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里一点水也没有
干枯的庄稼
本报讯庄稼是村民的心头肉,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村民的收入。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永登县通远乡晓林村的部分农民却因修水渠无法给庄稼灌溉而发愁。眼看即将成熟的大豆、玉米等上千亩农作物,无法得到及时浇水,快被烈日晒死了。对此,村民们找了相关单位,但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
村民:再不浇灌,减产、绝收是必然的事
“修灌溉水渠是件好事,但也不能影响我们给庄稼浇水啊。往年都是给地里放两至三次水,但今年只放过一次水。至今,大豆、玉米没有得到及时浇灌,如果再不及时浇灌,减产、绝收是必然的事。”7月20日中午,通远乡晓林村薛家铺社一位姓苏的村民站在地里无奈地说。
当天,记者驱车沿着永窑公路从河桥镇进入通远乡境内看到,公路两旁的地里,种植的大部分是大豆、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放眼望去,田地里的大豆因干旱缺水,原本绿色的叶子已经开始发黄,一些已经死亡,玉米叶子也被晒得卷了起来。
旱情:上千亩农作物“喝”不上水
据介绍,未得到及时浇灌的农田涉及晓林村4个社的上千亩地。村委会接到村民反映后,多次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但到现在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部分村民告诉记者,4月份曾放过一次水,用于浇灌小麦。而现在是大豆、玉米的浇水时间,却修起了灌溉水渠,无法浇水。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大豆、玉米的收割季节,现他们都心急如焚。村民找到工程队,让他们停一停,先放水浇灌庄稼,但施工队负责人却死活不肯停工,农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被晒死。还有村民说,暂时停止修水渠,先放水浇灌庄稼完全可以,但却得不到有关人员的支持。还好这两天下了雨,旱情有所缓解,不然麻烦就大了。
据了解,受旱情影响,本应长出四个豆豆的大豆,目前只结下两个豆豆。全村三四百户村民,每家都种有两三亩大豆,每亩大豆的成本是400元,再这样旱下去,恐怕连本也收不回来。
记者沿着田间地头看到,沿途有好多水泥管道,部分水渠已修好,还有一些地段仍在修建中。
乡政府:正在协商争取早日浇灌庄稼
随后,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通远乡政府党委副书记李万平坦言:“农田的灌溉一直是制约全乡农业发展的大问题,乡政府每年都会花钱修补损坏的水渠。从今年6月份开始,乡上对水渠进行彻底翻修,以解决农田浇水难的问题。要翻修的水渠全长9公里多,沿途灌溉面积为一千多亩,是接入引大入秦工程的水来灌溉。针对晓林村上千亩大豆、玉米无法灌溉的问题,目前乡上正在与工程队积极协商,争取早日给庄稼浇灌。”
新闻推荐
8月21日,市委统战部“联村联户”帮扶点永登县龙泉寺镇胡家湾村显得格外热闹。在市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在这里举行“母亲水窖”水...
永登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登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