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砚在创作中有人说,蝴蝶,是峨眉山上的精灵。那么,今天的创业者杨砚,就是峨眉山脚下的“蝴蝶精灵”。从小酷爱蝴蝶,她将艺术和自然相融合,在她的手中,诞生了一幅幅精美的蝴蝶画。
受母亲熏陶
酷爱蝴蝶画
杨砚,是标准的“90后”,去年7月,从四川音乐学院数字艺术动画专业毕业。要说杨砚的梦想,她其实很想做一名动漫游戏设计师,然而,因为资金等种种原因,在现实面前,她只好把梦想暂时搁浅在心底,她说,这是存有的美好。
她本就是一个有着美术天赋的人,因为母亲袁秀萍酷爱蝴蝶画的制作,从小便耳濡目染的她,也酷爱蝴蝶。在她的印象中,小时候做得最多的便是蝴蝶标本。慢慢地,才有了创作蝴蝶画的念头。
读高中的时候,杨砚用蝴蝶翅膀做了一副黑白双兔图,那是她的蝴蝶画处女作。这让母亲袁秀萍看来,是蝴蝶画的一次创新,也让她看到了惊喜。
母女俩便凭借这个兴趣爱好,在家里的一角,成立小小的工作台,时不时,母女俩就会凑在一起,商量画稿,合作制作蝴蝶画。
当然,那时制作蝴蝶画,只是兴趣。母女俩一起尝试、一起探索。
但是,在杨砚考上大学后,因为学习跟美术相关,这让她对蝴蝶画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她想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蝴蝶画做一个升华。这个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
于是,在读大学期间,她和母亲的合作,便成了杨砚负责设计、母亲协助制作。在这期间,创下了不菲的成绩。
2011年10月,由杨砚设计,袁秀萍协助制作的“梅、兰、竹、菊”蝶翅画组图,在举办的“第十二届西部国际三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4年由杨砚设计,母女俩共同制作的蝴蝶画《繁花似锦》在2014西部国际红木艺术家具博览会上荣获银奖;2013年举办的“2013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杨砚制作的蝴蝶标本书签荣获四川赛区旅游商品银奖。
走上创业路
作品卖到全国各地
去年9月,杨砚归拢自己的创意和作品,参加了由乐山就业部门举办的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展,在这里,她看到更多的创意,也大受启发。于是,当年12月,她毅然决定创业,并创建了自己的“蝴蝶工品坊”,主营蝴蝶手工艺术品。
对于这个决定,母亲袁秀萍相当支持,因为自己的爱好,也是女儿的爱好,她决定全力以赴协助她。于是,在峨眉山市“峨眉院子”,她们有了自己的门面。有了门市后,母亲将自己多年私藏的蝴蝶标本、书签、画作纷纷拿出来,而杨砚的第一幅蝴蝶画处女作《黑白双兔图》也摆上了显眼的位置。
在母亲袁秀萍看来,峨眉山市蝴蝶工艺品坊就是要传承峨眉山市民间真蝴蝶手工艺术制作技艺、打造旅游文化精品。
现在,在杨砚的蝴蝶工品坊,已有多幅蝶翅画,近期,她正在创作一幅画,全部用蝴蝶翅膀粘贴而成的《野鸡图》。
一只色彩靓丽、画面饱和的野鸡神采奕奕跃然纸上,仔细一看,真是用不同色彩的蝴蝶翅膀粘贴而成,不失为一幅精美的收藏品。“这幅画一进入市场就受到追捧。”杨砚说,只要面市后销售情况好,就可以进行复制售卖。
另外,在去年12月,杨砚报名参加了四川省妇联组织的母亲艺术大赛并获得入围奖,并幸运地入住了在洛带古镇毗邻的中国艺库手工艺术一条街,将批零市场拓展到了成都,同时利用淘宝店,通过电子商务将生意做到全国各地。
憧憬未来
做成蝴蝶产业
创业这条路,对于杨砚而言,是陌生的。但是,她也有将它走宽、走远的愿望。她也憧憬着未来,将蝴蝶产业做大做强。
现在,她的蝴蝶工品坊已经与当地周边乡镇的农户合作,开展活蝴蝶养殖,拓展婚庆、庆典放飞业务及蝴蝶标本工艺品生产和蝶翅画创意制作等等,同时,突破了养殖合作的地域限制,先后与熊氏蝴蝶驯养繁殖园、云南蝴蝶养殖园、东北蝴蝶养殖场等多方合作,增加蝴蝶种类。“建立一个活蝴蝶观赏养殖园区的生态观光景点,让市民能够近距离地与蝶共舞。”这是蝴蝶工品坊的近期规划。
另外,杨砚现在已招收了100余名全职妈妈、下岗工人和女大学生,以手工计件回家做产品的方式,解决了下岗工人及全职妈妈150余人就业。
现在,杨砚正在着手准备“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她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建成一座“3D蝴蝶博物馆”,将蝴蝶观赏、3D蝴蝶生活史科普影片及现场蝴蝶DIY工艺品互动体验制作集成一体,并把蝴蝶画打造成乐山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记者 赵芳莹 文/图
记者手记:
蝴蝶,是峨眉山上的精灵。这句话,真有诗意。杨砚,一名“90后”的大学生,她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走上一条艰难的创业路。这份激情,源于她的兴趣,源于她的创造力,也源于她作为土生土长峨眉人的一份责任。尽管只是一名“90后”,但当她进入我们的视线时,带给我们的却是惊喜。她用“创意”在征服,征服传统的技艺、征服初出茅庐的自己。为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90后”女孩点赞:是她,让我们相信,存在的精灵。
新闻推荐
对于孩子的教育,每个家长的能力、理念、方法和落实情况可能有千差万别。而作为孩子成长和教育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在此次“文轩教育杯”征文活动中,许多作者不约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