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对大青山市场的秤进行检查。本报记者 朱宇鲲
本报记者 朱宇鲲
大青山市场节前检查
“秤平斗满,童叟无欺”。然而每年消费者在置办年货时常常会遭遇缺斤短两的现象,这也成为消费者每年春节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近日,兰州市质检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用衡器的使用情况,为消费者打造一杆“公平秤”。
1月15日,兰州市质监局会同榆中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前往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对在用计量器进行了节前例行检查。抽检计量器95台件,合格86台件,合格率达90%,不合格的计量器主要为八两秤和禁止使用的改装秤。执法人员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据大青山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春节前夕是大青山市场最繁忙、最热闹的时候,平均每天有55个蔬菜品种、24个水果品种从这里走向西北各省市二级批发市场。日均交易量达2400吨,交易额1195万元。春节交易高峰将从腊月初十持续到元宵节以后。
兰州市质监局计量处处长朱海河说,大青山是兰州市唯一的蔬菜瓜果一级批发市场,也是西北最大的现代蔬菜瓜果物流集散中心,是外省农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第一道关口,担负着兰州70%的蔬菜供给和50%的瓜果供给,作为监管部门,把好市场关、打造公平秤是对广大消费者最大的承诺。
菜市场公平秤异常忙
近日,省城菜价一路“高涨”。菜价越来越高,但不少市民发现短斤少两也越来越多。
1月20日,一场小雪过后,在兰州市城关区五泉、皋兰路等菜市场,不少市民在公平秤前排队“复称”,“公平秤”异常忙乎。
“每次买完肉菜都要复称。节前买菜的人多,公平秤特别抢手。”家住皋兰路的李女士说。
“差一两”一位女士称过刚买的一斤青椒后说,现在菜价这么贵,每次购物都不忘“求助”公平秤。
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菜商介绍,近期以来,菜价一直看涨是一些不法菜贩子动歪脑筋的主要原因。比如,以前辣椒每斤卖3元的时候,缺重2两才多收0.6元,现在涨到每斤8元,缺重2两就可多收1.6元。
据透露,有些菜场没有公平秤,或公平秤坏了,也是催生短斤少两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部分菜市场公平秤“缺位”
早在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出台规定,要求各集贸市场均须设立符合要求的公平秤,并负责保管、维护和监督检查。
当日的采访中,记者随机走访了城关区鼓楼巷等几家菜市场,部分菜市场几乎寻觅不到公平秤的踪迹。公平秤的“缺位”,让消费者在采购商品时“心里没底”。
“以前菜价、肉价都便宜,缺二三两大家都不太在意。可现在菜价不断上涨,不计较点不行啊!”家住酒泉路的一位老先生叹息说,在菜市场内设置一台标准的公平秤,即便不去使用,起码也能对商贩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市民在遭遇“缺斤短两”时应如何维权?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遇到短斤少两的情况,可以拨打12365投诉举报。如果菜市场内没有公平秤,属于工商部门管辖,可拨打12315投诉。
同时,有关人士提醒,市民在购物时,要查看电子秤是否有强制检定合格标志,并处于有效期内。此外,商品称重后,消费者可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或手机(事先在“公平秤”上称好重量)放在电子秤上做比对。也可以在购物后及时到市场管理处设置的“公平秤”上复秤。
新闻推荐
兰州市交通运输局。本报记者伏润之本报记者伏润之沈丽莉2008年底,在兰州市交通运输局原局长颜承鲁的办公室内,时任交通局副局长的杜明飞等人商议,成立“兰州东方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并“瓜分”了公司...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