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村产权制度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的、决定性作用。7月15日,在市委常委会议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经审议后原则通过。《意见》提出从2010年开始,重点要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及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农村集体财产股份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6方面进行改革,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规范”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这也将意味着在兰州市实行了30多年的农村产权制度将面临一次全新的改革,涉及到农村的千家万户。
■背景
老制度已赶不上新的发展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农村逐步推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赋予了农民充分的承包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收益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全市实现了农业稳步增长、农村繁荣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城乡分割的产权制度阻碍了城乡资源的有效对接,影响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有关专家分析,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行的农村产权制度已实施了30多年,如今,老制度已赶不上新的发展形势了。
榆中、七里河为试点县区
《意见》提出,从2010年开始,兰州市要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规范”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使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资产在权属上更加清晰、在权能上更加完善、在管理上更加规范、在保障上更加充分,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榆中县、七里河区为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另外,各县区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2-3个乡镇或村开展试点。
■改革重点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要引导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流转,农村集体所有而未利用的土地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发包经营,或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农户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应给予合理补偿,在本轮承包期内不能再获得承包经营权。
鼓励林地和林木经营权合理流转
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安排部署,加快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培育林业生产要素市场,鼓励林地经营权、林木经营权和所有权等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进入市场流转
在确保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以及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进入农村产权交易所等有形市场,通过出让、出租、转让、抵押和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随之流转。当用地使用权发生流转后,必须按批准用途使用土地。各县区可采用土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实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
逐步实现城乡房屋同证同权
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及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依法建设的农民自建房屋、乡镇企业房屋、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经批准可自主上市流转,逐步实现城乡房屋同证同权。通过集中居住置换出的宅基地,视为村(组)集体建设用地。农户自愿放弃的宅基地,给予合理补偿和奖励。自愿放弃宅基地并进入城镇居住的农户,可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
此外,农村集体财产股份制要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用水管理体制也在重点改革之列。
■配套措施
为了保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兰州市制定了五方面的配套措施,包括完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规划编制与土地用途管理、建立农村公共住房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
措施中要求,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城乡户籍、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进一步优化城乡住房资源配置,使公共住房制度向覆盖城乡拓展。按照政策补助与市场供给相结合的原则,以农村低收入人口、失地农民和进入城市、小城镇定居的农民工为主要对象,逐步建立以“安居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住房制度。
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新闻推荐
8月8日,榆中县三角城乡、金崖镇遭受暴雨、大风、冰雹及洪涝灾害;此前一天,该县连搭、甘草店、来紫堡等乡镇也遭到暴雨冰雹袭击。导致群众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n...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