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永登新闻 > 正文

兰州新区:打造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

来源:甘肃日报 2012-09-11 00: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朝霞

9月5日,记者在兰州新区采访时看到,一边是正在热火朝天兴建的城市,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新建道路向四面八方延伸,一座座高楼大厦、企业厂房正拔地而起;一边是绿树环抱的村庄,古老陈旧的农家屋舍,一方方农田、一座座蔬菜大棚和养殖场鳞次栉比。

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摆在兰州新区面前一条绕不过去的门槛。“今后一个时期,兰州新区将加快推进新区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把新区打造成内陆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兰州市委常委、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志武如此说。

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

中川镇倒水塘村是兰州新区中川镇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子,全村636户、2508人共有8430亩耕地。2011年2月兰州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后,3月份,该村耕地全部被征用。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村民狄尚煜告诉记者:“家里5口人,原来有16亩地,种些小麦、胡麻、洋芋,年收入约五六千元。耕地被征用后,全家5口人都参加了养老保险,按照相关政策,满16周岁就可以参保,我的小儿子16岁刚够标准。”他还高兴地说:“按政策,男的年满60岁、女的年满55岁就可以每月领取864元的养老钱。我的老母亲90岁了,村上准备在今年9月中旬给她和村里的300人发放第一个月养老金。听说养老金以后还会根据经济增长水平而增加哩。这政策好啊!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兰州新区是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而倒水塘村则是兰州新区第一个实施养老保险的试点村。村支书甘得荣介绍:“按照国家承担60%参保费、农民承担40%的参保费计算,每人一次交2.13万元,省、市统筹交纳1955元,村民们参保的积极性很高,全村达到参保条件的1751人中,已参保的1248人,参保率达71%,有的正在办理手续,有的经常来村上询问,估计到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兰州新区积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方面统筹城乡建设,成立的新区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对外”服务,被征地农民养老、新农合、医保、就业培训等社会保障正在全面展开。同时,兰州新区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群众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积极实施新区绿化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和乡村公路等,切实改善民生。

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促进兰州新区辖区现有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倒水塘村村委会主动接轨城市,村上成立了工程公司,约有30多位拥有各种卡车、汽车的村民加入公司,由村上统一管理,承揽正在兴建的新区挖土方等工程;同时成立物业公司,对村民进行保洁、电工、水暖、绿化等方面的培训,“新区的逐步扩大和建设,需要物业服务,掌握技能的村民会派上用场的。”甘得荣满怀信心地说。

看着蓬勃发展的新区建设建筑工地,甘得荣告诉记者:“以前永登县大通乡的亲戚把两山夹一川的大通乡叫‘川里\’,却把咱这一马平川的中川镇叫‘山里\’,如今兰州新区一天一个模样,亲戚都把咱这改叫‘城里\’了。”

农民就业的路子更宽了

兰州新区的中川镇红玉村,紧挨着兰州空港循环产业园,今年,红玉村被兰州新区迅猛发展热浪所包围。村前是来来往往的车流物流,大铲车推土修路,起重机轰鸣作业,柏油马路正在扩宽,崭新楼房正在崛起。“自从新区建设以来,我们村变得十分热闹,村上有网吧、啤酒城、超市,尤其是晚上,不再是黑灯瞎火的寂静村庄,像城里的夜市一样。”村支书马国仁告诉记者。

73岁的村民孔祥禧高兴地说:“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新区一建设,年轻人全都回来了。”他的儿子孔令红从浙江省舟山回来,抓住新区建设的机遇,做了个小包工头,专门承揽各项工程,年收入9万多元,比在外面打工收入好。孔令红最近还购买了一辆10万多元的小轿车。“村里人家家都买车了,没想到我也有专车坐了。”孔祥禧说。

新区建设,牵动着红玉村的神经,增强了红玉村的活力。“外来流动人口如今比本村人还多哩。”村民杨文江说,“我一家3口人,而租住我家房子的外来人就有30人。”

2006年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建厂时,征用了杨文江家6亩耕地。借此,杨文江建起了700平方米的楼房,如今他将二、三楼全部出租,年租费收入3万元。他还在一楼开设了台球室、棋牌室、澡堂,以及“文江超市”,但见超市里蔬菜、水果、百货等物品琳琅满目,人来人往。

倒水塘村村民葛正菊原来务农种地,如今利用建设兰州新区征地后的50多万元征地费,在新区商贸一条街开设了一家厨具店。她说:“以前种地收入只有五六千元,如今做买卖年收入2万多元。兰州新区建成后,将给每个农民10平方米的商铺,我家将有50平方米的商铺,我就能把厨具的生意做得更大了。”

据了解,兰州新区为了更大限度地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带动二、三产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为了承接新区发展,新区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围绕重点产业、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培训,依托乡镇和下属职能机构,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失地农民,加强就业培训力度。同时,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与入驻企业签订服务协议,使通过培训具备一定技能的失地农民优先转变为产业工人,通过开发综治、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自主创业,以及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组织输出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

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

记者在中川镇兔墩村看到,一座座日光温室鳞次栉比。据了解,这是永登县西正开公司在此流转土地500多亩,兴建了500多座日光温室,发展红提葡萄,每座温室年收入2万多元。中川机场西边的中喇口村、赖家地村、陈家井村3个村子,原来是永登县的玫瑰基地,当地村民积极投入新区建设,植树、绿化、建生态园、办“农家乐”,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积极打造新区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兰州新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题中应有之笔。为此,新区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将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据悉,新区已开始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将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现代农业的内在动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景观化、信息化,最终将新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引领西北的高质量生态农业示范区。

新闻推荐

国家发改委印发《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

到2015年新区城市框架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齐全产业集聚的现代化产业新区 本报兰州讯 (记者张 鹤)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按照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有关文件精神,...

永登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创先争优永无止境2012-10-04 00:28
猜你喜欢:
评论:(兰州新区:打造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