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部门联防联动标本兼治 街道创新模式管控有力 采取多种方式考核问责 城关打出冬防最严期“组合拳”改善主城区空气质量

来源:陇东报 2015-12-01 19:56   https://www.yybnet.net/

天蓝、云白、风清,气爽……笼罩在兰州上空数十年的“锅盖”,经过全市上下攻坚被成功掀掉后,市民终于享受到了难得的洁净空气,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扬眉吐气的欢畅。当然,治理污染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城关人的艰辛付出。为让主城区始终保持蓝天白云,还得持续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让市民看到更多的蓝天、呼吸到更加洁净的空气、享受到更多的环境红利。

城关区作为兰州的中心区,为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辖区百姓的身体健康,该区根据兰州冬防工作方案,制定全区大气污染防治方案,提出了针对冬季污染特点,突出重点区域,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职责任务,上下联动联防,动员全民参与,严格奖惩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同时提出通过分时段、有侧重地严管和严查、严惩等各种防控措施,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冬季是治理大气污染最关键的时期,为确保年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68.5%,且不发生人为因素引发的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城关区实施冬防特别管控措施,包括重污染企业停产减污,同时重点监测工业污染源,整治地面扬尘及汽车尾气、燃煤和垃圾焚烧等污染源。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多个部门街道在治污期间,推出不少新举措和新模式,助力冬防向纵深不断推进。

◆冬防期间 治污实行特别管控措施

不少市民近期从媒体上看到,在全国多地雾霾天气持续状况下,兰州空气质量整体情况保持良好。然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也知道,好天气的增多与大气污染治理分不开。特别是在每年进入冬季后,也昭示着冬防攻坚已来临,为了确保主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关区在冬防动员部署大会上提出,在今年11月1日至明年2月29日期间,将实行特别管控措施:重污染企业停产减污,重点监测工业污染源,整治扬尘及汽车尾气、燃煤和焚烧垃圾等污染,同时实行最严格的考核。

管控让市民享受更多环境红利

该区在实施方案中提出,今年全区冬防坚持严字当先,通过实施冬防特别管控措施,确保年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8.5%(250天)以上,不发生人为因素引发的中度以上污染天气。铁路设计院国控监测点位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110微克内,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55微克内。

生物制品所国控监测点位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120微克内,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50微克内。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污染物年均浓度保持稳定,月度排名及年度总排名稳定退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让广大市民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洁净的空气,享受更多的“环境红利”。

抑尘工地扬尘实行一票停工制

该区明确9月28日至10月31日为动员阶段,该区要求各单位强化网格并责任到人,大力开展周末大扫除活动,全面清理整治各类卫生死角,对楼宇进行立面清洗和楼顶保洁,同时强化管控扬尘污染,对各类施工扬尘源实行“一票停工制”,即各类施工工地未能按要求完全落实防尘抑尘降尘措施的,即实行停工整顿。

工地严禁使用高污染燃料生火取暖和随意焚烧垃圾,自9月20日起,督促建筑工地落实6个100%抑尘措施,对未完全落实6个100%抑尘措施的工地一律立即停工整顿,停工整顿期限一律至2016年3月31日。严控道路扬尘,在强化道路清扫保洁基础上,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洒水抑尘,确保重点区域路段不起尘。

重点城区重污染企业停产减污

1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为重点防控阶段,城关区提出在该时间段内,重污染企业将停产减污,市属及市属以下污染排放强度大、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小型工业企业或其部分生产设施实施停产,同时每周对停产企业进行跟踪督查和随机暗访检查,防止企业违规复产。监管重点工业源,从10月15日起对国电兰州热电厂实行驻厂看、专业查、在线控、随机测等监管措施,在扩散条件不利情况下,对该厂实行临时紧急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排放、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并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煤质。同时对网格覆盖范围内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燃煤小火炉、集贸市场,垃圾焚烧等低空污染源进行全面监控。

