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榆中县城西南近郊的张家庄,百余户人家,田里浇的是兴隆峡水,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胡麻、蚕豆、洋芋。村里有果园,果园里有杏、桃、梨、苹果、早酥梨、香水梨、玫瑰、花椒。改革开放以来,种田之余,青壮年妇女也像男人一样,在县城经商、打工、家政服务,也有去兰州、成都等城市打工的。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恢复高考后,却考出去了十多名中专生、二十多名大学生,其中有硕士、博士。进入新世纪后,家家通上了清亮亮的自来水,绝大多数人家住上了亮堂堂的大瓦房,用上了干净环保的太阳能,村子中央的黄土路变成了宽阔干净的水泥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的节日也过得有声有色,拔河、扭秧歌、唱歌、舞蹈,年年有特色。
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在“胡嫂”、“大女”的带动下,早早地行动了起来。腊月里,天寒地冻,她们白天洗衣服被褥、清扫庭院、烹调食品。晚上,在集体的会议室里排练舞蹈。没有舞蹈老师指导,就买来光碟播放、投影放大,先模仿,再改进创新,摸索出具有乡村妇女特色的舞蹈。没有舞台服装和道具(扇子、彩带、头饰等)就自己买。这些排练舞蹈的“半边天”,年龄小的而立之年,大的年近花甲,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不怕不会,就怕不学。只要肯学,没有学不会的。”她们学习的精神令人佩服。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排练了《相约北京》、《自由飞翔》、《花儿与少年》、《冬不拉》、《金凤凰》、《全是爱》、《美观不美观》、《碎心石》等舞蹈。正月初十、十一、十三,应邀去城关镇下汉村、小康营乡徐家庄、三角城乡丁官营村交流演出。她们的演出并不算精彩,她们的舞姿没有专业演员那么优美,但是她们用真情舞蹈,受到了观众的赞誉,赢得了阵阵掌声,演出当做新闻上了榆中电视台。
“晚饭后,唱唱歌,跳跳舞,让村子里响起来,活起来,健身又娱乐,比呆在家里看电视有意思。”她们通俗的话语令人赞赏。过了正月十五,“半边天”们又忙了起来,经商、打工、准备春耕。白天,她们各自忙手中的活,晚上,坚持在会议室“健身娱乐”,准备“三八”。
张家庄的“半边天”,她们在春、夏、秋季节用太阳灶烧水煮饭一样,也许她们并不明白,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气温变暖已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也许她们并不知道,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向全世界发出了“低碳”的呼吁;也许她们没有听说过,“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语)但是,她们已经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也许她们并不了解2011年国家出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也并不知道甘肃要建设文化大省,但是,她们的健身娱乐活动,已经为乡村增添了文化气息。
农村美好,农村妇女朴实。祝她们“三八节”快乐,天天快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侵财性案件的高发成为人民群众反映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多年来公安机关下力气解决的突出社会治安问题。为此,今年榆中县公安局采取五项强有力的措...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