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正在排队灌水
抗旱救灾工作正在中国西南大地紧张进行。26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表示,今年的旱情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但目前更需要注意的是,北方地区旱情也已露头。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现少雨温高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27日起,本报派出3路记者深入永登、皋兰、榆中山区,实地调查兰州市旱情。
师生每天限量供水2公斤
记者在榆中县上花岔乡政府了解到,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从去年10月至今一直在拉水吃。“从川区乡镇拉一车水,大约60公里的路程,每吨水就需要60元,这样的高价水学校已经无力再购买了。”上花学区校长白宗林告诉记者,为节约用水,各学校已实施师生用水限量供应,用洗菜水洗锅碗,用洗脸水沉淀后洗衣服,教师与学生每天用水限量2公斤。
据悉,上花岔乡有一所完全小学、一所独立初中和五所教学点。其中,上花小学属公办寄宿制学校,现有师生600余人,其中寄宿学生353人;上花中学现有师生近300人,其中寄宿学生179人。由于山区村庄比较分散、离校较远,且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学生大都住校。该校教职工及学生饮水一直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并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两学校本学期吃水要花4万余元
白宗林告诉记者:“上学期3个多月,上花小学拉水50车,费用高达1.5万元;上花中学拉水25车,费用高达7500元。后经乡政府和乡教育办多方面筹措资金,已经解决了上学期师生饮水困难的问题。”白校长说,今年自2月24日开学至今,上花岔小学和上花中学一月内拉水28车,花费8400元。目前,学校水窖里的存水只能饮用一星期,如果天气再持续不下雨,预计本学期两所学校还需拉水112车,按每车300元计算,还需要3.36万元。这对于一个地处贫困山区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要上学,更需要更多的好心人士为了我们顺利完成学业,我们期盼着你们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我们的学校渡过难关,给我们山区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还我们一片艳阳天。”很多学生这样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31日,本报“榆中县北山地区:推广双垄沟地膜保墒情”一文见报后,社会反响强烈。昨日,记者再次前往榆中县上花岔乡走访时,很多村民告诉记者,由于旱情持续...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