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仪贞
金自山
经张—悟、胡廷珍、葛霁云等人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在甘肃的传播进入—个新阶段。—批进步青年开始走上革命之路,为甘肃早期的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秦仪贞、金自山、张亚衡、丁益三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甘肃最早的女党员秦仪贞
与张一悟、王孝锡等早期党员一样,兰州37岁的“老板太太”秦仪贞也在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的首位女党员。
秦仪贞,又名毅贞、义贞。1889年出生于四川忠县石宝镇秦家浜的一个船工家庭。孩提时代,秦仪贞就随父兄往来于重庆、汉口之间,生活十分艰苦。
1901年12岁的秦仪贞来到汉口,投奔了经营药房的义父钟繁堂。秦仪贞不但学会了烹饪浆洗,而且学会了采购药品。药房有位13岁就被雇来的伙计杜猷康,在义父的撮合下,秦仪贞和杜猷康结了婚。1901年药房决定在兰州建立分店,派杜猷康带着妻子秦仪贞来到兰州打理生意。他们在道升巷69号住下,并在巷口租用了“文兴社”三间铺面,办起了“兰州中外大药房”。当时西北药品奇缺,在秦仪贞和杜猷康的努力经营下,药房的生意颇为兴旺。
1925年,张一悟、钱崝泉、宣侠父在兰州建立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初到兰州的钱崝泉、宣侠父利用江浙老乡关系,结识了学校教员王陶和杜猷康、秦仪贞夫妇。经钱情泉、王陶的介绍,秦仪贞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甘肃第一位女共产党员。从此,37岁的秦仪贞,在特支的直接领导下,为党担起了掩护、后勤、交通联络的重担。秦仪贞以药房老板娘的身份作掩护,把她的家作为党秘密活动的据点。1928年初,钱崝泉被捕。原来,钱崝泉从西北回到江南老家后,组织发动了当时震惊江南的江阴农民武装起义,并亲自到上海采购枪支,事情谈妥之后,只身到闸北火车站乘车回江阴时,被巡捕以“买军火罪”逮捕。秦仪贞得知此情况后,先想方设法请钱崝泉当儿科医师的伯母高氏出面,通过在国民党军队任要职的亲戚,用金钱买通了巡捕房里头目,趁钱崝泉拒不承认、案情尚未上报之机,用500两银子把钱崝泉救了出来。这银子,是秦仪贞到上海准备采购药品的资金。
两次入党的革命志士张亚衡
张亚衡(原名张全定,学名张钧,字亚衡,别名张驭中),1895年出生于榆中县金崖镇张家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2年毕业于金崖小学,1913年8月与同乡张一悟一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甘肃省第一中学,共同的志向使他们结为生死与共、情同手足的亲密朋友。1917年6月他们中学毕业,一同奔赴北京求学,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他们与早年考入北京大学读书的同乡丁益三住在一起。
1919年5月4日,北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爱国学生运动。血气方刚的张亚衡与好友张一悟、丁益三在革命浪潮冲击下,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和北平学生一起“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参加演讲团和国货维持会,发通电、撒传单、到街头讲演,要求政府释放被捕同学,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张亚衡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开始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随后,张亚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怀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同好友张一悟回到甘肃家乡,在凉州(今威武)中学堂任教。他一面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家乡人民,一面协助张一悟开展革命工作,宣传进步思想。
1925年,中共甘肃特别支部成立后,张亚衡在“特支”的领导下,在军队、学生、工、农、商各界民众中展开了宣传、组织工作。协助张一悟办了民众夜校和甘肃政治工作人员训练所,向民众和青年进行文化教育和“新三民主义”的宣传。他还积极支持甘南拉卜楞寺藏民代表为反对封建军阀迫害来兰求援的活动,支持“藏民文化促进会”的工作。1931年,张一悟在北平受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党组织将其又调往山东济南第一女子师范任教。由于张亚衡离开陕西时没有转党员关系,北京地下党经过一段时间考验之后,根据本人要求,1933年经周平化介绍,第二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冬,张亚衡先患了严重的气管炎和肺气肿,接着又患了急性中毒性痢疾,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学校师生竭尽全力进行救治,终因治疗无效,逝世在云台中学的云台宫里,终年47岁。
