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金奉乾) 关爱生命,献血救人,友爱互助让爱心不再孤单。5月30日,本报发起的寻找“熊猫血”公益行动引起了众多市民关注。两位“熊猫侠”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119000,讲述自己的献血故事,分享关爱生命的精彩。5月22日《西部商报》曾报道过的献血救人的范玲钰是最先打进本报热线加入公益行动的,她也是甘肃省血液中心在册稀有血型献血者中的一员。
故事一
加入公益行动 共同搭建志愿者爱心平台
2012年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范玲钰才知道自己体内流淌的是稀有血型的血液——B型Rh阴性血液。从此,范玲钰正式成为甘肃省血液中心在册稀有血型献血者中的一员。
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无法重生的生命,是关爱生命的生动诠释。
“10天前,我接到甘肃省血液中心的电话通知后,从西关十字打车赶到血液中心捐献了300毫升B型RH阴性血液。我没有细问患者的情况,但是我知道患者一定很危重,要不然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是不会‘轻易\’通知我的。”范玲钰说,2012年以来,她先后3次参加献血,累计献血近1000毫升。
范玲钰的老家在榆中县,她是姊妹三人中的老大,“我父母的血型不是Rh阴性血,我的弟弟和妹妹现在都在上学,他们的血型我还不是很清楚。当然,我会提醒他们去献血。”范玲钰说,《西部商报》发起的寻找“熊猫血”公益行动非常有意义,因为“熊猫血”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但是临床用血量却很大,献血不仅能挽救他人生命,而且也能促进“熊猫侠”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说不定那天我需要输血时,就会有人来帮助我。这既是救人也是救己。” 范玲钰说,“我愿意成为此次公益行动的一名参与者,也愿意成为一名志愿者,通过我去发现更多的‘熊猫侠\’,也会发动身边人来一起寻找‘熊猫侠\’,希望最终能建立起一个“熊猫血”志愿者平台,也为献血救人搭建一个爱心平台。”
故事二
18年坚持献血救人 她用行动诠释爱心力量
5月30日下午,42岁的邱春云向记者介绍了她的献血故事。
“救别人也是救自己,18年来,献血救人已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邱春云说,她的献血之路始于1998年,当时她只知道献血对身体没有什么损害,而且还是挽救他人生命的善事,因此就坚持了下来。直到2007年夏天,她才知道自己体内的血液是AB型Rh阴性血液。
从此,邱春云成了甘肃省血液中心登记在册的“熊猫侠”。和其他“熊猫侠”不同的是,邱春云是一位献血救人的“救火队员”。在许多患者和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眼里,邱春云是一个爱心天使,她用拳拳之心诠释了人间爱心的力量。
其实,邱春云的每次献血,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
2010年夏天的一天,一位来自天水的产妇在兰大二院分娩时,急需AB型Rh阴性血,医院里没有AB型Rh阴性血液,紧急时刻产妇的家属向省血液中心求助。“当时情况万分紧急,在接到省血液中心的电话后,我从西固打车赶到医院为产妇献出了600毫升血液。后来听说产妇母子平安,我心里很高兴。”邱春云说。
【呼吁】
3种方式参加
寻找“熊猫血”
公益行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血型,主动参加无偿献血,主动检测Rh血型,助人助己,为生命保驾护航。本报征集“熊猫血”献血者们的感人故事,分享“熊猫侠”们火线救人的爱心故事。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尤其是在兰高校大学生们积极参与本报发起的守护身边“熊猫血”的活动,在感动中前行,在爱心奉献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参与方式:
1.拨打西部商报新闻热线0931——8119000,讲述您的故事;
2.您还可以@西部商报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加入寻找“熊猫血”公益行动;
3.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西部商报”添加好友,参与活动。
新闻推荐
(记者 祁瑞龙) 兰州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决定从6月14日零时起,对所有进入该市场的榆中“地产菜”实行免费入场。兰州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相关人士表示,根据媒体报道和...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