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精医 仁爱为民
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杨君辉
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坐落在榆中县城关镇栖云北路,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预防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120紧急救援调度指挥等工作于一体的全县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全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近年来,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适应医疗卫生改革新常态,以技术为支撑,创新健康服务形式;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发挥县域医疗卫生单位的龙头作用,得到相关主管部门肯定和群众的赞誉,2013年再次顺利通过卫生部新标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医院的诊疗水平、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新的一年,范文高院长与全体员工一道将以医者情怀的高尚医德、悬壶济世之道、创新开拓之举克艰攻难,迎难而上谱写医院发展新篇章,不断提高医院社会满意度,消除疾患,增进人民福祉。
医疗服务创新开良方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大力倡导恪守宗旨、救死扶伤,尊重生命、崇尚医德,尊重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创新服务方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专项整治活动,便民更惠民。2014年4月至11月,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简化就医流程,治理过度医疗,减少医疗纠纷”专项活动。活动中,医院各科室优化就医流程,就诊、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门诊部积极开展电话、导诊台等预约挂号形式,建立完善的预约诊疗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8小时以上的预约诊疗服务;推广诊疗服务“一卡通”,逐步改变“三长一短”(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现象,提高医院门诊就诊效率和门诊患者满意度;推行无假日门诊服务,双休日、节假日全部开展门诊服务;落实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制度,从宏观上引导患者合理流动,以对口支援工作为契机,逐步建立卫生院和医院之间完善的双向转诊机制,实现病人就近治疗、方便治疗、合理治疗;规范各科室收费行为,严禁擅设收费项目,严禁分解和重复收费,收费价格公示在最醒目位置,药品价格实行电子显示屏滚动公示;实现新农合及时结报工作,医院实现信息系统与市级新农合平台对接,优化服务流程,使一站式补偿服务更加完善。
在治理过度医疗方面,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落实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降低患者就诊费用;依托远程会诊平台,开展与省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各科室每月达到3次以上;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坚决杜绝小病大治、住院检查及挂床等违纪违规问题发生;提高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减少化验检查的盲目性;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
此外,医院还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监督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医患纠纷调解处置机制,发挥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作用,深入推进 “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落实医务人员“九不准”规定,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医院专门成立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院长范文高担任组长,副院长程正义、张小莉、于飞担任副组长,在全院各科室通过查纠症结、集中整治、整改提高,从根本上纠正了行业不正之风,保确了医院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
规范服务礼仪、服务流程,提供灵活、优质、个性化的服务。医院为进一步规范服务礼仪、服务流程,特邀北大医学部知名专家徐克茹教授对全院职工进行服务礼仪、服务语言、服务行为的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全院职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服务礼仪、语言、行为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医院下发了《服务规范手册》,对规范服务礼仪、服务语言、服务行为,融“人性化”于医院服务的全过程,以“规范化”文明服务,给患者以更多的贴心关怀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全院职工自觉执行《服务规范手册》规定,在社会上塑造了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新形象。一年来,在医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全院护理工作者用忠诚和爱心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其中袁登红、康娟、王小翠、周茂花、杜婷、杜晓霞、马添芳、张思雅、魏文君、梁婧等10位同志还获得了“护理服务之星”荣誉称号。
践行群众路线招招给力
根据中央、省、市、县委安排,医院从2014年4月开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立足岗位、转换角色、改进服务”为载体,围绕班子和医院作风建设和“四风”方面的问题,通过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征求意见,按照即知即改要求,对当时能改的28条立即整改,对需要时间整改的4条,专门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一是对内科住院楼卫生间进行彻底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卫生间脏、乱、差的问题。二是采用政府公开采购方式采购病床200张,解决内科住院楼病床不方便病人起坐、儿科病床无防护栏的问题。三是整合资源,对原有科室布局进行调整,把检验科搬到原病案室,对原内科住院楼六楼房屋进行改造维修,成立心血管内科,设立病床39张;同时在急诊科设立病床12张,解决患者“住院难”问题。四是对内科住院楼病房全部进行维修改造,建成中心供氧系统、负压吸引系统、呼叫系统,同时为内科、外科住院楼安装防蝇纱窗,解决内科住院楼病房条件简陋、卫生状况不好的问题。五是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狠抓制度建设工作,废止、修订和重新制订制度23项。其中:废止《行风领导小组制度》《医院收费划价系统工作管理制度》2项制度。修订《公务接待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新建《医院预备值班制度》《医院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定》等制度14项;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领导班子思想素质、四风立行立改方面不断提高;医院无假日门诊方便了广大患者就医;十四项便民措施极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满意度;内科住院楼改造工程使医院就医环境焕然一新;血透室改造完成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医院对晚期肾衰患者的救治能力;医院克服重重困难购置的诊疗设备使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为解决广大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取得了良好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省、市、县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医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细则》《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试行)》《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纲》,进一步明确了医院领导班子、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一岗双责”的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统筹安排、齐抓共进;规范了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的职责,医院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分管院长和所分管科室负责人30余人进行了廉政约谈,医院主要领导与各科室科主任签订了《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
医德医风建设攻坚克难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管理好一所医院,单靠行政命令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院风,而具备良好的院风的关键就是要积极搞好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多年来,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把广大患者的利益和社会效益两者兼顾,锐意改革,勇于创新。2013年,医院专门制定了《开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和《职工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厅、市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的要求,切实解决医院工作中存在的服务态度冷、硬、顶、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通过专项整治,使全院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面达到100%,职工文明用语率达到98%以上,医德医风检查考评、奖惩制度和服务承诺、便民服务落实率达到100%,医疗处方合格率达到99%以上,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达到90%以上,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合格率达到100%以上,群众举报投拆处理结案率达到100%,患者对医疗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综合满意率达到96%以上。
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号召全院职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面对存在的问题,攻坚克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一流的服务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重塑医院人的形象,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
新闻推荐
广告遗失王将军保险号码为13478003900084386887的车辆强险标贴(车牌号:甘II—F5766),声明作废。遗失兰州理工大学朱海艳011250135号三方协议书,声明作废。遗失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李燕辉0151424号三...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