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惊心动魄 岁月峥嵘

来源:兰州晚报 2011-06-30 18:05   https://www.yybnet.net/

史振华讲述往事梁朝荣

解放前,有这样—群人,他们默默无闻战斗在隐蔽战线,为党的事业、人民的福祉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智甚至是生命。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地下党员”!在那些峥嵘岁月里,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最真挚的信仰,对人民对祖国最虔诚的爱,成就了新中国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次胜利的革命!

从排字工到地下党

现年88岁高龄的梁朝荣,是当年中共皋榆工委所属东区工委的负责人之一。他原来是印刷厂的排字工人,1938年入党后一直从事地下工作,1940年中共甘肃工委遭破坏后,甘肃地下党组织处于低潮。曾经和党组织失去联系数年,梁朝荣和许多隐蔽的地下党员一样,为兰州解放做着准备,最终等来了革命的曙光。

结识进步青年入党

梁朝荣是七里河梁家庄人,10岁那年,他父亲生病去世,靠亲友接济坚持读完小学。1936年,14岁的梁朝荣被招进《西北日报》社印刷厂做学徒工,当时他就想好好干活,挣钱养活母亲和两个妹妹。

1937年,他成了一名熟练的排字工人,他与一位叫方承烈的工友结识后又认识了一位名叫陆云龙的人。方承烈和陆云龙实际上是当时的中共地下党员,1938年梁朝荣秘密入党,入党介绍人就是方承烈和陆云龙。

潜伏地下等待革命时机

秘密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成为共产党员后,梁朝荣开始了以排字工为掩护的秘密地下工作。不久,他担任了《西北日报》社印刷厂工人党支部书记。

那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印刷厂搜集一些情报并向工人宣传革命政策,

活动形式就是以组织大家识字为掩护。1939年初,梁朝荣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打入国民党军政织呢厂搜集情报,同时开展工作发展地下党员。

后来,中共甘肃工委遭破坏,他们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潜伏”。

梁朝荣回忆说:“1938年4月,中共兰州市委成立,陆云龙担任市委委员,一年之后,因为中共兰州市委书记陈成义被组织派去延安,随后,陆云龙就接任了中共兰州市委书记。我就是陆云龙同志直接指示离开《西北日报》社印刷厂秘密进入织呢厂的。我化名梁达,通过考试并由陆云龙做保人到织呢厂纺织大车间做学徒。进入织呢厂后,我的工作就由时任中共甘肃工委组织部长的郑重远直接指导,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我和织呢厂的另外一名共产党员曹汉祥一起在工人中开展革命宣传,发展进步青年。”

1940年秋天,兰州的形势继续恶化,国民党破坏活动十分疯狂,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分散隐蔽,就这样,他和党组织的联系暂时中断了。

在与组织失去联系开始“潜伏”的日子里,梁朝荣一边注意保护自己,一边继续开展工作,等待革命时机。

1946年的一个早上,他正在厂里忙,工友进来叫他,说有个亲戚来找。随后,一个身穿长衫身材消瘦的男子走到他面前,“罗扬实!组织上果然来人了。”他差一点叫出声来,真是罗扬实,梁朝荣惊喜万分,紧紧地握住罗扬实的手。

与组织重新取得联系之后,罗扬实开始给梁朝荣安排任务,他又正式开展了地下工作。国民党的军队在印刷厂里印制材料,梁朝荣利用工作之便,搜集了敌人在印刷厂印制的“防止异党活动办法”、“第八战区政治部政工人员手册”以及有关兵役等方面的资料。同时,他还借助关系,刻制一些图章,供地下党组织应急使用。

积极行动迎接革命成功

1948年中共皋榆工委成立,罗扬实任皋榆工委书记,梁朝荣是中共东区工委的委员。7月,中共皋榆工委下属的西区工委不幸遭到敌人破坏,西区工委的几位负责人先后被捕,皋榆工委书记罗扬实同志也遭到敌人的全城通缉。为了保护同志、减少损失,罗扬实同志布置已经暴露的党员赶快撤离隐蔽,这些工作都是由梁朝荣和其他几位同志具体来做。

兰州解放后,梁朝荣担任第五区区长,开始建设新中国。目前离休多年的他正在幸福地安享晚年。

“沉默”的地下交通员

在烽火年代,他为革命出生入死,解放后却没有居功自傲,默默无闻地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数十年里,他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生活、工作着。一直到他80多岁时,他的事迹才被人们所发现。这就是史振华老人———解放前甘肃首位共产党员张一悟的交通员。

