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入围乡村展示

来源:甘肃日报 2015-11-12 07:44   https://www.yybnet.net/

“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入围乡村展示

寻美丽乡村绘锦绣陇原

第二届“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全面展开

在行走中体味锦绣陇原,美丽乡村究竟花落谁家?第二届“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自2015年7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经各乡镇申报,各市州筛选推荐,在全省范围内最终有126个乡村入围,“绚丽甘肃·美丽乡村”由此正式进入初评阶段。

此次评选活动突出文明生态村这一创建载体的带动作用,全方位展示甘肃省农村在产业、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亮点。本次评选分入围、投票、展示、专家评分和综合评分五个环节,将最终评选出甘肃省十大美丽乡村。该结果经网上公示无异议后,将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精神文明办、甘肃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甘肃日报社联合授予“绚丽甘肃·美丽乡村”称号。

据了解,为了确保评选活动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全面有效地推进,主办单位特成立了评选活动组委会和组委会办公室,制定了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申报标准和评审标准,建立了市州级别初审、组委会办公室复审、组委会成员单位会审、专家评委会评审、组委会综合考评五级评审体系。不仅如此,本次评选活动还在《甘肃日报》开设了《绚丽甘肃·美丽乡村》专版,对活动全程进行报道,还将根据情况派出骨干记者,奔赴乡镇、景区深入了解,采写刊发系列稿件。此外,《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等省内主流媒体对本次评选活动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广工作也已同步展开,活动专题页面还在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文明网正式上线。

为丰富活动内容,主办单位开启了“绚丽甘肃·美丽乡村”有奖征文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的甘肃籍人士,可通过自身的见闻和故事向人们介绍家乡的人文历史、美景风情、文化变迁、多彩民俗等,以一个全新的角度见证和宣传甘肃省美丽乡村建设新成就。

随着初评阶段的开始,参选乡镇的积极性也在逐渐升温,部分乡镇对赢得“最美乡村”称号信心十足,咨询电话、电子邮件络绎不绝。“我老家在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在网上看到你们的评选活动,看到我的家乡参加评选,我很高兴。这些年老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要为家乡投一票……”在上海工作的裴女士电话中的一席话,代表了广大参与投票者的心声。

业内人士认为,“绚丽甘肃·美丽乡村”的评选活动,将有助于进一步展示甘肃省乡村文化旅游、生态文明、特色产业、区域经济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彰显甘肃省在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的村容村貌整洁、产业项目有规模、基础设施完善的全新面貌。

001.肃州区上坝镇旧墩村

上坝镇旧墩村道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近年来,村“两委”坚持支部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强村富民的工作思路,使旧墩村经济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同步小康先锋号”“市级平安家庭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002.肃州区总寨镇西店村

西店村土质肥沃,适合小麦、玉米、大豆、瓜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西店村曾先后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市级“同步小康先锋号”、市级“标准化妇女之家”等称号。

003.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

阳关镇龙勒村位于大漠深处的古阳关脚下,是镇域内相对独立的一个葡萄生产专业村。龙勒村现逐步形成了以阳关葡萄沟为主,以阳关文物遗址、野麻湾自然风景区、葡萄长廊、飞天科技生态园等为辅的旅游格局。

004.敦煌市月牙泉村

月牙泉村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市有名的旅游专业村和李广杏专业村,也是敦煌市实施的美丽乡村试点村之一。辖区内有著名的月牙泉、鸣沙山等诸多旅游资源。

005.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

近年来,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借助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全村经济稳步增长,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七工村先后被授予了“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市县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等荣誉。

006.天祝县天堂镇

说起天堂镇,没有人不心驰神往,那里梵音阵阵,景色宜人。位于丝绸古道、西北雪域的该镇因千年古刹——天堂寺而得名。神奇瑰丽的风光、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让天堂镇成为了雪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007.民勤县蔡旗乡沙滩村

沙滩村地处民勤县蔡旗乡西面,与凉州区四坝镇相邻。近年来,该村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全村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对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更加迫切。

008.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

东湖镇正新村西临青土湖,北靠腾格里大沙漠。全体正新人正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斗志,勇挑重任,大胆探索,科学谋划,为了能早日将他们的家园建设成沙漠边缘、青土湖畔的生态文明之明星村而努力。

