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巡逻的治安巡逻车队机动性非常好,可随时利用指挥部信息迅速赶赴处置现场。
兰州特警举行处突演练
流动接警车启动仪式。
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良好地区……“十一五”期间,围绕“平安兰州”建设,兰州市积极探索矛盾化解的“三调联动”机制、流动人口管理的“雁园工程”等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推出了一系列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创新之举。逐步构筑起了源头治理、齐抓共管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2006年开始,市财政连续5年专列平安建设经费,促进了综治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严打街头犯罪
2010年2月4日,红山根美高皮鞋厂西侧一拆迁楼内发生一起抢劫案。4名男子以收购旧家具为由,将废品收购人员马某骗至该拆迁楼内,持刀抢走现金500元及手机1部。接报案件后,民警立即调取案发现场及周边的视频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走访工作,并迅速锁定犯罪嫌疑杨某。经架网布控,于3月5日下午4时许,在西站附近将犯罪嫌疑人杨某抓获。
根据杨某的交代,民警在榆中县定远镇将犯罪嫌疑人郭某、杨某、段某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对持刀抢劫失主马某现金500元及手机1部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在城关区、七里河区抢劫盗窃作案11起的犯罪事实。
“十一五”期间,兰州市坚持打防管控、综合施策,构筑起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装街面治安视频探头5000个、整合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居民院落各方面视频监控探头2300余个,建立了城乡社会面巡控、单位内部守控、社区楼院防控、城乡查缉堵控四级治安动态防控网络。
化解矛盾创和谐
今年8月的一天,榆中县甘草店派出所民警金鹏接到韦营乡武家窑村打来的报警电话,电话上反映:当地有两户群众因农田分界产生纠纷,即将发生殴斗行为……听完情况以后,金鹏并没有急着赶往事发地点,而是先拨通了武家窑村矛盾纠纷调解室的电话,并授权村上的调解员进行先期调解。调解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很快就稳住了两户村民的情绪,控制了事态的发展。半个小时以后,金鹏接到武家窑村调解员的电话:纠纷已经平息,调解材料也记录在案。
2007年6月,榆中县建立民事调解组织与公安派出所接处警联动联调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兰州市率先在全国推出化解基层矛盾的“三调联动”机制。即“110”接警后,派出所对接报的非警务矛盾纠纷移交辖区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处理,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对接到的治安等警务纠纷,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调查处理。同时在乡镇(街道)设立检察室,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在县区设立巡回法庭,随时审理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矛盾纠纷。此举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立体化的预防、处置和调解工作机制。既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又维护了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
“十一五”期间,兰州市113个乡镇(街道)、1139个社区(村)全部建立了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调解室,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维稳牵头协调、调处中心具体运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综合调处矛盾纠纷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今年1月至10月,全市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035件,解决率达96.9%。
“网格化”巡控
2010年2月17日晚,一名劫匪在定西路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接警后,5辆在附近巡逻的流动治安巡逻车迅速赶赴现场。城关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追堵被抢嫌疑车辆的过程中,5辆巡逻车沿定西路—东部市场后门—二热十字—焦家湾冷库—东岗东路一线对被抢出租车进行围追堵截。嫌疑人始终摆脱不了民警的围追堵截,最终束手就擒。
“十一五”期间,兰州市警方对社会面的巡逻防控力度明显加大,线上巡控、面上联控和等级化、网格化巡逻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先后巨资购置300余辆警务巡逻车,在街面担负流动接警和治安巡逻防控任务,提高了社会面的巡逻防控和动态管控能力,将警力最大限度地摆上街面,提高街头“见警率”、“管事率”,把警力部署到案件高发、防范薄弱和群众需要的时段、地段,在城区主次干道,繁华、繁杂地段,公交线路、枢纽站点,背街小巷形成严管高压态势,为广大人民群众增添一道严密的治安防控安全屏障。
同时,建立经常性严打机制,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打盗抢、反扒窃”等专项行动,先后处置了一批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团伙。
数字“十一五”
矛盾化解对比
2006年,全市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910件,调处化解2683件,化解矛盾率92.3%;2010年1月至10月,全市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035件,解决率达96.9%。
流动人口管理对比
2006年,全市设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分站231个,配备协管员315人;2010年,全市113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390个社区统一建立分站,建立了1100名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
破案率对比
2006年,全市共立刑事案件9712起,破获案件5198起,破案率为53.5%;2010年1月至10月,全市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5696起,破案率同比上升15.82%。
责任查纠处罚量对比
2006年,针对单位内部安全管理疏漏,全市开始推行责任查究制度,当年对23家单位作出“一票否决”并对35家单位作出“黄牌警告”的决定;2010年,有14个单位受到黄牌警告,两单位被一票否决。
链接
好民警郑爱国
“不论是照顾孤寡老人、调解邻里纠纷,还是谁家有个婚丧嫁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尽心尽力地为居民排忧解难。”今年76岁的张大爷家住白银路430号,他说的这个人就是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白银路派出所西北新村社区民警郑爱国。
在西北新村社区,提起郑爱国,居民无不伸出大拇指。“他真是一个好民警,居民身边的贴心人。人非常和气,和居民关系处理的非常好,只要是居民们有任何困难,找到他都能及时帮你解决困难,极力兑现了‘有困难找民警\’的承诺。”家住白银路429号的贾女士对记者说。
作为兰州市700名社区民警中的普通一员,2008年,郑爱国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社区民警。“十一五”期间,兰州市积极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共建立社区警务室390个,建立农村警务区194个,配备社区和警务区民警744人。
新闻推荐
作为一个产业,如果没有一个较长的产业链,没有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产品,这个产业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兰州百合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种植、仓储、销售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兰...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