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且说戏曲绝技绝活

来源:陇东报 2016-08-07 18:16   https://www.yybnet.net/

世界上没有哪个剧种的综合性、包容性和技巧性能盖过中国戏曲艺术的。包括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戏曲不仅把音乐、表演、唱腔、道白、作派、武打、杂技及舞美、服装、音响、道具样样都有机地纳入自己独特的艺术境域中,相互糅合而形成一种完整风格的戏剧表演形态而自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这里边,戏曲的绝技绝活的呈现,就是一个绝妙的欣赏亮点,其魅力无穷,艺术价值极高,情趣无处不有,历来深受广大观众青睐。

笔者曾在成都看过一出川剧的《白蛇传》,戏一开场就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绝技表演。根据需要,川剧的《白蛇传》比其它剧种的《白蛇传》多了一个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杨戬下凡勘察的情节。但见得杨戬一派英俊武生扮象,身着锦衣盔甲,背有“靠旗”四面,足蹬厚底靴,稳步出场,走上台口言道:“小神乃杨戬,站在了云端。只因玉帝闻听凡间有乱,今派吾来巡察一番,看看究竟是哪家妖孽生祟?来也……!(俯视)啊呀,原来是千年蛇精在人间生乱啊!”就在他一声“来也……!”铿锵锣鼓点子声中一踢腿,立个势子,作向下俯视勘巡状。观众看到,刚才明明还是两只眼睛的二郎神突地睁开了他的第三只神眼来——额头正中竖着睁开一只眼睛,闪着熠熠金光,无比威严神奇。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细节竟引得满堂喝彩声,剧场效果一下子浓烈起来,吸引观众往下看戏。那么,额头中央的一只眼睛是怎么“开眼”的呢?

这并非川剧中的变脸之法,乃素称“踢眼”,是将杂技、道具与腿功表演在剧情中完美融合的川剧绝活。杨戬睁开的第三只眼睛,原来是演员早就将“眼贴”画好,放在脚面上上场,当一声“来也……!”他一个高踢腿,竟将脚面上的第三只眼睛一个飞脚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轻不重,正好踢贴在印堂正中——天下谁人能做得这么精准呢?这就是川剧中非常稀罕的“踢眼”绝技。一个小小眼贴,竟能在一秒钟的动作中使杨戬的神威与演员的武功如此生动奇妙地体现在舞台上。演员的这类特殊的演技就叫“绝技”或“绝活”。高超的演技令人惊诧好奇,戏好看了,生出格外的戏剧精彩来,这是其它剧种很难见到的,西洋戏剧中更没有如此的绝活景象。

戏曲中所说的“绝技绝活”是指演员当众表演的难度很高的特殊技巧,而非影视剧中常见的用科技手段和镜头切换造成的特种视觉效果。戏曲中的绝技绝活往往产生艺术效果,惊奇,高超,悬疑,巧妙,舒心,幽默,趣味横生,意想不到,从而有力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推进了情节的衍生,活跃了观众的欣赏情绪,同时也使演员声名雀起。这种特别的绝妙的表演技巧都是要求演员在剧中有分寸地合情合理地展示出来,即戏谚所说的“戏不离技,技不离戏”。戏要引人入胜,就要有技,有绝活,但绝技绝活又必须要在戏剧规定的情节气氛中有机且巧妙地融合在戏剧情势中,万不可烂用,“出戏”,甚或走上“绝路”。

有时候,观众是专门来看“绝活”的,特殊技巧还具有反复欣赏的吸引力。如上述的“踢眼”我就是专门为看此绝技而看川剧《白蛇传》的;在我还没有亲眼见时,旁边的观众已经述说起“踢眼”来,越发诱人入胜。而且同一绝技在不同的演员身上表演都有不同的艺术含量,这其中差别不只看出演员的文化造诣与功夫高低,还能产生出“新奇特”异样精妙的情趣来,这就是绝技绝活在戏曲表演中不朽的艺术魅力。