009.民勤县泉山镇团结村

团结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团结村先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工作抓起,逐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的条件,让全村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新貌。

010.民勤县三雷镇中陶村

中陶村地理位置优越。中陶村结合本地光照充足、土壤有益于发展特色林业且耗水量低的区位优势和作物特点,大力发展以优质红枣和酿造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

011.民勤县东坝镇拐湾村

走进拐湾村,到处洋溢着活力和希望。拐湾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通过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建设着自己美好的家园,努力实现着幸福美好小康梦。

012.天祝县天堂村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村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大通河北岸,这里有巍峨的佛殿浮屠、景色奇特的本康丹霞地貌、闻名于世的引大入秦渠首枢纽工程、朱岔峡等自然人文景观,气候温和湿润,风景宜人,俗称天祝的“小江南”。

013.金川区双湾镇

双湾镇位于金昌市东郊13公里处,东邻民勤县昌宁乡,南接永昌县朱王堡镇、水源镇,西与宁远堡镇相靠,北邻民勤县红沙岗镇,是“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乡镇”,还是“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和“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镇”。014.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

陈家沟是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今年又成功申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近年来,该村加快农村经济与旅游产业有效融合,积极完善农村公园,大力发展农家乐,已成为金昌市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后花园”。

015.金川区宁远堡镇新华村

宁远堡镇远郊四村之一的新华村位于市区东北侧,距市区10公里。近年来新华村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主线,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标兵”“市级科技示范基地村”“省级文明村”“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

016.永昌县城关镇金川东村

永昌县城关镇金川东村位于永昌县城东北郊6公里处,东临红光园艺场,南接北海子村,西壤金川西村,北靠金川峡水库,平均海拔1780米,境内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绿树成荫,在以戈壁为主的河西走廊可谓独树一帜。

017.永昌县河西堡镇西庄子村

西庄子村在去年被列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该村通过农业、生态、人文、自然及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突出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形成了融农家风光和乡村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018.永昌县南坝乡

南坝乡2011年被甘肃省政府授予“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12年更是被评为金昌市唯一一个“全国生态乡镇”。这两张“名片”的获得,彰显了南坝人将家乡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舒适的“美丽乡村”的信心与决心。

019.平川区水泉镇

水泉镇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秀美。目前,水泉镇正在努力构建生态水泉、开放水泉、文明水泉、幸福水泉,使水泉镇真正成为“陇上名镇、红枣之乡”。

020.景泰县草窝滩镇青城村

草窝滩镇青城村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青城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通过近一年的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大整治,基础设施得到了大改善,产业培育实现了大突破,村民综合素质得到了大提升,美丽乡村已初具雏形。

021.景泰县中泉镇龙湾村

近年来,龙湾村依托黄河石林景区优势资源,取得了全村“旅游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好成绩,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已成为“全省农村旅游示范村”和“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022.白银区四龙镇民乐村

民乐村南临黄河,北靠剪金山,西邻四龙度假村。曾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023.白银区强湾乡白崖子村

强湾乡白崖子村交通条件便利。2012年起,白崖子村以二、三社为中心,按照“规划先行、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率先启动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白崖子村被列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024.白银区水川镇顾家善村

顾家善村与榆中县青城镇隔河相望。顾家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构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目标,全力提升村

容村貌,改善村居环境。如今的顾家善村正彰显活力、蓬勃发展。

025.平川区宝积镇大湾村

宝积镇大湾村是苹果、西甜瓜、洋姜等经济作物的天然种植基地。全村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大步迈进。先后获得了“平安村”“市级文明村”“精神文明先进村”“信用村”等荣誉称号。

026.平川区宝积镇吊沟村

今年3月,吊沟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目前,吊沟村充分利用城郊村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以采摘型“农家乐”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争取将吊沟村建设成平川区的“后果园、后菜园、后花园”,带领全村奔向小康之路。027.平川区共和镇老庄村

在屈吴山脚下,老庄村以小麦、玉米等农业种植为主,近几年洋姜、番茄特色产业种植已初具规模。今年,老庄村被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目前正在向“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028.平川区水泉镇枣园村

