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兰州市粮油肉蛋菜价格全线上涨
进入十月份以来,兰州市的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直线上升,最高的翻了一番还要多。据兰州市物价局统计显示,兰州市的物价涨幅位居全国第十位,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物价还有可能继续保持上升态势。高物价已经给市民的基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有的居民已经拆了暖气用上了煤炉。
市民感叹
钱不够花了
17日一大早,家住井儿街的胡大妈就赶到早市去买菜。今年的菜价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后,一天一个价,为了省钱胡大妈只好早起去早市买菜,这里的价格比社区市场便宜点。
胡大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一瓶“铃铛奶”2块钱,现在4块钱,去年一块蜂窝煤一毛五,现在三毛五还掺了很多煤渣。往年几毛钱的洋芋现在一块八,大白菜都涨到八毛钱了。老两口一个月的米面油菜煤,加上电费水费等,得六七百块钱。老两口有病还得吃药,每月需要400多元,这两项算下来就得1100块钱。亲戚邻居有婚丧嫁娶搭礼啥的,还得花钱。胡大妈的老伴每月有1300元的退休金,去年这个时候每月省吃俭用还能存下两三百块钱,现在一月的钱都不够用了。为了省钱,她家里不敢用天然气做饭,没有钱交暖气费,自己生的煤炉,既能做饭又能取暖,这样会省一些的。“如果用暖气、用天然气,我家连锅都揭不开了!”胡大妈无奈地说。
监测数据
菜肉蛋全都在涨
兰州市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兰州市粮油肉蛋菜价格全线上涨。面粉零售价格为1.67元/斤,同比上升8.44%;粳米零售价格为2.84元/斤,同比上升21.37%;一级散装菜籽油价格为5.88元/斤,同比上升10.32%;精瘦肉、五花肉和牛肉价格分别为12.63元/斤、11.00元/斤和16.75元/斤,同比分别上升7.49%、8.59%和8.06%;鸡蛋前期有较大涨幅,10月份有所回落,价格为4.16元/斤,但同比上升21.28%。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其中青椒、黄瓜、西红柿、油菜和茄子价格分别为2.50元/斤、2.25元/斤、2.33元/斤、2.25元/斤和2.38元/斤,同比分别上升13.64%、36.36%、45.63%、80%和5.78%;罐装液化气价格为65元/罐(10公斤装),同比上升25%。
从品种看,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小麦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粮食库存减少和减产,这也造成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花生油、菜籽油等价格的上涨,除了国际市场的拉动外,直接原因是国内油料生产下降。猪肉价格上涨,一是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去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到了低谷,存栏减少,直接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生猪供应,本轮肉价上涨属于正常的恢复性上涨;二是玉米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饲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养殖成本。
原因分析
四大原因推动物价飞涨
市物价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种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从价格主管部门来看,一是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拉动,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也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这是国内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大背景。
第二,成本上升是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今年以来全国有24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甘肃省也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国内的企业用工成本普遍提高20%左右,兰州的企业用工成本也大幅度上涨。同时企业生产的原材料进价购进成本普遍上升,钢材、塑料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20%以上,造成大部分企业“增收不增利”甚至“增收减利”。同时,企业资金成本高涨。再加上汇率风险加剧,以及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多重因素共同推动成本上涨,进而带动产业链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上升。
第三,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货币需求量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加大国内通胀压力。
第四,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灾害多发,造成了某些地区的粮食和油料及蔬菜生产量减产,供给不充裕,这些对今年下半年来的价格上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兰州物价
涨幅全国第十
据兰州市物价局调查,除家电外,物价上涨从非食品类、消费品、建筑业、加工业等方面开始过渡到老百姓日常的必需品和重要商品等领域。例如:棉、肉、蛋、菜、米、面、油以及煤、电、气等基础生活资料和原料,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创两年来的新高。
