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乐山 今日犍为 今日井研 今日夹江 今日沐川 今日峨边 今日马边 今日峨眉山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今日峨边 > 正文

“森老虎”下山 砍树人变成种树人

来源:四川日报 2019-10-01 07:34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80年代,四川严重缺电,1985年,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28千瓦时,仅为全国人均的一半。,“森老虎”下山 砍树人变成种树人。

化解四川“电荒”的是一座水电站。1991年9月,位于攀枝花的二滩水电站开工,投资286亿元,装机总容量330万千瓦,是20世纪我国建成的最大水电站,也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大型水电工程,主体工程建设实行公开国际招标,吸引40多家外国公司前来竞争。

这座世界级巨型电站,在我国水电站建设史上还铭刻了一个“首创”——二滩水电开发公司(现为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以其收益用于水电资源的滚动开发。这在水电基建体制改革中尚属首创。以二滩为起点,四川省水电资源开发不断发力,到2018年,四川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水电装机容量已达7674万千瓦。

□本报记者罗之飏

9月12日,峨边县干河沟,空气沁人心脾,流水潺潺,林木葱翠,不时传出阵阵鸟鸣。此情此景,让川南林业局613林场场长赵旭每次路过此地时,都感慨不已:“以前,别说鸟叫声,连树都看不到几棵。”

21年前,由于过度采伐,这里光秃秃一片,是名副其实的“干河沟”。也是21年前,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把“森老虎”请下山,把砍树人变成种树人。

“森老虎”下山

全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1998年9月1日,峨边县,毛毛细雨中,川南林业局613林场100多名伐木工人表情凝重,场部院坝一角,几十把斧头和油锯散乱堆放在一起,被贴上加盖鲜红公章的封条。

“一棵树也不准再砍了,再砍就摘领导‘帽子’。”当日10时,四川省禁伐封锯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仪式一开场,省上来的领导直接下达命令:森工停伐。一时间,不少伐木工人抹起了眼泪。

这一刻,看似突然,实则酝酿已久。1989年3月16日,四川省绿化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首次提出“绿化全川”的奋斗目标。1998年8月21日 省政府颁布《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布告》,规定从9月1日起,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和攀枝花、乐山、雅安三市地全部停止天然林采伐;同年10月1日起,四川全省停止天然林采伐。这是全国实施的第一个禁伐令,标志着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停伐令背后,是大自然在屡次发出警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0多万森工队伍走进四川深山,把无数参天大树变成急需的铁路枕木、矿井棚架、用于炼钢的木炭等,以及后来当地高速增长的GDP和财政收入。截至1998年,四川森林覆盖率降至有记录以来最低值。随之,四川林区塌方、山洪越来越多。泥石流甚至一度冲到南坪县(今九寨沟县)城中心。还是在1998年,一场山洪将公路冲毁,木里县在长达一个多月时间里成为“孤岛”。

数据显示,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川水土流失面积已接近20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达到9亿吨,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泥沙来源地。

“造林人”上山

用绿水青山抚平当年阵痛

回忆起在干河沟源头的药子山植树造林的日子,川南林业局工人程伟把它称为“使命”——从前,是“为国家献栋梁”;后来,是为“山河添新绿”。

使命的变化,折射的是10余万伐木人命运的改变。1998年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后,伐木工人开始转型。以川南林业局为例,130多人分流到省内外的林业单位,800多人“内退”,800多人一次性买断工龄……留下来的,上山栽树,伐木工人彻底变为“造林人”。

每一天,每个人背着几十斤重的树苗,爬几个小时的山,打近半米深的窝子,每人栽完200株树才能下山。几年后,几百万株树在川南林业局所辖的林场扎了根。

数据显示,1998年当年,四川就完成秋季造林上百万亩,截至2010年,累计造林面积超过1200万亩,森工造林人已找不到荒山可栽树了,他们中的3万多人又转为1.8亿亩国有公益林管护员,继续守护绿水青山。

随着天保工程启动,四川森林覆盖率提升13.8个百分点,达38.03%。全省森林面积从1.76亿亩增至2.76亿亩。每年四川境内的森林可减少水土流失1.4亿吨。与1998年相比,川江河段的浑水期减少了八成以上。

2015年11月,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在时隔26年之后,再次作出“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决定。2016年6月,省绿委会印发《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新一轮“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启动。

切片

成都红庙子街的资本传奇

□本报记者寇敏芳

“我可以说是成都最早进入股票市场的人。不过,不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沪深股市,而是成都红庙子街的股票市场。”谈起28年前发生在成都红庙子股票市场上的往事,成都“老股民”吴维宪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1991年12月26日,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在成都市红庙子街60号正式开业,它是彼时为全省有价证券承销与集中交易提供服务的场所,也是沪深证券登记公司在川唯一一家合法证券登记机构。

伴随着四川地区股份制改造的快速推进,借着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的东风,1992年,红庙子街逐渐形成全国首个自发的证券交易市场。“一旦走进去,不要你动步,人挤人推着你就从街这头到了那头。”这条街虽然只有短短200米,最火热的时候,近5万人挤在这里,吴维宪也是其中一员。

华西证券一位老员工告诉记者,1993年初,各地自发市场向成都红庙子街集中,投资者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峰,交易品种最多时达七八十种。后期,在监管部门的规范下,1993年8月,以红庙子为代表的自发市场宣告结束。

红庙子自发市场关停了,但四川资本市场却开始大踏步向前。

1993年3月12日,四川第一家上市公司川盐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与此同时,四川大批企业开始股份制改造,向社会发行股票、股权证、企业债券,交易需求明显增多。四川资本市场就在此期间开始了快速发展。

1993年9月,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与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批实现联网,同年11月深交所成都讯信服务中心开业,实现沪深证券交易本地化,为四川投资者参与沪深证券市场发挥了桥梁作用。到1993年末,四川共有上市公司14户,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深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截至2018年底,四川上市公司达120家,总市值达1.08万亿元,排名全国第八,稳居中西部第一。责任编辑 傅耕 编辑钟卉版式设计 曲咏梅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峨边开启猕猴桃采摘游带动农旅融合发展

本报讯(记者杨艺茂)9月13—15日,中秋小长假期间,位于乐山市峨边县毛坪镇建华村的猕猴桃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成为当地...

峨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峨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森老虎”下山 砍树人变成种树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