枣园村农业生态条件优越。2014年,区委、区政府将枣园村列为全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目前全村日益呈现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环境卫生明显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029.平川区王家山镇万庙村

王家山镇万庙村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粘土资源。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协调、快速、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全村正在向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新农村目标全力迈进。

030.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

红堡子村是红色革命圣地,曾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甘肃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该村正在从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上谋求新突破,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031.会宁县郭城驿镇八百户村

郭巉公路自南向北贯穿全村,交通便利,信息畅通。近年来,八百户村按照“培植产业、改变村貌、塑造新风”的发展思路,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032.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道口村

道口村是一个纯回民村。近年来,该村有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美观”的美丽乡村让人神清气爽。

033.靖远县东升乡东兴村

东升乡东兴村是白银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靖远县千亩枸杞示范基地。建制成立以来,东兴村依托兴电工程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着力推进农村各项建设,经济实力迅速提升,枸杞产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034.靖远县东湾镇大坝村

大坝村,古名大坝渠,俗有“渠系如龙绕村转,铁路国道一线牵;北临热电开发区,近观县城依村南;百年圣柳村中立,温棚如画似江南”之美称。大坝村地处靖远县城东部10公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035.靖远县大芦乡庄口村

庄口村是大芦乡的人口、产业大村。自庄口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村以来,乡村组织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六项要求和“五美”目标,扎实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基本收到了农村基础条件、环境面貌、群众素质、产业发展水平“四个明显提升”的成效。

036.靖远县刘川镇张滩村

张滩村位于刘川镇中部,109国道贯穿全村。张滩村目前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建成了道路纵横、环境优美、生产生活设施健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红花绿柳交相

辉映的美丽文明新村。

037.靖远县乌兰镇东关村

乌兰镇东关村位于靖远县城东郊。群众收入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养殖、餐饮、旅游等为辅,是一个多业并举的行政村。如今走进东关村,道路平坦整洁,新安装的路灯笔直挺立,挺拔的新农村住宅楼错落有致。

038.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

永泰村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泰古城,因其城堡似金龟,又叫永泰龟城,是境内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在古城文物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及传统村落保护等方面颇具发展潜力。

039.通渭县榜罗镇

榜罗镇是陇中名镇之一。境内遍布战国秦长城遗址、清代中后期古城堡以及丰富的近代革命史迹和遗迹和“榜罗镇会议”遗址等多个历史遗迹,且有着通渭八景之中的“桃岭红霞”和“白塔晨烟”之美景。

040.渭源县会川镇

会川镇植被良好,水利资源丰富,曾被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是定西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乡镇。近年来,该镇依托中医药、生态文化旅游、交通区位等优势,积极打造全省特色经济强镇,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041.临洮县中铺镇

中铺镇位于临洮县北部,主要以山区百合种植和川区蔬果种植为主,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运输业、劳务输出也已成为辖区农民的第二支柱产业。近年来,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中铺镇狠抓了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农宅建设、生态建设等,成效明显。

042.安定区李家堡镇张湾村

近年来,张湾村坚持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田园风貌的原则,依托凤凰山庙会文化,以柴家坪塘坝为中心,辐射上庙湾、苟家湾、刘家庄、柴家坪四个社,正在努力创建凤凰山乡村旅游景点。

043.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

近年来,将台村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马铃薯、草畜等产业,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目前,正在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整洁、富民产业发展、田园风光怡人、村风民风和谐”要求,全力推进“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044.安定区巉口镇康家庄村

康家庄村位于巉口镇区以北2公里处。陇海铁路、巉柳高速、巉郭公路穿镜而过,素有“交通咽喉要塞”之称,是定西的北大门、兰州的后花园。“新莽权衡”在此出土,文物古迹广为分布,人文资源丰富。

045.安定区内官营镇米粮村

米粮村位于安定区内官营镇西南部。近年来,米粮村坚持“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的方针,彰显地域特色,集民众之智,聚全村之力,造青山绿水之秀,绘富民强村之图,正在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入手倾力打造美丽乡村。

