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团从峨眉火车站出发
殷邵文给战友们带去的军礼2015年3月23日乐山峨眉山市 星期一 阴
“留在云南的战友们,我们出发来了哦。”昨(23)日下午4点37分,寻找乐山抗战老兵滇西行暨井研抗战老兵“滇西战地访问团”一行6人正式从峨眉火车站出发,乘坐K145次列车“出征”滇西。
在为期10天里“征程”中,记者将与乐山远征军老兵廖沛林,及井研县诗人、作家廖向希,道生国学馆义工曹垒,老兵范云忠,抗日将领潘蔚文之子潘光远一道重访滇西战地,在祭拜远征军英魂的同时,寻找健在的乐山籍老兵。
心情激动:廖沛林早早来到火车站
考虑到廖沛林已经90岁的高龄,担心坐飞机或者直接开车前往云南会引起老人家身体不适,大家最终决定这次滇西行以乘坐火车为主。到达云南大理后再在当地租车前往腾冲、龙陵、松山等昔日抗战战场。
火车出发时间是昨日下午4点37分,地点在峨眉火车站,然后直达昆明,祭拜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再继续出发去大理。
昨日下午3点过,虽然离出发的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但是大家都已早早地来到了峨眉火车站,等待着火车的到来。
“有些激动,盼了多年的事情终于要正式付诸行动了。”等待中的廖沛林有些兴奋,时不时看时间,或者朝着检票口方向望去。
“火车应该不会晚点吧?”快到下午4点时,廖沛林突然向记者问到。
“廖老师,不急,一般火车都是很准时的,现在应该快检票了。”记者安慰道。听说快检票了,廖沛林不再担忧火车晚点。
“也许你不能够明白一个抗战老兵对滇西那片土地的感情,毕竟我差一点把命都留在那里。”廖沛林告诉记者,当年他在行军路上遭遇日机的狂轰滥炸和步兵的攻击,要不是战友们及时赶到,或许他已经长眠在了滇西那片土地上。
稍作停顿后,廖沛林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在这个不大的牛仔布背包里面,记者看到除了几件换洗的随身衣服之外,里面更多的空间是用来放置给战友们带去的物品:家乡的泥土、鲜花、茶叶、烟、酒,以及他的回忆录和4幅书法作品。
“都是给战友们带去的,也都是家乡的东西,本来还想给他们带点井研的柑橘什么的,但是太重了,就只好放弃了。”廖沛林表示。
特殊的礼物:老兵的一个“军礼”
得知寻找乐山抗战老兵滇西行暨井研抗战老兵“滇西战地访问团”将出行,94岁的远征军老兵殷绍文专门找到“访问团”一行,希望能够给他的战友们带去他的特殊礼物——一个军礼。
殷绍文20岁时,在金山寺(五通桥区的金山镇)被抓了壮丁。后从犍为出发,经贵州到了云南的沾益,在沾益新兵训练营训练了一段时间后随部队开赴印度兰姆伽战场。在兰姆伽整训完毕,殷绍文和战友们换上了全副美式装备,头戴钢盔,脚蹬皮靴,很多人步枪换成了汤姆式冲锋枪,师长是孙立人。
在1943年11月左右,殷绍文所在的新38师第112团与日军在加拉苏四周山头展开激战,后被日军截断归路。殷绍文和战友们靠砍巴蕉树取水,始终未让日军攻破阵地。
在于邦战役中,一发子弹穿过殷老的右脸颊再穿入右肩的锁骨下肌肉,导致殷老的右侧牙床骨外露可见,后经过治疗缝合,现在仍可见伤疤。
“那场战斗打得非常残酷,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现在也没法前去祭拜和看望他们,希望你们能够帮我带个军礼给战友,就像当年我们战友见面相互敬礼那样。”殷绍文说完,很正式的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有些遗憾:两人因临时有事未能前往
“原本这次寻找乐山抗战老兵滇西行暨井研抗战老兵‘滇西战地访问团\’一行是8个人,但是抗战老兵曾国全的两个儿子因为临时有事而不能够前往。”这次访问活动的热心人士、道生国学馆义工曹垒告诉记者,按照原本安排,老兵曾国全之长子曾上海和次子曾伯林将代表父亲曾国全祭奠“腾冲国殇墓园”烈士。
曹垒告诉记者,今年98岁的曾国全18岁被抓壮丁。后来加入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甘岭战役等,是一位资格的“老兵”。记者甘国江文/图
新闻推荐
一市民向市长热线反映:峨眉山市川(主)桃(源)公路正在修建,但我感觉某些路段的混凝土比例不太合理,可能会影响道路质量,同时已硬化的路面未及时打扫,运载泥土的车辆经常遗漏,下雨后造成路面湿滑,摩托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