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司机招揽乘客
本报讯 兰州市“黑车”猖獗的现象引起了市民的高度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民盟兰州市委向本次大会提交提案,建议政府加大城市公交建设投入,并立法治理“黑车”,还城市以“清静”。1月4日,就政协委员们提案提及的现象,记者专门赶赴西固区及市区东南北三个出口进行暗访。
西固“黑车”有泛滥趋势
在暗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偌大的西固城竟看不见几辆出租车,而“黑车”随处可见。上午9点多,记者在西固中街的马路边“等车”。“师傅到哪里?”看到记者招手,短短的10分钟内,居然有34辆“黑车”陆续经过,“5元钱,保证把你拉到地方。”这些“黑车”有的不用招手,径直就停靠过来。在这10分钟内,记者看到只有2辆出租车过来,而且全部都是空车。这些“黑车”大多数都是吉利、夏利等普通经济型轿车。“这些都是跑黑车的,西固哪有这么多人没事干开着小车整天满街跑呀。”记者乘坐上其中一辆车。“我只是有空跑一下,算是跑得差的,我们这里跑得好的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呢!”据这位“黑的哥”介绍说,因为“生意”好,西固的“黑车越来越多”,经常跑的就有1000多辆。
“我们这里没有公交车,打的又不方便,只能坐黑车呀。”记者采访时,家住西固的许多人都说自己家门口没有公交车,即使有也是间隔很长时间来一趟,很耽误时间。据西固一位从事交通管理的工作人员介绍,西固的城市公交很不发达,目前仅有20余辆“迷你”小中巴“蜗行”在各个街区,而且许多街区就没有设立公交线路。如果开通大巴士公交车,上座率远远达不到需求,运行起来肯定是赔本的。“如果西固有200辆小型中巴公交车,完全可以覆盖所有的线路。”据西固交警部门介绍,目前运营的20余辆“迷你”小中巴对于整个西固来说真是杯水车薪。城市公交的极度缺失和空白,加之市民出行的需要,为“黑车”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这些也是造成西固“黑车”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
城区多处均现“黑车”
除了西固之外,记者在天水路北口、东岗立交桥下、小西湖硷沟沿、西部市场、文化宫等地段,也发现了许多发往白银、榆中、临夏、永登、阿干镇等短途客运的黑车。家住兰工坪的李先生介绍说,在兰州南大门的硷沟沿,长期以来盘踞着大量的黑车,这些黑车在路面上随意停放,肆意拉客,不但扰乱了客运市场,还导致该条路经常严重堵车。尽管运管、交警等部门多次对黑车进行整治,但收效甚微。榆中县特别是和平镇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兰州的“东城区”。从和平镇到兰州市区目前仅有11路公交车通行,每逢节假日和周末,大学生集体出行,公交车拥挤不堪,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数万名学生出行需要。致使兰州到和平的黑车猖獗。每逢周末,黑面的便“倾巢而出”,将和平镇各个高校的校门口和东岗立交桥下围得水泄不通。
乘坐“黑车”风险很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兰州客运市场之混乱、站点设置和线路配置之不合理等诸多病症已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受此背景因素的影响,加之私家车拥有量的上升,为兰州各个出口“黑车”的泛滥提供了客观条件。而有关法律的缺失,监管方式上存在的漏洞,执法手段的单一,也为“黑车”的生存提供了空间。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人们乘坐“黑车”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因为“黑车”没有购买乘客险,一旦出现事故将会给乘客带来巨大的损失,容易出现乘客维权难的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昨日,“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授牌仪式在榆中县公安局举行。榆中县公安局2010年10月28日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荣誉称号。甘肃...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