老革命悄然生活几十年

解放前,史振华作为一名地下党的交通员,在白色恐怖中四处奔走,在各个联络点之间取送情报,传递机密。当年,史振华给甘肃革命先驱张一悟做交通员,这段特殊的革命经历尤其珍贵。

张一悟是榆中人,甘肃省最早的共产党员。1925年年底,宣侠父、张一悟等人在兰州市小仓子六号张一悟家中秘密开会,成立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张一悟任特别支部书记。从此,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开展了有组织的活动。在张一悟领导兰州地下革命期间,史振华被张一悟发展成为地下党员。

解放后,史振华在煤矿企业、公安系统、医院等很多单位工作过,不论他走到哪里,都是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提及做地下党的经历,由于张一悟刚解放就去世了,史振化的“秘密交通员”事迹自此鲜为人知。

冒险送信联络地下党

张—悟救药店伙计命

史振华是榆中县金崖镇的人,10岁时父亲去世后,他到城里的广仁堂药店当学徒。3年后,又到万顺堂药店当伙计。

一天中午,史振华正在炒艾叶,趴在灶台上睡着了,引燃了锅里的艾叶。一个经理把他吊起来就是一顿毒打。当时他满脸是血,就在他奄奄一息时,碰巧张一悟到店里来取药,看到他的惨状,就走进柜台向掌柜求情,经理这才饶了他。

不久,张一悟安排史振华到雷坛河边上跟着卖煤炭的脚户到阿干镇山寨街的高家药铺当伙计。

药店伙计成了地下交通员

高家药铺的经理听说史振华是张一悟介绍来的,便很爽快地安排他在药铺当伙计。张一悟也让他利用伙计的身份不时送信给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张一悟留着大胡子,实际年纪不大,他的医术很高,尤其针灸技术高超,治好了很多的病人,很受当地百姓爱戴,所以大家叫他张爷。史振华隐约知道张爷是“共产党员”,但仍然听从张爷的安排一直送信。

随着给张爷送信次数的增加,张爷越来越信任史振华了。有一次张爷对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如果你同意就加入组织,等到革命胜利,穷苦人就有出头之日了。”史振华随后入党。

此后,他送信的频率越来越多,距离也越来越长。有一次,张爷让他去洮沙县(临洮县),给县长陈生范送信。陈生范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后来他又去河州(临夏)送信时,在洮沙县住了一晚。他还给河州牙含章(著名学者,解放前曾是陇右工委主要负责人之一)送过信。在送信过程中,认识了著名女地下党员秦仪贞、罗扬实等人。

最远的一次是去武威送信。有一次,张爷给了史振华一个紧急任务,三天之内把一封信送到武威城内的青云中学,务必交到郭老师或王校长的手中。史振华拿着张爷的信就赶紧出发了。为了安全起见,他把信绑在大腿上出发了。兰州到武威有300多公里,三天之内要把信送到是非常吃力的,他就搭陕西商人的车赶路,饿了随便吃上几口干饼子,就拼命赶路。第三天天黑时,他终于赶到了武威城,将信送到郭老师、王校长手中。后来他还给武威送过一封信,这次的信送给王蛤蟆膏药店。两次送信影响了店里的生意。药铺的活也干不下去了。史振华从药铺离开后,到山寨庄上的杨家场小煤窑背煤,他一边背煤一边送信。

回忆起往事,史振华老人十分感慨:当年是张爷把我带到革命路上的,就连名字都是张一悟给起的。最早史振华叫张应儿,在阿干镇当地下交通员时,张一悟就给他起了正规的名字,振华的意思振兴中华。由于最早的入党介绍人张一悟解放后就去世了,他的组织关系无法证明,后来罗杨实让他补写过一个材料,但由于一些原因没写出来,直到1956年他才重新回到党的怀抱。

新闻推荐

成龙慈善基金会榆中献爱心 捐善款200万 用于贫困儿童大病救助

本报讯 7月7日,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党群女士带领成龙慈善基金会成员一行来到榆中县,向榆中县政协捐赠200万善款,用于贫困儿童大病救助,以解贫困家庭燃眉之急。 &n...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惊心动魄 岁月峥嵘)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