设卡对尾气超标车辆进行查处

该区还将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除了在城区出入口设置卡口,拦堵过境大型货运机动车,查处尾气超标车辆,24小时禁止大型货运机动车、农用车等在城区行驶,严禁除特种车辆以外的“黄标车”在主城区行驶外,还将在城区主要地段设点监测车,对行驶车辆进行污染物排放动态检测,依法采取措施对尾气超标车辆进行查处。该区还特别提出,要严格管控四个示范区,力争做到“三无一禁”,即无工业燃煤、无裸地、无堆场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尤其示范区内街道要制定管控方案,联合公安和执法落实烟花爆竹禁放。同时对辖区生活垃圾堆存点,进行清理整治并派专人监管,严禁焚烧枯枝落叶和垃圾。

考核对未完成任务者严肃问责

该区还提出,在今冬大气污染防治期间,实行最严格的督查和考核,将冬防工作考核纳入城市管理考核体系,由数字化中心对冬防开展情况进行汇总,每天将发生的问题进行通报,对同一问题重复发生三次的,交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室问责。同时由督查室成立督查组,采取“听查看访办”方式,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考核。对不能按期完成或未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单位领导班子实行诫勉谈话和“一票否决”,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不积极、措施不落实,甚至推诿扯皮、行动迟缓、阳奉阴违、得过且过的,以及考核中连续三次因同一问题被扣分的责任人,视其情节分别给予约谈、诫勉谈话及行政和党纪处分。

◆部门联动 围绕重点多举措治污染

城关区作为省会中心区,如何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怎样备受社会关注。为打好冬防这场攻坚战,该区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重点围绕工地扬尘、燃煤以及垃圾焚烧、各类机动车辆尾气、工业企业等污染源,联动推进污染防治,同时采取新的保洁模式、在煤炭销售点发展线人、设立综合检查卡口点等,有效助推大气污染治理。

发展线人助力有烟煤污染整治

煤炭市场整治是冬防重要环节,为打击销售烟煤等行为和网点,城关区工信局在严管煤炭专营市场,包括煤炭生产储存和运输各个流程,从源头上确保配送到主城区各网点、流通领域煤炭达到环保标准的同时,要求50个二级煤炭经营网点签订承诺书,承诺不销售有烟煤和劣质煤、不影响附近居民等10项义务,并将各经营网点发展为“线人”,以助力辖区内燃煤污染治理。

据介绍,各网点除销售煤炭外,还将承担起两个义务,一是承担线人角色,如果发现销售网点附近存在居民购买、使用有烟煤及违规销售有烟煤和劣质煤,存在无证经营的煤炭网点等各类行为,要立即向区工信局举报,由执法人员前去整改或取缔。二是宣传使用环保煤保护大气环境,向网点附近居民分发宣传彩页,抵制使用燃烧劣质有烟煤及各类有机废弃物,宣传使用专营市场生产的高效环保节能型煤,呼吁市民参与冬防行动。

启动冬防以来,该区组织工信和工商质监、公安等十部门组成执法队,对50个煤炭经营网点进行整治,对未采取环保措施和脏乱差的网点进行教育,对未达标的17家网点送达整改通知书,清理辖区内无证经营煤炭网点20余家,已查没违规售用煤炭百余袋。同时在查没有烟煤的基础上,公布了举报热线15719618136,市民发现企业和个人非法加工、运输、存储、销售、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劣质煤、有烟煤和半烟煤等可随时举报。

三推三化遏制垃圾和扬尘污染

多举措遏制和降低垃圾、渣土及扬尘等二次污染,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今年9月以来,城关区环卫局结合全区冬防、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改,特别是在清扫保洁方面,全面推行“三推三化”、“门前三包”代扫模式,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严控渣土遗撒和运输车扬尘,从源头消除了渣土运输撒漏污染。

推进清扫保洁精细化,加大对辖区主次干道树窝、绿化带和车站周边的保洁,分组划片清掏果皮箱,以达到无满溢无堆积,重点对永昌路和老酒泉路、农民巷路面油污进行清理,清理面积3000平方米。推进生活垃圾袋装化,对天水路等7条主干道,实施门店垃圾上门收集,提高城区环境质量。推进道路清洗常态化,强化凌晨1时30分至早7时的机械化清扫,对94条干道日进行两次洗扫和1次机扫作业,日洗扫141.58万平方米、机扫95万平方米,调整洒水作业时间,全面抑制道路扬尘。