046.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

大坪村位于定西市安定区东山东侧,先后被授予“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通过实施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大坪村已打造成了可憩可游、宜业宜居的全省浅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047.通渭县马营镇华川村

华川村位于海拔2500米的牛营大山北麓。在上下联动、项目拉动、协企带动、平台促动、干群互动、组织推动“六轮驱动”模式下,如今的华川村,全村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热情高涨。048.通渭县华家岭乡

华家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镇。近年来,随着当地生态建设和能源建设的推进,华家岭靠着不断续写新篇章在人们的视野中浴火重生,形成了一个生态、农民、企业多赢的格局。049.陇西县文峰镇三十铺村

这里四季变化明显,光照充足,农民收入来源于蔬菜种植和劳务输出。近年来,该村加大了植树造林力度,村旁、路旁、宅旁实现绿化基本覆盖,村庄绿化率达到60%以上。050.渭源县莲峰镇绽坡村

绽坡村位于莲峰镇东北部。近年来,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双联深度融合***工作,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帮扶指导下,绽坡村致富步伐迅速加快、乡村面貌明显变化、社会和谐程度进一步增强。051.渭源县五竹镇渭河源村

渭河源村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渭河源景区,是渭河源头“第一村”。近年来,渭河源村按照打造“渭河源头第一古镇”的战略部署,正在向“富民产业发达、人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好、乡风文明和谐”的美丽新农村稳步迈进。052.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

元古堆村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马铃薯、蚕豆、油菜、当归等。走进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宽阔平坦的村道通往百家农户,村道两旁的新农村安置房错落有致,“美丽乡村”呼之欲出。053.岷县禾驮乡随固村

随固村以种植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材为主要经济来源。通过两年灾后恢复重建,随固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逐步实现了灾区群众居住安全有保障、上学就医更方便、基础设施有提升、脱贫致富有门路的喜人景象。054.岷县麻子川乡吴纳村

吴纳村地处半山沟,距国道212线2.5公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林地和草场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且是保护良好的原始草场和自然森林。这里自然风光宜人,夏季气温适宜,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避暑的绝佳去处。055.岷县寺沟乡八步川村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八步川村贯穿始终的宗旨,并将文化广场、绿地景观等进行了综合规划。如今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新建房屋已经成了八步川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056.岷县梅川镇永光村

近年来,永光村充分依托生态、建筑、产业、人文等禀赋,发掘特色、保护特色、打造特色。通过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以及村庄洁化、亮化、绿化,实施点线面整体景观设计建设,逐步实现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目标。057.岷县梅川镇永星村

永星村位于梅川镇最南端。近年来,永星村立足于村域特色,始终坚持打造“千村美丽、万村整洁”示范村建设,特别是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和要求。058.临洮县八里铺镇王家大庄村

王家大庄村位于临洮县城以北1.5公里处。该村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村、共建新村”主线,着力打造城郊型特色经济强村。059.临洮县南屏镇南屏村

她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洮河之滨,又以其秀美身姿沉睡于“洮岷花儿”的神奇源头。060.临洮县洮阳镇王家咀村

王家咀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该村始终坚持把农村的典型优势、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农业旅游产品,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村三委班子引导、致富能人带动、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的建设美丽乡村新路子。061.临洮县玉井镇店子村

店子村是玉井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店子村正在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阔步前进。062.麦积区党川村

党川,以姓氏和自然地理实体位置而得名。境内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达85%,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各种珍稀动物常出没于山谷丛林间。辖区内景点以石门为代表,其山势蜿蜒,古雅峥嵘的殿阁台榭掩映于白云翠微之中。063.清水县白沙乡马沟村

白沙乡马沟村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该村先后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表彰命名为天水市“新农村示范村”“文明村”,被天水市委组织部表彰命名为“全市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示范点”,村党支部被清水县委表彰命名为“五好党支部”。064.清水县红堡镇贾湾村

近年来,红堡镇贾湾村在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村民树立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发展特色产业,彰显了美丽乡村的独有魅力。065.清水县黄门乡

黄门,因原九台山青龙寺第一座山为黄色而得名,位于清水县北部,距县城25公里。黄门乡依托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异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已被打造成了户户优美、处处整洁、家家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新乡村。066.清水县秦亭镇赵尧村

