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对话、基层夜话等平台,乐山市实现群众工作有效覆盖和常态化——
□本报记者 周前进
8月26日,从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走出来,峨眉山市众信担保公司副总经理张衡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金融担保企业,由于行业风险高,在抵押物认定上,常常存有疑问。“因此要常去法院咨询些关键问题,”张衡说,过去要见到法院领导很难,现在“通道”打开了。
针对群众工作中市民“网民化”、群众早出晚归成常态等新情况、新问题,乐山创造性搭建“网络对话”、“基层夜话”等平台,建立群众参与干部考评制度,使干部走基层、问民意、访企业,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实现了群众工作有效覆盖和常态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润滑剂”。
基层夜话 听民意解民困
“现在开车外出,比过去方便多了。”8月24日,乐山市五通桥区杨柳镇翻身村村民张志秀从村委会开车前往3组,一路会车10多次都安全通过,张志秀连夸“基层夜话”作用大:“路变宽了,这事办得好。”
翻身村有村民368户,1000多人。前些年,村里发展起花卉苗木产业和旅游业,由于距离城区近,道路差一度制约发展。去年3月,村里“基层夜话”上,有村民提出,村里有条路2公里长,只有两米多宽,根本无法错车,非常不方便,客商人都不愿意进来。
这事提出来后,多位村民附议,事情被记在“基层夜话”台账上后,村支书邹泽民向上反映,镇长石英多次下来共话,最终协调交通等部门解决资金30万元,村民也自愿投工投劳、出资修路,将道路加宽到5米。
针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多、群众早出晚归成为常态,白天开会很难找齐人的情况,乐山市在全市推行“基层夜话”制度,话政策、话发展、话民生、话和谐,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4月3日,在首届乐山旅博会筹备现场会上,与会人员谈旅游,第一次没有将目光投向那座山,而是投向了市区的水晶广场。作为今年10月中国乐山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的主会场,除了尚在建设中的民国风情商业街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