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施政务实 以民生为依归 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榆中

来源:兰州日报 2011-09-28 02:26   https://www.yybnet.net/

●五年,一段不平凡而辉煌的时间;五年,一篇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华章;五年,一部科学发展与开拓创新合奏的交响曲。一项项精品工程,一块块闪光奖牌,一次次成功进位,榆中人民一张张笑脸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的光泽……

●这五年,榆中县综合竞争力怎样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如何城乡变化有多大9月26日上午,在榆中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开幕式上,周学海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榆中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如同一张满意的答卷,呈现眼前,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五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榆中县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高举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胜利完成了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谱写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精彩篇章。这五年,是榆中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受益多的时期之一。

“抢抓机遇”“增创优势”“寻求突破”

《榆中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冷静分析,科学谋划,顺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抢抓机遇,在科学发展中增创优势,在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奋力把榆中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这充分表明榆中县委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发展,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对榆中未来发展作出了科学分析和前瞻性判断。这是对推动榆中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总结,也是对全县人民的郑重承诺:在更高标准上建设榆中,在更高标准上推进“民共建、民共富、民共享、民作主”;在更高标准上建设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富裕安康、处处和谐秀美的新榆中。

抢抓机遇

从国家政策来看,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支持甘肃加快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的逐步细化落实,政策叠加效应更加明显,为榆中县提供了宝贵的政策机遇;从省委区域发展战略来看,省上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兰州的中心带动作用将会明显增强,为我们融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全市发展格局来看,市委“再造兰州”战略的实施,兰州高新区在榆中增容扩区,为榆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资金、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机遇;从榆中自身实际来看,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干部群众谋发展、促和谐的劲头更足,愿望更加迫切,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增创优势

《报告》指出,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成果弥足珍贵。所以在今后的五年里: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这一先导。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把中央精神、省市委决策与榆中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突破前人,突破常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进一步激发全县奋发有为、科学作为的活力和潜能,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推进榆中的各项事业,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只有坚持科学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才能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必须突出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必须发扬团结协作这一精神。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只有依靠坚强的团结,才能发挥巨大优势,增添强大动力,形成众志成城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必须集中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智慧,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衷共济,奋勇拼搏,才能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必须加强党的建设这一保证。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榆中各项事业的成败取决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只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胸襟宽、眼界宽、思路宽的干部队伍,才能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寻求突破

《报告》指出,榆中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全县经济总量偏小,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繁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差距较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就医、就学、就业等民生改善的程度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社会管理创新力度不够,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维护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精神状态、执政能力、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冷静分析,科学谋划,顺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坚持在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所以,在十五次党代会上,榆中县委提出了全县工作新的总体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紧紧抓住市委“再造兰州”战略和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两大主体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强县、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民生质量、创新社会管理、夯实基层组织”五项重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榆中而努力奋斗。

展望“十二五”

◆新跨越◆

《报告》提出了榆中县今后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52亿元,年均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31%;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740元,年均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70元,年均增长1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6‰;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将榆中建成兰州半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党代会提出了五个“新跨越”: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上实现新跨越;

统筹城乡发展,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上实现新跨越;

提升民生质量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创新社会管理,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实现新跨越;

夯实基层组织,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记者感言

着眼民生改善

榆中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召开是榆中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为指明了方向。但最引人瞩目的,是她不仅着眼于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还着眼于民生的改善,着眼于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

“提升民生质量”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的真正目的体现为满足人民需要。通过实现人民利益,最终实现人们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人民既是发展的创造者,也是发展的享受者。民生福祉的内涵丰富,绝非仅指GDP或物质财富的增长。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视角来看,那就是“有活干”、“有钱挣”“有房住”、“有车开”、“孩子有学上”、“看病不发愁”……只要这些都处理好了,老百姓自然就会感受到幸福,“幸福指数”也自然会提升。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本次党代会上,“民生”成了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则是党代会报告的一大亮点。市委常委、榆中县委书记周学海在报告中着重指明,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报告中关于的论述,让人感到了榆中县委、县政府的施政务实,以民生为依归!

美丽榆中

热烈祝贺榆中县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新闻推荐

“千乡万才”会员学校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 前不久,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等4县区的13所学校被推荐为“千乡万才”会员学校。为了让这个公益计划取得最佳收效,10月19日,市台办举办“千乡万才”会员学...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榆中韭黄鲜嫩上市2011-10-21 02:19
猜你喜欢:
评论:(施政务实 以民生为依归 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榆中)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