同时对559条小巷进行排查,逐一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并对小巷店铺“门前三包”区域无缝隙代扫,加大保洁频次和力度。在整治活动中,清理卫生死角162余处,转运垃圾200余吨,每天为5457家店铺配发垃圾袋,日收集门店生活垃圾达近10吨,减少了垃圾二次污染。针对商砼车辆运输和现场作业,极易造成路面和扬尘污染问题,对商砼车安装密闭铁板遗留盒,并要求工地商砼车无现场施工,须在泵下铺设彩条布以防扬尘,已整治商砼车辆作业40余处,有效遏制渣土对路面的污染。

设卡口点多部门联手整治污染

为加大对大气污染的综治,城关区建立由环保和工信、执法、交警、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执法队,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进行处置。同时根据区政府的要求,设立三角花园和北龙口、天水路北口3个卡口点、6个城市管理检查站等9个卡口点,全天候查处尾气超标车辆,无证运煤车和渣土运输车等。

记者从城关大气办获悉,为保证检查站正常运行经区政府研究,给予6个新设检查站的街道各3万元工作经费,并要求各街道和工信环卫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指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检查站的管理,各站在固定地点设彩板房进行卡口管理,同时固定卡口人员,且站内设立公示牌,做好检查和交接班记录等,不得无故脱岗。交警和工信、环卫、环保等部门,在冬防最严期,强化联防联动,推进污染整治。

比如,各检查站在11月16日至20日,环卫局出动人员300人次,检查工程运输车30余辆,清理建筑渣土等约10吨;工信局劝返大型货物车辆17台,查处偷售有烟煤的商贩,现场没收有烟煤约1吨;环保部门在配合交警大队,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同时,对国电兰州热电有限公司进行驻厂监管,同时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确保该企业在冬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街道创新 依街情推出治污新模式

最近几年,为细化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该区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管理体系,即以全区24个街道的社区为基础,划分责任网格和单元网格,每格配备网格长和网格员,做到了“定点、定人、定岗、定责”的四定,以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控,实现了监管和处置全覆盖。今年以来,多个街道为更有效的治理污染,依据街情推出了新举措和模式。

草场街街道推出以柴换煤新举措

为有效遏制燃煤对环境的污染,草场街街道继推出流动取火点、补贴配售引火煤等惠民措施后,针对使用木柴引火污染大隐患多的现象,又推出“以柴换煤、补贴配售”新举措,即将居民家中的柴收集起来换成引火煤,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为冬防攻坚奠定基础。

10月16日,在该街道举行的大气污染防治会现场,好多人拿着准备过冬点火的柴火换煤。短短十几分钟,街道工作人员就收集到一大堆柴火。除了拿柴火换煤的居民有很多以外,前来询问怎么用柴换煤的人也很多。对此,街道相关负责人不厌其烦地给居民介绍:“我们是和兰州辉能煤炭市场合作,为了支持清洁能源改造,街道社区的换煤车会走街串巷,家里有柴火的都可以来换,两箱柴火大约能换一箱清洁能源引火煤。”

这种引燃型煤到底有多方便呢?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演示。“这样一点就着了,很方便也很快捷。”尤其是这种煤经过特殊加工,点然后基本没什么异味,完全可取代引火所需要的柴火。在工作人员点燃了该煤后,在已点燃的煤上方约25厘米处,仍然可以感受到火焰的温度。一块煤大约可燃烧1小时左右,节能又安全。随后街道向过往群众发放了以柴换煤、致市民的一封信和倡议书等各类资料,当天共发放引火煤两百余箱。

目前该街道已向辖区174户低保户、困难户免费发放引火煤近350箱,同时向4100多户烧煤居民,以每箱10元配售了4600箱,每箱煤补贴约20元。今后以各社区为置换点,继续开展以柴换煤工作,同时动员居民积极主动、自觉地加入到冬防中来,为治污贡献一份力量。

盐场路街道推行八查八看工作法

盐场路街道地处黄河北岸,辖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63333人。作为国控点1公里范围内主要监管单位,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是街道工作的重点。对此该街道经积极探索,推出了八查八看工作法,在全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同时,努力打造大气污染防治示范区。