赵尧村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事业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优美的良好态势。先后被授予“清水县十佳示范新村”“天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067.甘谷县新兴镇康家滩村

自2012年以来,康家滩村大力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地平了、路通了、山绿了、水来了,群众沐浴在双联春风里,感受着党的温暖,享受着改革发展的实惠。068.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村

姜家庄村是蜀汉大将军姜维的故里,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属黄土低山区,平均海拔1400米;北部属渭河河谷阶地,平均海拔1260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其盛产的“大红袍”花椒以色泽艳红、粒大饱满、香味浓郁而畅销全国。069.甘谷县白家湾乡刘家湾村

刘家湾村年产值近千万元,是全乡苹果主产区。今年以来,全村将美丽乡村建设推向纵深发展,基本建成了生态秀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富民的美丽新刘家湾。070.甘谷县磐安镇十甲坪村

近年来,十甲坪村以创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建设,达到了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村风民风和谐的建设目标。071.武山县山丹镇周庄村

周庄村地处渭河北岸,水资源丰富。同时,该村毗邻316国道,又有渭河和渭北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072.张家川县龙山镇西川村

宽阔干净的张陇公路穿村而过,马路两旁内容丰富的村文化长廊,绿油油的三叶草簇装扮着公路边的排水渠……走进西川村,进村大路、小道、屋前屋后干干净净,乡村美景令人赏心悦目。073.张家川县庄河村

庄河村是纯回族聚居村。近年来,通过双联项目的帮扶,庄河村确定了蔬菜大棚种植、清真餐饮服务、牛羊规模养殖和皮毛贩运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正在旧貌换新颜。074.西峰区温泉镇

温泉镇坐落在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腹地,地处西峰城区东郊。近年,温泉镇抢抓机遇,多方考察论证,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并于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075.华池县南梁镇

南梁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所在地,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出发点,也是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拼搏和战斗过的红色热土。

076.合水县太白镇

乡村景色美如画,田园生活醉春风。素有“陇上江南”之称的合水县太白镇,地处子午岭腹地,是甘肃省的东大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植被良好,林草茂密,景色旖旎,稻香鱼肥。309国道穿境而过,青兰高速贯通全线,红色旅游日益兴盛,绿色生态魅力无穷。077.西峰区董志镇周庄村

绿树红花,柏油马路,西式洋房,温馨游园,文化广场,应有尽有,这就是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周庄村的美丽景象,也是董志镇的靓丽名片。078.西峰区李岭村

近年来,李岭村以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思想教育共抓、经济社会共建、精神文明共创、文化活动共办、社会治安共管”思路,不断在创新发展中建设美丽乡村。079.西峰区毛寺村

毛寺村以黑老锅冰窟旅游开发为契机,依托蒲河川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在全力打造成山青水秀、休闲观光的乡村生态旅游示范村,该村以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为载体,全面推进毛寺扶贫攻坚和稳定脱贫。080.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

罗川村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重,传统建筑密集,古代文物众多,是正宁历史文化名副其实的“缩影地”。2006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全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罗川街道的赵氏牌坊、铁旗杆以及文庙、古柏为国家、省、市重点保护文物。081.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

荔园堡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据残存的庙宇古碑称,荔园堡为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宋英宗赐名。南梁革命纪念碑、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等都座落在这里,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用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082.华池县悦乐镇鸭洼村

华池县悦乐镇鸭洼村借双联行动之东风,紧紧围绕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基本要求,以文明村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083.华池县东华池村

东华池村地处子午岭边缘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近90%,是省级生态村。这里不仅有绵延的生态画廊,众多的人文遗存,而且有抗大七分校旧址等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今,一个人居与自然统一和谐的东华池村正似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展示在人们面前。084.合水县肖咀乡梅家寨子村

在合水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落,梅家寨子。这里交通便利、山青水秀、峰峦叠嶂、瓜果飘香,尤其是以“梅”元素为核心的翠峰山梅苑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给这个平凡的村子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魅力。085.庆城县白马铺乡

