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到村 榆中268个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来源:陇东报 2015-11-23 2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热闹的文化广场、明亮的农家书屋、整齐的报刊书籍、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11月19日,在榆中县夏官营镇偏远山区村子——郝家湾村,记者目睹了农民丰富的文化生活。

几年前,一个消息传到了郝家湾村村民的耳朵里,“建农家书屋、新建文化广场、配备健身器材!”大家对这个消息似乎很淡然,平静的村子依旧是那么平静。但是村民郝育守却听到了心里。很快,在县、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新的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村里的“农家书屋”也建好了。每天干完农活来不及回家,郝育守就急匆匆地往书屋里赶,“刚开始村里人还笑话我哩,时间长了,看到我的庄稼长得比他们好,他们才渐渐明白了!”郝育守告诉记者。

走进郝家湾村的“农家书屋”,崭新的书柜映入眼帘,不同种类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放整齐规范,查阅起来非常方便。书架上,内容涉及社会科学、教育卫生、养殖、种植等方面的书籍20000多册、300余种。“在家种地的乡亲们都没多少学问,平时想搞个养殖多挣点钱,没有技术,自从村里的农家书屋建好后,给大家提供了很多信息和资源,现在,每天养羊的、种双垄沟玉米的,大家都喜欢来这里转转。”郝育守的坚守也带动了小山村里的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村民们纷纷跟着来了。

书屋的一角,是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单双杠、篮球架,看书累了,郝家湾村的村民们也会在这是伸伸腰、活动活动筋骨,以前只是在县城的广场上见过,刚建好时,70岁的村民郝志国还不会使用,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好了,每一个我都会用了,身体锻炼健康了,我们这些老汉也长见识了!”

据悉,近两年,榆中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农家书屋、健身路径工程作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农家书屋,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不仅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更为农民致富提供“宝典秘诀”,目前全县268个村子已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每个书屋由省新闻出版局配发1500册左右的图书,100张音响制品。市县配发3个书柜。

为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提高书屋管理员的管理水平,自2011年开始,榆中县每年组织书屋管理员参加全市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每期50人,目前已培训200人,农家书屋已真正成为最基层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新闻推荐

三个共享惠及乡村学生 市少年宫实施文化教育帮扶

【本报讯】近日,山中浓厚的大雾笼罩着榆中县马坡乡河湾村,河湾小学的课外活动课堂却热闹地进行着。兰州市少年宫的老师们正在这里面向河湾小学的近百名孩子们进行声乐、美...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到村 榆中268个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