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录出示结算单
本报讯7月3日,两名来自定西渭源的农民工向本报热线4286666反映,他们在永登县红城镇新农村工地打工,但是结账时包工头却人间蒸发。无奈,他们到永登县劳动监察中队举报。经协调,他们虽然与甲方单位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但是双方对于欠款数额却存在很大的分歧。
领工钱时工头失踪了
5月21日,郭宝刚、杨生录、郭建师和20多位同乡来到城镇永宁小区做土建工作。6月25日完工后,20多位工人在约定好的日子去领工钱,却发现包工头何佛代找不见人了。工人们便到永登县劳动监察中队反映了情况。与此同时,杨生录等人通过第三方找到了当时给何佛代发包的魏某,但是双方却一直在欠薪多少的问题上僵持不下。
7月3日,记者陪同郭宝刚、杨生录一起来到永登县劳动监察中队。张玉东主任介绍说,他们的总账有123100元,之前包工方支付了45000元,但是余下的78100元却成了双方争执的焦点。张主任说,甲方魏某认定在工程中存在材料损耗费用和设备租赁费用,将这两笔费用扣除后,给20多位农民工再结算10683元就全部结清。但是郭宝刚、杨生录并不认同这笔近6万元的费用。在劳动监察中队工作人员的建议下,郭宝刚拨通了包工头何佛代的电话。在电话里,何佛代表示123100元都是人工费,不存在材料损耗和设备租赁费用。
盼望早日拿到被欠工资
随后,永登县劳动监察大队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举证通知书。在通知书上,甘肃清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被责令于7月10之前提供混凝土班组何佛代等30人的工资支付凭证。随即记者联系了该公司,但是该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事与清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无关,他们并不知情,当天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不在,无法详细做出解答。
经过一天无果的讨薪,郭宝刚与杨生录有匆匆返回兰州。郭宝刚和杨生录表示,如果包工头何佛代还有良知的话,希望他能出来把问题说清楚。现在七万多元的工资款拖着没结清,他们20多人都回不了家。而且正值割麦子的时节,一天拿不回钱,家里的地就多耽误一天,他们希望能早日拿到工钱。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用喝酒的方式联络感情已成为民间久盛不衰的“惯例”,然而喝酒过量有时也会乐极生悲。日前,17岁的阿强因酒后驾车酿出车祸,并当场死亡,阿强父母将同桌饮酒人告上法庭。...
永登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