白马铺乡位于庆城县西南侧,东邻高楼乡,南接赤城乡,西濒熊家庙办事处和驿马镇,北与葛崾岘接壤,距庆城县24公里,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随着该乡苹果产业发展,有效带动了相关链条产业,苹果包装、储存、加工、运销和果园劳务经济等得到了迅速发展。086.庆城县赤城乡

赤城乡位于庆城县西南30公里处,白铁、赤温公路纵穿境内。近年来,赤城乡以“自然环境生态美、村容村貌特色美、产业发展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为目标,立足乡域特色,积极倡导农村新风尚,建设农村新环境,发展农村新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087.庆城县白马铺乡高户村

高户村位于白马铺乡东侧,庆西公路横穿全境。近年来,该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突出调整以苹果树栽植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区域优势产业特色明显,基本形成了以

投票规则

果树栽植为主的农业产业格局。088.庆城县玄马镇孔桥村

玄马镇孔桥村位于县城正北8公里处,山川塬兼有。孔桥村主要以生态资源为主体,以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为目标,借助南梁红色旅游路线的过境优势,形成了融农家风光和乡村农业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建成了一个集休闲、观光、游览、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089.镇原县平泉镇马洼村

马洼村通过不断努力,正在向“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农村、幸福农村、和美农村稳步奋进。090.环县高寨村

高寨村位于环县工业园区南端,村内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该村扎实有序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今高寨乡亲走的是硬化路、喝的是安全水、种的是机平田、用的是动力电,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091.武都区五马乡市场坝村

市场坝村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中,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田园、人与乡土文化相融合的目的。2015年被确定为省级“千村美丽”建设示范村,市场村正在向宜居宜游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稳步迈进。092.武都区佛崖乡杨家山村

走进武都区佛崖乡杨家山村,墙壁上绘制的一幅幅生动的彩色墙体画和凝聚全村群众智慧的笑脸墙让人眼前一亮。杨家山村文化墙内容丰富,不仅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为杨家山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抹绚丽色彩。093.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

姜家山村位于马街镇下南山片,距市区18公里。姜家山村始终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花椒特色产业。目前,一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生态文明新农村镶嵌在五凤山麓,令人瞩目。094.武都区鱼龙镇瓦房村

瓦房村位于高山林缘区,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在做大做强马铃薯优势基础产业的同时,该村充分利用当地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积极种植中药材,群众收入稳步提高,此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全力促进了群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095.武都区裕河乡赵钱坝村

赵钱坝村毗邻康县梅园沟国家湿地公园,近年通过“千村美丽”建设,实现了“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整洁、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目标。096.宕昌县城关镇鹿仁村

鹿仁村有丰富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集羌藏民俗、苯教文化、绿色旅游于一体。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形成了以藏族特色餐饮、农家客栈、休闲养生、观光采摘、民俗表演、民俗风情体验和旅游工艺品为主的民俗旅游产业体系。097.宕昌县城关镇立界村

立界村位于国家4A级景区官鹅沟内,距宕昌县城8公里。该村生态环境优美,林草广袤,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该村发挥地域优势、依托田园风光、彰显民俗风情的总体思路,重点打造乡村旅游村,取得了明显成效。098.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新坪村

新坪村是一个纯藏族村,地处官鹅沟大景区之一的鹅嫚沟内,古称也拜寨,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古羌时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板屋错落,水磨悠悠,劳动间暇的藏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弹口弦,唱藏歌,一派羌寨风情。099.宕昌县哈达铺镇召藏村

哈达铺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革命曾在这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召藏村位于镇区东边,每一位到访这里的人,都会为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致的古风古貌而驻足。如今的召藏村沐浴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和风中,处处洋溢着古色古香的“红色”之美。100.康县大水沟村

走进大水沟村,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人家和那转动不息的水车,还有那亮丽清洁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青瓦小楼,排列整齐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一切都犹如陶渊明笔下的美丽桃花源,展示着新时期美丽乡村的新画卷。101.康县阳坝村

阳坝素有陇上西双版纳之称,这里无山不青,无水不秀,海拨仅500米,气候湿润,适宜茶叶生长。阳坝景区有梅园沟、红豆谷、海棠谷、亿年溶洞等景观,因大自然的厚爱,山的苍茫、树的挺拔、水的淋漓和物种的多样都集中在了阳坝这片神奇的土地。102.康县凤凰谷