血洒京师的榆中籍党员金自山
金自山,字立之,也叫力之、丽之,化名钟绍卿,1900年出生于榆中县金崖镇寺龙沟村。金自山先是在私塾就读,后来,又到榆中县金崖国民小学读书。191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第二年考入甘肃省立农业学校。1923年秋,金自山以榜首之名毕业。这年冬天,甘肃省教育厅在兰州地区招考官费留京学生,金自山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24年春天到北京,住在西四牌楼翠花街七号公寓里。同年秋天考入国立北京工业大学纺织系。
金自山始终不忘家乡人民。他在京为了传播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省吃俭用,给弟弟们订购了一些进步书刊和启蒙读物,定期寄来。这些进步书刊,在其家乡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金崖地区的一些青年学生,纷纷以金自山为榜样,离开家乡,赴京求学,追求进步,追求光明,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金自山和他的同学们听到这一消息后,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起来声援上海的斗争。6月3日,金自山随北京三万多学生示威游行,组织演讲队到街头演讲,揭露帝国主义的凶残面目和滔天罪行。经过这次斗争,金自山的思想发生很大变化,清楚的认识到,要拯救中华民族就必须打倒列强,铲除买办。基于这一思想认识,他找到了实现其愿望的先进组织———中国共产党,并且很快成为一名坚强战士。
1928年3月,北京地下党针对奉系军阀张作霖对北京人民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印制传单,四处张贴散发,号召全市人民立即行动起来,罢工、罢课,抵制苛捐杂税,抵制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地下党的活动,使张作霖军阀政府大为震惊,他们立即派出大批警察、特务,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13日,金自山在北京市北小街板桥头不幸被敌人逮捕,张作霖的“京师警察厅”对金自山进行了严刑拷打和残酷折磨。5月17日,甘肃同乡在“甘肃学生官费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在陕西关中南会馆聚会,准备敦促社会上的有关人士营救金自山,就在他们开会商议的当天,反动派就将金自山杀害在地安门外的一个草坪上。年仅28岁。
深入藏区的共产党员丁益三
丁益三,原名丁尚谦,1896年出生于榆中县三角城乡丁官营村。1911年,考入甘肃省第一中学读书,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与在京榆中籍学生张一悟、张亚衡一起积极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23年毕业回到兰州,创办了一所罐头加工坊,因而,人们称其为“丁罐头”。
在搞好罐头生产的同时,丁益三从事农业改进和食品制造研发,曾任甘肃省农业改进所所长。1926年先加入国民党,尔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14日被选为国民党甘肃临时党部执行委员。在此期间,丁益三充分发挥其能写会唱的特长,积极宣传以“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核心内容的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随后又成为王孝锡、胡廷珍建立的“青年社”第一批社员。在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领导下,丁益三以兰州女子师范学校为集合地点,以兰州一中校刊为阵地,积极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同国民党右派展开尖锐、激烈的斗争。他还热情支持“藏民文化促进会”的工作,住在拉卜楞寺,帮助藏族同胞学习汉文、汉语,对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做了一定工作。
1928年2月,丁益三在国民党清党中被捕入狱。在牢狱酷刑下,丁益三三根肋骨骨折,脊背血肉模糊仍保守党的秘密。1931年2月,丁益三的战友们通过一位绅士与省党部要人疏通,才得以出狱。
出狱后反动政府派军警特务不断监视骚扰,1932年,丁益三离开兰州,辗转南京、上海、江西、宜黄、宁都等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因病返回兰州,1937年病逝,葬于故土,终年40岁。
新闻推荐
成龙慈善基金会榆中献爱心 捐善款200万 用于贫困儿童大病救助
本报讯 7月7日,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党群女士带领成龙慈善基金会成员一行来到榆中县,向榆中县政协捐赠200万善款,用于贫困儿童大病救助,以解贫困家庭燃眉之急。 &n...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