兰州市的物价指数1-10月份累计为3.3%,处于全国36个大中城市第10位。兰州市物价上涨原因:一是兰州市是一个内陆城市,各种物资全是输入型,受外界的影响相当大,而且物价上涨的比例还要高于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二是今年夏季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兰州市的榆中县蔬菜基地也同样遭受了破坏,“菜篮子”供应不足,只能增加对外的需求,这是兰州市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三是兰州市作为西部的交通要道,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加大,资金不断涌进,城市建设的进程化加快,人口流动量增大等因素,造成重要商品流动过快,供应跟不上,这也是导致兰州市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加强监控
打击哄抬价格等行为
今年以来,面对市场价格逐渐上涨的态势,兰州市物价局及时调整价格调控思路,把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价格调控的重点,对160种重要商品和粮油肉蛋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进行监测。根据省发改委等三部门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行为。
下一步兰州市物价局将向市政府专题汇报兰州市的实际情况,建议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兰州市重要农副产品基地生产投入,增加重要商品储备,完善“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建议建立兰州市的“绿色通道”,在“绿色通道”上免收车辆通行费,降低运输成本。严厉打击借各种因素炒作,囤积居奇、串通上涨和哄抬价格的行为,对不合理的涨价行为,坚决给予严重处罚。
后市预测
物价或将继续上涨
年初时价格部门就已经预见到了,CPI全年将会出现“翘尾现象”,目前已显现出来。今后一段时间,兰州市的消费品、食品的价格有可能继续上涨。主要是受自然灾害、成本上升和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受国际粮价推高和种粮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农副产品的价格还可能保持在高位上。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经济增长对能源、铁矿石、棉花等大宗产品的需求在增加,价格在大幅度上升。今年我国原油、铁矿石、塑料、铜、成品油和大豆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增加并不多,但价格增长幅度很大,它们是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环境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推高工业品价格,增强通胀预期。
相关链接
国家储备密集投放
涨价快车能否减速
从经常性投放市场的储备小麦、储备稻谷,到下半年以来接连投放市场的储备棉花——国家储备农产品密集投放,对于缓解部分农产品市场供应紧张态势效果如何,能否对“涨价快车”产生良好的制动减速作用?
抛储备 解市场燃眉之急
今年下半年,国内棉花价格一路迅速攀升,短短数月,棉花价格曾一度达到每吨33000元的高价位。为稳定国内棉价,解决纺织企业原料短缺的难题,今年8月初,中储棉开始抛售国家储备棉,计划在两个月中,抛储60万吨棉花。随后不久,中储棉再度抛售了40万吨国家储备棉。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思社说:“受益于国储棉的投放,企业最近几个月的生产就不愁了。”
业内人士认为,国储棉的投放正值国内棉花采购进入一个低谷时期,当时占全国棉花产量1/3左右的新疆棉花还没有成规模上市,这两批国储棉的投放解了不少棉花加工企业的燃眉之急。
调市场 “小储备”难调“大胃口”
经过几轮国储农产品的投放,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紧张的局面暂时得到缓解。但也有一些企业认为,国储农产品投放量过小,而且通过竞拍的方式抛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抬高了储备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削弱了国储农产品入市的积极作用。
两轮国储棉投放时的竞拍价格接近市场价格,这使得投放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山东一家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储棉投放虽然解决了一些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对于缺口巨大的棉花加工行业,今年原料继续吃紧已成定局。
基于同样的原因,尽管目前市场不断传出地方储备大豆即将投放市场的消息,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中信证券首席农业分析师毛长青认为:“目前,国内大豆的定价权并不在我们手中,与国家数以千万吨的大豆进口量相比,几十万吨乃至上百万吨的储备大豆投放,对绝大多数加工企业的影响并不大。”
稳物价 应双管齐下
采访中,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国家储备农产品的投放,对于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和平抑价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毕竟只是短期和临时性的措施,要实现当前商品市场特别是农产品物价稳定,还需短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相结合、行政与经济手段双管齐下。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作为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种蔬菜,土豆具有粮菜兼用型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它普通地让人极易忽视,却又难以割舍。一直以价格低廉著称的土豆,在2010年里犹如搭载了火箭一...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