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名叫凤凰谷,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因山势的走向形如凤凰,且相传在山上栖息过一只凤凰,而得名凤凰谷,寓意着美丽吉祥。村内气候温润,风景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是一个养生度假的避暑胜地。103.康县白杨乡桂花庄村

桂花庄内有一棵古老的桂花树,据考证有近1500年的历史,每当花开时节,馥郁芬芳,引来不少路人游客观赏,古称的枫岭村由此更名为桂花庄。如今的桂花庄可以说是“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104.康县团庄村

平洛镇团庄村位于江武公路沿线,村域面积6.3平方公里。201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和县直机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被列为生态文明新农村精品村,通过财政奖补、危房改造等项目,基本建成了生态文明新农村,已被列为康县美丽乡村试点村。105.康县岸门口镇许家河村

整洁的道路两旁繁花似锦,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幢幢楼房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这里就是康阳路生态旅游风情线上的耀眼明珠许家河村,该村是康县生态旅游大景区和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建设的重点村,2014年被列入全县生态文明新农村精品村建设。106.康县沈湾村

走进沈湾村,栋栋高楼矗起,整齐气派,一条条干净水泥路通村入户,街边的核桃树挂满枝头。广场上嬉戏玩耍的孩子,树荫下平静慈祥的老人,田地里辛勤劳作的人群……都彰显着沈湾人的富裕、文明与和谐的新生活。107.东乡县唐汪镇

素有“丝绸古道河湟口,陇上杏花第一村”美称的东乡县唐汪镇,是古丝绸之路南线上连接临夏、兰州的重要通道。这里汉、回、东乡族同居,道、佛、伊斯兰教共存,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教派、多门宦聚集的农业重镇。

108.莲麓镇足古川村

莲麓镇足古川村地处莲花山脚下,是通往国家4A级景区莲花山的必经之路。足古川村东临临潭牙布山,西接著名的冶力关国家4A级森林公园,南倚名闻遐迩的莲花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北望洮河戚家岛,自古因宜人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而得名。109.临潭县新城镇

新城镇属洮河流域波状起伏、错落连绵的高原丘陵山地,群山环绕,有“朵山玉笋”“玉兔临凡”“西湖晚照”“紫螃烟云”“金龟望月”等美丽自然风光。境内遗留着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人文景观。110.卓尼县木耳镇

木耳镇地理条件优越,境内群峰耸峙,气候宜人,四周群山环抱,大峪河蜿蜒穿过全镇。云江峡、旗布寺、阿角山庄等优美的景观资源沿大峪河有序分布,形成了山、水、城、寺的基本格局,是一处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避暑胜地。111.合作市卡加曼乡香拉村

卡加曼乡香拉村位于合作市北部,作物以种植青稞、油菜、马铃薯为主。卡加曼乡香拉村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全面优化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绩。112.夏河县曲奥乡香告村

曲奥乡香告村是国道213线由临夏州进入甘南州境内的第一个行政村,历史上曾是甘南藏区的北大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曲奥乡香告村立足“旅游兴乡”这一战略理念,着力打造宜居宜游民俗文化试点村,成效显著。113.舟曲县巴藏乡后北山村

后北山村境内奇峰林立,古树参天,云雾缭绕,山泉飞瀑腾空直泻,景色十分秀丽,是舟曲县主要的旅游风景区之一。近年来,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在苗木繁育、劳务输转、特色养殖旅游方面发展优势明显。114.舟曲县城关镇东城社区

城关镇东城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由于工作突出,东城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社区”“甘肃省文明社区”“甘肃省文明交通社区”“甘南州先进基层党组织”“舟曲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115.舟曲县大川镇土桥村

土桥村座落于白龙江畔,为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水利灌溉条件方便,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果树生长,是舟曲县河川地带农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现状的典型代表和缩影。116.舟曲县拱坝乡片片村

片片村属纯藏族村,地处拱坝乡西北部,群山环绕,风光优美,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属典型的盆地式地形。这里不仅有绵延的生态画廊,颇具特色人文风情,还有敢想敢干、与时俱进的山里人家。117.舟曲县立节乡拉尕村

