车进口等指定口岸和指定监管场地。先后获批建成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两个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2015年‘兰州号’中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首发,连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016年5月11日,创新发运了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畅通了16亿人口的南亚市场,辐射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或地区,有力促进了中尼边境贸易大幅增加。2016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南亚国际班列公铁联运示范工程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说起这些年兰州的对外开放工作,该负责人如数家珍。2017年8月,甘肃省抢抓机遇,与重庆、广西、贵州等四省区市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主动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2017年9月,首列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班列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首发,连接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发运
当前,中欧、中亚、南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四大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发运。据介绍,仅2018年,共发运国际货运班列204列、8555车,货重146554.55吨,货值42662.74万美元;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共开行了3架次国际货运包机,货重84.15吨,货值1009.56万元。全市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通关一体化改革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广泛运用,全市口岸营商环境初步呈现出效率、公平、可预期的良好态势。“兰州在‘一带一路’上的区位优势愈加明显,未来兰州发展更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让兰州经济幅射能力愈加强劲。”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众多“中国制造”、“甘肃制造”、“兰州制造”搭乘中亚国际货运班列走出国门,铁路货运品牌效应愈加明显。
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依托兰州铁路口岸、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甘肃特色产品正搭乘中欧、中亚、南亚公铁联运、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国际货运班列走出国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位列全国九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十大物流通道、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基地、十八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兰成、兰渝六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连霍、青兰、兰海、京藏、G312、G109等高速公路、国道在此汇聚,是甘肃省扩大对外开放,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
“2017年兰州南亚国际班列公铁联运示范工程列入国家首批示范工程,2018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获批国家级第二批示范物流园区,2018、2019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称号。”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27亿元,发运国际货运班列185列、货值约21.78亿元。
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稳步发展
“目前,全市有进出口外贸企业272家,出口7大类1000多种商品,出口国家和地区129个,进口涉及5大类310多种商品,来源地主要涉及马来西亚、日本、美国等57个国家和地区。”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兰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3.18亿元,是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的近4倍,同比增长23.9%,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3.75%,位列全省第一,增速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75.6亿元,占全省出口额51.84%,位列全省第一,同比增长
17.25%。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利用外资方面的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稳中调整、提升质量四个阶段,得到了稳步发展。
截至2018年底,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64户,投资总额达71.5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30.27亿美元。外资来源地分布在美国、日本等2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一、二、三产业20个行业领域,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世界知名品牌20余家,以丹麦嘉士伯啤酒、中粮可口可乐、正大集团等为代表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4家。2017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纳税超过1000万元的有22家,超过5000万元的有5家,超2亿元的有1家,带动就业超过16700人。2018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家,投资总额5.89亿美元,同比增长66.88%;合同利用外资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6.62%。
国际经济合作稳步提升
近年来,兰州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与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在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目前有国际经济合作企业87户,其中:境外投资企业73户,对外工程承包企业8户,对外劳务合作企业6户。境外投资地区达到2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完成对外投资5.1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达到1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1.5亿美元,劳务输出2.2万人次。
积极打造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兰州市与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市互设商品展览中心项目建设,目前,白俄罗斯甘肃(兰州)特色商品展览中心建设完成,已于2019年1月2日开始试营业,展示甘肃省特色农副产品、中药材、纺织品、五金电缆、化工原料和文化工艺品6大类87种商品,并以此促进两地经贸、文化旅游、人才交流等多领域合作。2018年新设立对外投资企业10家,完成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1.9亿美元。
此外,全市参加国际国内展会成效显著。2018年首次以主宾城市的身份参加了“2018东盟(曼谷)中国进出口商品博览会”,达成10多个合作意向;组织122家企业(单位)、284人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签订采购项目44项;同时组织200多家企业(单位)分别参加了中国品牌(中东欧)展、法国巴黎食品展、莫斯科国际食品展、香港果蔬展、“广交会”“京交会”“高交会”等20多个国际国内展会,其中境外展会达成30多个贸易合作项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蒋蒋凌凌文文//图图
新闻推荐
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