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全省各地全力抗旱减灾确保春耕生产

来源:甘肃日报 2013-03-25 22:26   https://www.yybnet.net/

全省各地全力抗旱减灾确保春耕生产

本报兰州讯(记者刘健)面对旱情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兰州市高度重视,采取狠抓土壤保墒、顶凌覆膜、农资储备、技术服务和农资打假等措施,全力做好当前的抗旱救灾保春耕工作。

1月至目前,兰州市各地降水量在3.3-12.8毫米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除榆中县,其余各县区降水量偏少三到六成。特别是2月20日以来,全市已持续一个月无降水,并多沙尘天气,造成土壤墒情持续下降,全市部分县区旱象开始露头。截至3月20日,全市春播地块的中旱和重旱面积达34.45万亩,占春播农作物面积的12.9%。

面对旱情,兰州市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深入生产一线对全市抗旱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兰州市农业部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全市抗旱保春耕生产进行了安排部署。近期,全市又召集农委、水务、气象等相关部门对旱情作了会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多项应对举措,建立了旱情会商机制,要求各部门及时沟通,准确发布旱情信息。

目前,兰州市春播工作已全面展开。据统计,全市已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2.6万亩,占春播农作物总面积的27.1%;已完成顶凌覆膜30.6万亩,占40万亩春季顶凌覆膜计划的76.5%。

本报天水讯(记者赵建卿)记者从天水市抗旱防汛办公室获悉,面对持续蔓延的旱情,天水市积极落实各项抗旱减灾措施,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立足于抗大旱、救大灾,全力以赴确保春播、春灌和人畜饮水。

去冬今春以来,天水市大范围降雨偏少,气温偏高。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1月至3月22日,全市降水量为3.3—6.4毫米,偏少八至九成,降水偏少程度近50年不遇;气温偏高2.1℃—3.0℃,偏高程度近30年罕见。截至目前,天水市农田受旱面积达105.8万亩,全市农村2.79万人、0.46万头(只)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天水市政府已成立了3个督查组,深入抗旱第一线察看土壤墒情、水利灌溉设施、农村饮水工程,开展抗旱指导,帮助受旱地区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时结合双联行动,及时组织和动员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驻地部队运水送水。天水市水务部门积极开展扩渠清淤、机电维修、水源维护等水利设施春检春修工作,启动可用水利设施,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秦州区对多年不能发挥效益的西干渠渠道进行了维修,目前已完成抗旱灌溉5000多亩。天水市各县区已筹措100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小型水利工程维修设备和小型抽水机,切实做到有水必灌、滴水必争。目前,已出动拉水车90多辆次,送水850立方米,解决了1100名群众临时饮水困难;新打8眼抗旱应急水源井、投入机电井44处、移动喷灌机600台套,完成抗旱浇灌面积2.5万亩。同时加强春季农田水利建设,安排水利重点县及灌区节水改造项目15项。天水市农业、供销等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加大采购力度,做好春播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工作,确保春季农业生产基本需要。

本报武威讯(记者曹义成)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7项举措,全力保障春耕生产不受影响和人畜饮水。

这7项措施是:以水定植,扩大高效、耐旱、节水作物面积,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种植向高效益、低耗水方向发展;及时采取顶凌覆膜等先进保墒措施和耙耱镇压等传统保墒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科学调度,有效增加蓄水,严格水权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维修节水灌溉设施,发挥好其节水作用;充分利用零散水源,抢墒播种;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加强旱情监测、信息沟通、服务工作。

日前,武威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已组织得力人员,深入旱情严重的乡村,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抗旱所需资金、技术、物资等实际问题。凉州区山水灌区、民勤县湖区、古浪县古浪河灌区、天祝县金强河灌区均已开始春灌,春耕生产正有序开展。

本报白银讯(记者李保荣)连日来,白银市白银区以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为契机,积极动员机关干部、科技人员行动起来,迅速打响了抗旱保春耕生产战役,以确保全年农业增产丰收。

面对今春严重的旱情,白银区及时召开全区春耕备耕生产工作安排会议,全面部署春耕生产各项重点工作,动员数百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组成抗旱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小组,深入各乡镇开展进村入户技术指导服务。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小组深入全区五乡镇开展了土壤墒情测定工作,并举办果树病虫害防治培训班、蔬菜病虫害防治培训班。同时,深入现场进行果树修剪技术指导、日光温室大棚技术指导、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指导、散养农户家中技术指导。在春播开始之初,区上认真落实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柴油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截至目前,已落实2013年种粮直补5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787万元,农机柴油补贴104万元。同时,区上有关部门狠抓农资质量,全面开展了农资打假和优质农资进村保春耕活动,有力保障了种子、化肥、农药等各项农业生产物资的安全,确保春耕期间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本报华亭讯(记者惠程华 通讯员李新龙)近日,记者在华亭县上关乡陈家河村王山3000亩新植核桃基地里看到,男女老幼齐上阵,采取人拉、畜驮、车运等方式往山上运水,干部群众挽起裤管和袖子为新栽树苗浇水、覆膜、缠枝,一派繁忙的抗旱保苗景象。

自去年入冬以来,华亭县受气候异常影响,降水量偏少,特别是今春以来,气温偏高,大风天气增多,有效降雨为零,土壤失墒加快,旱情持续加重,给农业和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至目前,全县农作物总受旱面积达20.5万亩。面对旱情,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按农时季节抢时抢墒,全面推进顶凌覆膜工作,开展百名农技人员下乡进村为民富民行动,指导农民落实化肥深施、耙耱镇压和病虫害防控等各项管理措施,促进冬小麦返青生长。农牧部门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水泵,动员群众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采取引、堵、截等形式,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各乡镇成立党员干部抗旱突击队,带领群众铺设渠道防渗薄膜,现场指导管道铺设、农作物浇灌。同时,结合双联行动,积极组织联系帮扶部门,帮助群众采用小型抽水泵、简易水车等方式灌溉农作物。目前,抗旱救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新闻推荐

清水驿乡:农民养羊奔富路本报记者 刘健

村民家中只要有5只以上的羊和固定的羊圈,就可以获赠5只羊来发展养羊产业。一只母羊两年产了三胎,每胎产两只羊羔,如果家里有10只母羊,两年就能产下60只羊羔。按每只羊羔500元出售,每家农户一年就能增...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公告 公示 遗失2013-05-29 21:49
评论:(全省各地全力抗旱减灾确保春耕生产)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