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裁审现场A、现场:裁审标准规范办案更高效
25日上午,乐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庭二庭正在开庭。申请人雷某,因与被申请人某物业公司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在公司调解无果的情况下,雷某向乐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递交了仲裁申请。
在乐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全新启用的仲裁庭上,经过1个多小时申诉、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最终,雷某和被申请方选择了庭下调解。
在调解室,围着一张圆桌,大家坐在了一起。仲裁员谌晓宇耐心地与劳动争议双方沟通。刚刚从庭上下来,经过一番心平气和的庭上辩论,双方的心态都平稳了许多。
在有理有据的前提下,调解工作也进行得比较顺利。这时的仲裁员,已然不是庭上严肃的“裁判员”,更像是“和事佬”,极力撮合,促进调解的圆满。
最终,在和气的氛围下,申请人雷某和被申请方达成调解。
整个开庭过程,有音视频监控摄像,在书记员记录时,双方都能通过坐席前及背面的大、小屏进行实时查看,电子化、数字化,立案、审理、监督相分离,庭审活动全程监督……虽只是仲裁庭上的一幕,窥其背后,则是整个乐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标准化建设所体现出来的高效、快速。
雷某,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与雇佣企业发生了劳动纠纷,他带着怨气而来。雇佣企业,一个普通的物业公司,在自行与雷某调解无果的情况下,与雷某“对簿公堂”。最终,在仲裁员的帮助下,双方满意而归。
为企业、为群众解忧,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这就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工作精髓。
B、创新:拓宽服务渠道探索工作新模式
4月,全省将召开争创“劳动人事争议示范仲裁院”活动经验交流会,乐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作为省内地市州的“排头兵”,将作经验发言。这是对乐山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
目前,乐山全市11个县(市、区)已全部挂牌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其中,夹江县、市中区、沙湾区正倾力打造仲裁庭,积极走在创建“劳动人事争议示范仲裁院”的道路上。
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乐山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把调解摆在了争议处理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大力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于是,创新工作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流动仲裁庭”就是在这样的服务理念下催生,成为调解仲裁工作中便民产物之一。
去年6月,沙湾区劳动人事仲裁院把“流动仲裁庭”搬进了嘉农镇某公司,裁审申请人林某与该公司多次协商未果的工伤赔偿纠纷。在流动仲裁庭上,双方均表示愿意协商解决纠纷。
仲裁员认为林某与原公司的分歧主要在经济补偿金及就业补助金上,且双方意愿差距较大,但最终在仲裁庭的大力调解下,林某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流动仲裁庭也当场出具了仲裁调解协议书。
“感谢!感谢!免去了无休止的争执,我也能很快地拿到赔偿金了。”庭审结束后,林某满意地对仲裁员说。同样,公司负责人也对此表示满意。
这是“流动仲裁庭”走进基层所做的实事,也是创新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模式的有力体现。一改以往“坐等群众上门、办案周期长、耗时奔波多”的工作作风,时刻秉承“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工作思路,从而减少了劳动纠纷双方往返折腾,让劳动维权更便捷。于是,一些新现象出现了:峨眉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工业园区设立“流动仲裁庭”,沙湾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仲裁庭审案件前移至企业所在地或乡镇调解中心办理,犍为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五通桥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积极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等。
目前,乐山已形成了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司法行政、工会、企业、商会、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等共同参与的“一元导引、多元跟进”的调解格局,推进街道(乡镇)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县(市区),街道(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立体调解网络。
2014年,全市已建立企业调解组织1029户、已建街道(乡镇)调解组织380个、已建事业单位调解组织426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3350人、成功调解争议案件2206件,涉及劳动者2675人。
C、展望:创示范仲裁院
打造乐山调解仲裁特色
乐山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在这个基础上,乐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正在抓紧完善工作制度、编制办案工作手册、规章制度手册和宣传资料,全力打造乐山调解仲裁文化特色。将以文化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省内一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打造“六种文化”即是具体体现:打造“准司法”的基础文化;打造“阳光透明”的法治文化;打造“和谐亲民”的调解文化;打造“共好向上”的团队文化;打造“真情便民”的服务文化;打造“务实清廉”的廉政文化。
展望2015年,乐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将强力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努力使规模以上企业组建率达到90%以上,街道(乡镇)组建率达到100%,重点推动在争议多发的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建立完善调解组织。同时,将继续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推进仲裁庭设置标准化、工作流程规范化、内部管理制度化、人员队伍专业化、办案操作信息化,努力引导和创建全省劳动人事争议示范仲裁院。
另外,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创新和完善办案方式方法,全面打造“绿色通道”和推进“流动仲裁庭”等便民措施,加大调解仲裁办案力度,并切实加强调解仲裁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行为规范、作风过硬、工作高效的调解仲裁队伍。
新闻推荐
排队向烈士献花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昨(3)日,清明前夕,安葬有136位烈士的峨眉山市烈士陵园开园。来自峨眉山市党政机关、镇乡干部代表,烈士家属代表,军人代表,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工商界和民主党派...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