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公安局马坡派出所位于海拔3761米的马啣山脚下,是兰州市公安局下辖派出所中海拔最高的派出所。辖区东西狭长六七十公里,南北狭长四五公里,管辖马坡、银山二乡23个行政村6340户27777人,管辖面积达244.5平方公里。辖区内山大沟深,常年气候寒冷,一年有8个月的生火期,自然条件十分艰苦。派出所仅有4名民警,年龄最大的42岁,最小的22岁。他们怀揣着“进百家门、认百家人、做百家事、知百家情”的理念,在道路状况差、警车无法到达的情况下,完全靠步行深入到村民家中开展工作,步行最远的达到30公里,辖区村民对派出所民警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逐年提高。村民遇到大事小事,首先想到的是派出所民警,他们已经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近日,记者和榆中县公安局办公室白主任一起从榆中县城驱车40分钟来到马坡派出所。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派出所的蓝白相间二层楼,楼道内的地板砖和窗户经过民警的精心打理,非常干净和明亮。在一楼的户籍室里,刚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湖南籍民警邓峰正在为一些村民办理户口。这天,来自银山乡打磨沟村口子社的滕鸿义为女儿办理入户手续。邓峰在仔细查看过手续后耐心地对滕鸿义说:“你所携带的手续不全。”当得知这位村民路程不是很方便的情况后,邓峰说道:“等把手续补齐拿来户口办好后,如果您没有时间来取,我们负责给您送过去,您放心吧。”听到这番话后,滕鸿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派出所管辖的范围很大,村民住得也很分散,有些地方出行都很困难,这些地方的村民如果到派出所来办理户口,大概要花费一天的时间。为了方便这些村民,我们会主动上门服务,有时也会将一些办理好的户口亲自送到村民的手中。”邓峰告诉记者,从他入警到现在,基本上每个月有两次要步行前往村民家开展工作,最远的地方要走三四十公里,正是民警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拉进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由于辖区内只有省道101线通过,前往村庄的道路基本都是乡间小路,而且陡峭崎岖,在警车无法到达的情况下,派出所民警基本靠步行,有时遇到天晚了,民警就住在村民家,等转天再回来。如果前往辖区最远的村庄,我们的民警基本上是周一早上出去,周五才能返回。通过深入到村民家中开展工作,我们了解了村民的家长里短,和村民们真真正正的‘打\’成了一片。”马坡派出所张有宝所长笑着说。
记者在派出所吃午饭的时候了解到,由于派出所离县城有15公里的路程,加上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每周派出所都会派一个人前往县城,购买能吃一周的蔬菜和大肉后,储存在派出所的冰箱里,平时他们吃的最多的蔬菜是土豆和白菜。虽然每天的饮食非常单一,但大家都无怨无悔。
吃过午饭,张有宝所长走进办公室将身上的警服整理一番后,拎起公文包对记者说:“今天我们要去马坡乡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工作,是否一同前往?”记者爽快地答应后,马上搭乘张所长的警车出发了。当天前往的目的地是马坡乡白家堡村,一路上全部是土路,这些土路经过大车的碾压和雨水的浸泡,已经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深坑,警车以缓慢的速度在躲过一个又一个“陷阱”后,终于到达了入户走访的第一站——马坡乡白家堡村白家堡四社34号的白贯恩家。由于白贯恩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女主人王菜换。张所长和随行民警王文杰说明来意后,被女主人领到房子里。张所长对王菜换的家人一一进行询问,王文杰对其户口本进行认真登记。“我们今天是入户走访,平时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给我们说。”临出门时,张所长一再叮嘱道。之后,张所长和民警王文杰又走访了几家村民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我们每天进行入户走访,哪怕是住得再远也要步行前往,不图别的,只图辖区发案率减少,给村民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环境。”张所长在返途中对记者说。
当警车返回派出所时天已经黑了下来,记者也将和派出所的民警告别返回兰州,而马坡派出所的4名民警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据了解,榆中县公安局马坡派出所成立15年来,先后5次荣获全市公安系统先进集体,2006年荣获全市公安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年派出所由三级派出所升为二级派出所。
新闻推荐
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党代表分团讨论市纪委工作报告
加强党的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践,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期间,各代表团分...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