戏曲中的绝活很多,有老师统计过,总共有百余种,而每一种因人又有不同的状样。分行当,分角色,也分不同的人物,均有各自功法与表演的超乎寻常的特殊技能,如“走台步”,“甩水袖”,“甩发功”,“翎子功”,“扇子功”,“飞褶子”,“翻斛斗”等功法,在表演中超出一般的功法技巧再度出新。再如“耍牙”,演员嘴里能吐出4至10颗长长的獠牙,对称的,或长或短,上下攒动,忽进忽出,表现妖怪的狰狞之状,多见于《封神榜》一类的神话戏;“耍泪功”,转眼间眼泪夺眶而出,又霎时泪止,来得快又收得急,要唱在哪个字落泪就泪出,表现人物悲痛或极喜之状,如《花打朝·金殿》、《杨八姐游春》、《对花枪》;“耍帽翅”,左停右动,右停左动,上下颤动,前后转动,表现人物的复杂内心活动,如《徐策跑城》、《寇准背靴》;“耍素珠”,多见小和尚运用,将念珠抛、接、甩、转,飞出脖颈,用足尖接住,又抛向空中,珠圈再落于头颈,如《男辞庵》、《双下山》;“剑入鞘”,抽剑出鞘,从空中落下,不偏不倚进得鞘内,多见于猴戏、武打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绝技运用在现代戏创作中,那就别开了新生面。

绝技绝活是艺人们长期实践不断积淀的艺术奇果,也往往打上某个地域与名家的特别印记,而被当地好家观众视为瑰宝,兴致所使往往挂在嘴上炫耀不绝。如兰州人的“三鞭子”、“三杆子”、“三尻子”表演特技。“三鞭子”乃秦腔《火焰驹》中艾谦传信专用,表现挥鞭策马来去腾飞的戏剧场面,情况甚急扣人心弦,配以侧幕“放火”,一鞭两鞭三鞭各自不同的表演节奏与气氛,颇有传奇色彩,尤以兰州榆中县秦剧团的演出为最。

将身段功和靶子功组合而成,如《五岳图》张奎的对打、《灭方腊》宋江的激战,再如《潞安州》陆登出场的盘枪表演,均在长枪(杆子)上三次重点使劲出彩,而且一次比一次来得精准利落,这叫“三杆子”,加上甘肃特有的双唢呐“勾腔”曲牌伴奏,平添出许多悲壮激越的战斗气氛。“三尻子”是在《伍员拆书》中之用。伍员得知父兄被害,大骂平王,在击乐中搂须、左扎式,向左看,一跃即墩坐;右扎式,向右看,再跃再墩坐,往返有三,一次比一次来得地动山摇,充分渲泄了人物此时此刻强烈的情感,与金鸡独立般“朝天蹬”单一的腿功赢人的绝活有所不同,“三尻子”类系一种综合性的完整套路的特技表演段落。

欣喜的是,今夏,由省总工会、省人社厅和省剧协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一届甘肃省戏曲演员“绝技绝活”技能大赛即日拉开帷幕。大赛提明叫响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民族艺术为宗旨。大赛还计划邀请艺术大师裴艳玲、林为林指导本届活动。人们最大的期望是发现人才、挽救濒临失传的甘肃戏曲绝技绝活,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切实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特殊作用。

很值得关注的是,戏曲特技大赛与全省其它行业同时展现的“绝技绝活”标兵技能比赛都贯穿着敬师敬业、勤学苦练、劳动光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极大地影响和提升着每个参赛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然也会影响到全社会各行各业。全省各地从事戏曲行业的中青年当然明白继承和发挥工匠精神之对于戏曲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这在本届大赛的呈现中可见一斑。

“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同时,有了工匠精神也就尽情凸现着人“自我”的主体价值观,这是一种充满智慧与实践经验的理性认知。戏谚指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戏曲表演的绝技绝活是长时期千锤百炼的结果,并非“一夜成名”;没有信念、苦练和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那是无法攀登艺术高峰的。以前,演艺界把“艺术家”与“工匠”完全隔裂开去是不科学的。工匠并非低于艺术家。凡是艺术家均得具备工匠精神,世界上哪有艺术家不经过专心致志千锤百炼而获得娴熟的技艺和高超的本领呢?

因此,我们有理由为戏曲艺术的绝技绝活叫好!为各行各业的工匠精神喝彩!

新闻推荐

全省严肃换届纪律视频会召开

□记者孙镇【本报讯】5月27日,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召开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视频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对严肃换届纪律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蒋文兰,...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且说戏曲绝技绝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