一查网格,看网格管理是否全覆盖、监管是否无盲区、网格记录是否无遗漏。组建街道网格化巡查队伍,并将辖区8个社区、村分为34个大网格,配网格长34名、网格员71名,人手一本巡查记录台账,巡查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力求做到“垃圾不焚烧、火炉不冒烟”。二查氛围,看是否宣传到位,群众是否知晓,在辖区背街小巷、楼群院落张贴、发放禁止销售使用有烟煤、推广使用环保型煤的通告,登记出租户并建立台账,并要求住户签字确认。三查小火炉,看居民是否使用无烟环保煤,是否使用木柴引火。同时为杜绝居民使用木柴引火,街道自行购置引火煤2000箱,设配售点向居民低价推广。四查脏源点,看是否有生活垃圾、枯枝落叶焚烧现象。五查小区楼院、背街小巷,看是否落实洒水降尘措施。街道购置洒水车1台,洒水壶100把,雇人每日进行洒水,避免了道路扬尘。六查集贸市场,看是否使用采用集中点火、是否使用引火煤。在盐场北路肉菜市场设置集中取火点,要求商户必须采取集中取火方式,不能使用木柴引火。七查施工工地,看是否落实抑尘防尘降尘措施,详细排摸辖区工地,并与主要负责人见面,明确扬尘治理要求和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扬尘污染。八查楼院酒店,看是否存在燃放烟花爆竹现象,与辖区餐饮店、物业公司等签订承诺书,要求及时劝阻顾客业主不燃放烟花爆竹,网格员加强节假日等巡查,劝阻居民不燃放烟花爆竹,对不听劝阻的,及时上报派出所。

在八查八看基础上,街道社区联合工信、执法、公安等多个部门,对小火炉集中区域开展十余次整治,在整治中入户865家,收缴有烟煤3袋以及木柴80余袋。

两中心街道创新实施冬防新模式

冬防开展以来,酒泉路街道提前谋划安排,继续发扬“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优秀作风,通过推进“5+8”工作模式,按照“领导包社区、股室包任务、督查不间断、主攻脏源点、着重煤炉烟”思路,实施宣传全覆盖、网格全覆盖、值守全覆盖、巡防全覆盖、督查全覆盖“五个全覆盖”,落实“八大”任务。按照“先重点、后覆盖”原则,对网格员进行业务、工作方式等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重点区域整治,采取“先脏源点、后全覆盖”方式,对垃圾收集点、煤炉燃烧点、工地浮尘点进行全天候无死角巡查;加强监管力度,在已有街道人大工委、纪工委的基础上,增派城管办人员力量,形成“5+2”“白+黑”工作模式,将非工作日与工作日无空挡联接,做到工作日有人督查管理,非工作日值班人员全天候管理,力戒出现管理死角。

皋兰路街道则采取多项举措,扎实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成立冬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和24小时巡查值班表,落实“三巡”机制,即早7时到9时、中午11时到13时、晚17时到21时三个时段巡查机制,做到污染隐患早发现早处理。街道按照“123456”蓝天行动,即构建一个网格、健全两个机制、推行三线监控、着力四级联动、培育五支队伍、实施六大行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确保任务和责任、措施等三个到位。全面排查摸清任务底数,街道社区网格长和网格员,对发现的污染源及时处置,对无法劝阻制止的,及时上报街道或包抓部门协调处置。对小火炉建立台账,杜绝木柴引火现象,街道购买引火煤1800箱,免费向辖区居民发放。呼吁居民单位禁止销售使用有烟煤、劣质煤和推广使用环保节能型煤,形成人人参与冬防的好氛围。

◆集中攻坚 十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根据全市开展大气污染集中攻坚方案,该区安排各相关单位开展了攻坚行动,截至11月24日,已经在燃煤锅炉提标治理改造、城区未供暖楼院供热设施改造、重点监控点位工地装监控设施、城区及周边垃圾堆存点包干监管、环境整治等十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助推全区大气污染治理,有效改善城区生活环境。

三改造一推广项目 目前基本完成

“开展燃煤锅炉提标治理、环保节能炉具推广使用,都是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必须集中力量全力推进。”今年,该区涉及提标治理的单位共7家19台520吨,其中兰州市热力总公司下属供热站5家,兰州振超热力有限公司九州供热站1家,该热力有限公司代管盐场路供热站1家。目前热力总公司所属的兰州新能源热力公司、兰州仁和热力公司北方供热站和东岗供热站、热力总公司雁滩安居小区供热站已完成治理。兰州仁和热力公司飞天家园A区供热站水煤浆锅炉已并入热力公司大网,由于锅炉已经停运,因此该站不涉及治理任务。