拉尕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村落历史悠久,建筑古拙简朴,民风纯朴独特,四周青山苍翠。各民族间和睦相处,携手把拉尕村建设成为了深山密林里的幸福家园和生态文明示范村。118.舟曲县曲告纳乡茶坪村

茶坪村位于曲告纳乡政府西南17公里处,地处山区,气候湿润,群山环绕,风光优美,属典型的山区地形,博铁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119.迭部县旺藏乡旺藏村

旺藏村位于迭部县中东部,东邻曹世村,西与尼傲乡毗邻,北接高日村,南连阿夏乡。主要农作物以小麦、青稞为主。旺藏村近年来以“红色旺藏,绿色长征”旅游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120.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

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位于冶力关国家4A级风景区冶海天池脚下。池沟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力。近年来,池沟村先后荣获了“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美德在农家乐”“中国旅游乡村”等荣誉称号。121.临潭县八角乡庙花山村

庙花山村位于临潭县东北边缘,有着丰富的草山资源和广阔的林地面积。近年来,庙花山村以生态示范村建设项目为契机,依托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整合餐饮、住宿、民俗、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122.临潭县冶力关镇葸家庄村

葸家庄村位于冶力关镇西南面。走进如今的葸家庄村,呈现出的是小桥流水,庭院整洁、别致意境的草原深处江淮人家。123.临潭县八角乡竹林村

临潭县八角乡竹林村位于八角乡南面,草山资源和林地面积相对较好,水资源储量丰富。在省人大以及各级部门的帮扶和支持下,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有了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124.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

博峪村地处卓尼县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处,近年来正在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通过挖掘杨土司红色革命历史,发扬红色革命精神,为红色旅游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25.卓尼县木耳镇多坝村

多坝村地处卓尼县东南部,距县城11公里。在群众的勤劳双手下,多坝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多坝村,街道宽敞、村容整洁、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126.卓尼县纳浪乡西尼沟村咀背后自然村

纳浪乡西尼沟村咀背后自然村位于西尼沟村委会驻地2公里处,与定西岷县西寨镇隔洮河相望。现在的新村,道路通畅,信息便捷,群众安居乐业、村风文明和谐,正在向打造环境优雅、生态文明的美丽新农村目标稳步迈进。

1.报纸投票日期从11月12日0:00至11月27日24:00(以邮寄日邮戳为准);网络投票、微信投票时间从11月13日0:00至11月27日24:00。

2.投票范围为主办单位公布的126个候选乡村。无论何种方式每人限投一张选票;每张选票所选候选乡村不得超过30个,可少选,否则视为无效票。

3.候选乡村详情请参见每日甘肃网、甘肃文明网《第二届“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专题活动页面和“玩转西部”微信公众平台。

4.报纸投票注意事项:

①选票复印有效。请将您认为可入选前30位的乡村序号填入右上空格中。

②填写完毕后,将选票完整剪下邮寄至:甘肃省兰州市白银路123号甘肃报业大厦2306室(邮政编码730030),信封上请注明“美丽乡村评选”字样。

③所有参与投票者请注明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以及联系电话。无投票人姓名、身份证号码选票无效。

5.网络投票注意事项:

①点击每日甘肃网、甘肃文明网《第二届“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专题》,进入投票系统,按提示投票。

②每个用户每日限投1票,持续七天。6.微信投票:添加关注“玩转西部”(微信公众号:WZXB01),进入主题投票页面即可投票。

7.本次评选活动坚持群众自愿投票原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包办投票、指定投给特定候选人等弄虚作假行为。举办单位设立监督举报电话:0931—8157478,监督邮箱:zmgs2013@126.com。

8.凡参与投票个人均可抽取价值100-3000元不等奖品。详情关注11月13日“玩转西部”微信。

新闻推荐

持续高压遏制腐败 ——全省纪律审查工作综述

持续高压遏制腐败——全省纪律审查工作综述本报通讯员邢力文“不论涉及什么人,不论职务有多高,不论是在岗还是退休,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一查到底、绝不手软。”2015年2月,省纪委四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王...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入围乡村展示)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