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娱乐性。机器人教育本身就拥有“寓教于乐”的特性,在它的教具中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积木块,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制作机器人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玩的过程,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做中学”。
2.知识性。机器人活动涉及多个学科,如数学、电子、光学、力学、电学、超声波学、自动化控制等等,学生自己通过主动探究这些知识,有效地将学到的学科知识运用到现实中,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
3.实践性。机器人活动中一方面需要学生进行搭建和拼装,另一方面机器人的调试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过程,它需要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逻辑性。机器人的运行需要程序的支撑,而程序的设计和编写可以练就学生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并根据任务和场地条件模拟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实现任务或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5.创造性。孩子是具有创造力的,机器人教育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给儿童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平台,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或模型。
6.探究性。在机器人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和启发,更多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究得出答案。
7.协作性。小组合作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力,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和心理品质发展。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宋维国
新闻推荐
体验丝路文化 文旅助力脱贫 “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专列在京首发
车厢内上演富有民族风情的歌舞。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通讯员曹文福摄本报讯(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通讯员强科孙培玉记者徐静雯)12...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