至于兰州振超热力公司九州供热站,虽该站前期已做出治理方案和预算,但因资金短缺无法按时完成;兰州振超热力公司代管的盐场路供热站属于未供暖楼院改造项目,由于建设前期未将经费纳入预算,目前区政府正准备投资进行改造。此外,该区还加快未供暖楼院供热设施改造,计划年内在建成区改造近15万平方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完成。与此同时,强制推行建成区内餐饮业清洁能源改造,并且配套安装和运行高效油烟净化设备,目前已全部完成53家餐饮业改造工作。

城关区还在做好燃煤锅炉提标治理改造、餐饮业清洁能源改造等三大改造基础上,提出在年内完成城市建成区内3000户环保节能炉具推广使用。经过数月努力至11月中旬,已完成3340户环保节能炉具的推广使用。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遏制面源污染

截至目前,城关区政府组织出动800余人次,对重点区域开展了6次整治行动。在对607号河坝路进行整治,清理垃圾34车,收缴木柴10车,收缴小火炉24个,清理违法采砂场8家;由盐场路街道联合环保等部门,清理小沟内违法销售石灰商户,目前11家商户全部完成搬迁;青白石街道清理辖区堆存垃圾,并在居民区设12处垃圾收集点;进入冬防严管期后,区督查室和大气办组织相关部门街道,针对“四烧”行为连续开展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各类低空面源污染;执法部门清查全区土方和拆迁工地,要求对裸露地面和物料进行全覆盖;工商局对集贸市场小火炉冒烟、木柴引火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规范城区及周边垃圾堆存点,进行包干监管,做到人员、责任、管理三到位,防止垃圾自燃、人为焚烧污染及恶臭污染;同时划定生态红线,今年没有新开削山造地及类似工程;采取固化和绿化等措施,使绿化带内土面低于路面,控制泥土外溢造成的污染;环保局对21家加油站环保设施运行、环境隐患进行排查并全部建立档案;重点监控点位周边、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土方施工期7个月以上工地,安装在线视频监控及PM10、TSP监测设施,目前7家工地已全部完成安装。

此外,该区还对东金公路城关段、盐什公路等进行全面整修,对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目前东金公路已完成维护,保洁工作由榆中县负责;盐什公路已全线开建,并安排洒水车10辆,做好施工防尘工作。

完善网格监管制度巡查不留死角

为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扎实开展,该区提出了完善网格监管制度,明确了人权责,明确监管范围,明确奖惩措施,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做到监管内容全方位、管理范围全覆盖。目前该区按照《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办法》,在各街道充实完善了网格监管力量,在重点区域设置冬季大气污染网格巡查点,确保冬防期间网格化监管无盲区无缝隙。同时对辖区内确定的重点防控区域增派力量专人值守,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推进。

与此同时,对露天集贸市场、小火炉集中区域、垃圾堆倒收集点,在冬季进行重点管控,在早上6时至9时,中午11时至14时,晚上17时22时居民、商铺生火时段加大巡查,监督落实集中点火制度,确保不发生小火炉生火冒烟现象和倾倒炉灰引起垃圾焚烧。对辖区建筑工地、未硬化道路、小企业、小作坊集中区域,做到每天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置,对网格员无法处置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区三维数字信息管理中心对全区网格员全面进行冬防培训,完善了工作流程,做到每个网格内监管区域明确,监管任务明确。

新闻推荐

和平商圈:崛起在东西﹃黄金通道﹄上 成为兰州新市区的商业集散中心

“一幢幢小房子环绕在镇子的周围,一片片农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很多“老兰州”对和平镇曾经的面貌记忆犹新。如今的和平镇,已经从一个朴素的“乡下姑娘”蜕变成...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一节信息课2015-12-02 19:56
评论:(部门联防联动标本兼治 街道创新模式管控有力 采取多种方式考核问责 城关打出冬防最严期“组合拳”改善主城区空气质量)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