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县禾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番茄经过装框后,将运往各地销售市场。■本报记者 曾文 文/图
食品安全,日渐成为人们日常关注最多的话题。尽管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健全,但问题食品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了解乐山市食品流通各环节的安全情况,市人大成立调研组,自5月6日起,利用5天时间,先后前往市中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高新区等地,以实地考察、座谈等形式开展调研。记者随行记录下食品流通各环节确保安全的做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规模化+产业循环 蔬菜安全源头把关
搞好食品安全,还得抓源头。农产品质量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在田间做好“减法”,推广标准化种养殖,才能守住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5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井研县境内的禾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农产品的种植环节。
占地1200亩的蔬菜基地,架满钢架生产大棚,分区域栽种着苦瓜、茄子、番茄等蔬菜。大棚外,菜农正忙着给刚采摘的番茄装框。走进棚内,喷灌滴灌等设备一应俱全,为农作物创造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还配套有养猪场、沼气池,猪粪经过发酵就成为天然有机肥,益于蔬菜生长。
据了解,合作社于2010年成立,先后投资1700万元,承包土地1200亩,包括1180亩的生产大棚,以及20亩的智能化育苗(秧)场。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社员200余户的“粮经复合循环生态农业”科技示范社,形成了“畜—沼—菜—粮—菜”现代农业产业循环模式。每年可培育粮经作物种苗3000万亩,蔬菜产量11000吨。去年,合作社产值达到2800万元。产品形成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流水线,目前已入驻乐山、成都、重庆等地超市。通过规模化养殖,不仅有效促进该地万亩蔬菜基地的建设,还能有效规范蔬菜的科学用药,确保产品安全。
标准化+模式复制 水果水产更优质
井研作为全市农业大县,标准化的基地建设模式在水果种植、水产品养殖行业得到复制。
一个个柑橘像灯笼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一片。正值采摘清见(柑橘品种)的季节里,位于井研县集益乡的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又到了丰收的季节。拥有生产局部区域化、基础设施规范化、推广品种良种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经营组织化、产品销售品牌化等优势,合作社发展势头十分喜人。
“这里的气候、光照条件很好,土壤带弱碱性,很适合种植柑橘。”合作社创始人范敬超自参加工作到退休的近40年间,从没停止过对农业的关注和研究。退休后,他决心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带领家乡人走上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于2007年底成立了繁盛果业专业合作社。
经过多年探索,果园成功引进13个品种,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柑橘上市。目前,该地公路连成网,管道输水到果园,利用机械能完成90%的建园工作和70%的管园工作,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范敬超运用多年的经验,有效利用适应柑橘生长的自然环境,确保产品的优质、安全。
在井研县现代农业分全特色水产示范园内,水产养殖面积2000亩的园区设有特色鱼类养殖、大鲵养殖、育苗繁育、农家休闲四大功能区,成为井研县工业反哺农业的典型示范。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作、项目整合、科技推广”等综合措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及专业化的养殖方式,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环节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加强对农药、兽药、渔药、饲料的管理,做到‘禁不能用,限不多用\’很重要。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众多农民分散生产,技术落后,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还能提高农产品入市门槛,构建可追溯的流通体系,有效解决监管难题,这些都是保证食品源头安全的关键。”市农业局局长梅朝富同时也提出,乐山市在生猪屠宰规范化操作上还有欠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仍属空白,要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还需投入更多经费和人力。
新闻推荐
乐山市中心城区饕香餐饮平江东街店王秋森《地税税务登记证》正、副本:51112919750929481601号遗失。乐山市中心城区饕香餐饮长青路店王秋森《地税税务登记证》正、副本:51112919750929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