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法院坚持严格司法、规范司法,以深化司法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为乐山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服务和司法保障。其中,峨眉山市自2013年10月获批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以来,建立了专业化旅游审判机制,组建了国内第二个、四川省首个旅游审判庭,并开展旅游巡回审判,集中为游客和景区商家高效处理涉旅游纠纷。峨眉旅游法庭成立以
来,共办理涉旅纠纷45起,其中判决13起,调解32起,无一起上诉或信访,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递上天下名山的“司法名片”。
“车载法庭”便民旅游纠纷及时处理
2014年8月,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创新司法服务,拓宽便民利民举措,在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峨眉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峨眉山市人民法院专门购置车辆,成功改装为“车载旅游巡回法庭”,这在四川省尚属首例。当年9月24日,在黄湾乡峨眉山景区入口处,原告、被告、书记员、审判员以及旁听人员依次上车就座,该院正式启用“车载旅游巡回法庭”审理涉旅游纠纷案件。
“车载旅游巡回法庭”面积共有10平方米左右,车内设有审判员席、书记员席、原告席、被告席以及旁听席,并配备有必要的庭审器材以及开庭所需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车身外还配有42寸的液晶显示器等对外宣传设施。它还能够通过无线网络接入法院内网,并可实现远程电子签章,当场便可将案件审结。审结后,当事人可及时领到法院的调解书和判决书。整台车俨然成为一个集立案、开庭、调解、送达、庭审同步录像、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于一身的多功能、智能化、小型化、移动式“科技法庭”。
去年,游客黄某到峨眉山景区旅游,入住峨眉山某旅店。因不慎造成意外摔伤,遂与该旅店产生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此后,考虑黄某行动不便,峨眉山市人民法院迅速启动“车载旅游巡回法庭”赶赴事发现场,在当天就快捷、高效、妥善地处理该起纠纷,使游客黄某在第一时间拿到赔偿款。
据峨眉山市人民法院院长周兴复介绍,每年发生在峨眉山景区内的旅游纠纷案有百余件,但是景区面积较广,景点众多而且分散,虽然法院在附近都设有法官服务站,但因设备设施不齐全,无法现场审理、现场制作文书等,审理一件旅游纠纷最快也要3天,难免耽误游客行程。“有了旅游巡回法庭后,哪里有旅游纠纷,车就开到哪里,不仅实现了将审判法庭和普法宣传延伸到景区、山区,也减少了游客和当事人的往返奔波,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便民、利民。”周兴复说。
“两庭四站一中心”促进旅游审判专业化
为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营造文明和谐的法制软环境,为涉旅纠纷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峨眉山市人民法院积极推动旅游审判专业化,除了组建旅游审判庭,还建成为游客和景区商家提供司法服务的“两庭四站一中心”网络,即科技法庭和车载巡回法庭、四个景区法官工作站、法庭诉讼服务中心,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力求涉旅纠纷便捷、高效化解,最大限度降低涉旅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同时,为改善旅游审判工作环境,提升司法服务信息化水平,峨眉山市人民法院还投入100余万元为旅游审判庭建成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两庭六系统”。即建成数字化科技法庭1个,具备同步录音录像、同步录入、同步显示等功能,方便当事人和社会公众通过信息化网络了解并监督庭审行为;建成并投入使用车载旅游巡回法庭1个,实现了将审判法庭和普法宣传延伸到景区主要景点、山间院落;建成网上办公办案、案件信息公开查询、远程视频会议、楼宇监控、远程电子签章、多媒体信息发布等六大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从法庭到省高院的四级联网。记者鲁倩文
新闻推荐
交警冒着酷暑在施工现场指挥交通三江都市报讯(李清茂摄影报道)为了确保峨眉山市境内峨(眉)九(里)路彭桥段路面改造顺利施工和过往车辆交通安全,昨(29)日,峨眉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发布该市境内峨(眉)九(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