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不用出门就能看病,比以前省事多了。”说这话的是兰州市榆中县清水驿乡赵家岔村的村民杨大妈。赵家岔村深居榆中北山地区,交通不便,以往村民看病十分麻烦,现在他们不出远门就能在刚刚投入使用的村卫生所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记者在赵家岔村卫生所看到,新建的卫生所一砖到顶,宽敞明亮,诊断、治疗、药房和值班室分室设立,并配备了中西药柜、检查床、听诊器、血压仪等设备。市卫生局薛开华局长告诉记者:“所有新建的卫生所建筑面积都在80平方米以上,药品都由乡镇中心卫生院统一配送,从业人员都经过专门的培训,基本满足了乡亲们‘小病医治不出村\’的需要。”
赵家岔村的变化得益于兰州市政府2009年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新建7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截至目前,列入2009年全市70个标准化建设的村卫生所已经全面投入使用。
村卫生所是农村基本医疗、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的基础,是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阵地,加强村卫生所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从兰州市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出发,解决兰州市农村居民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看得起病问题的重要举措。
自1997年至2009年,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兰州市边远贫困地区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兰州市先后对贫困边远山区村卫生所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标准化村卫生所735所。
兰州市标准化建设的村卫生所的建设,让百万农村人口受益,使边远贫困地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使这项工作真真成了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2日召开的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传出好消息,2010年,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等基层法律服务将获得大发展,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将增长20%,年...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