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志愿者执勤,校门口不堵了
">家长志愿者执勤,校门口不堵了
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学校门口,总是一番“堵”象。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学生、家长……有时候,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用峨眉山市第一小学一名学生家长的话来说,“硬是堵得娃儿出校门都找不到。”
于是,在峨眉山市第一小学,自从成立了校级家委会后,家校合作就做了这样一件“大事”:为学生上学、放学守护一条安全通道。家长志愿者校门口执勤、划分区域停放车辆、交警部门协助规定机动车限行时段……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实施后,效果显而易见。
上学、放学安全了,特别孩子独自回家,家长也放心;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多了,相互更理解、更信任;家长做志愿者,孩子最骄傲,感觉自己的父母很棒……而峨眉山市第一小学家长志愿者的做法,也在微信朋友圈里获得一片赞扬。
家长志愿者参与后学校门口不再那么堵
15日下午3点过,在峨眉山市第一小学的校门口,黄女士来接孩子了。校门口有一块区域拉起了警戒线,黄女士把电瓶车摆放在了警戒线外。这个习惯,是今年上半年养成的。
放学铃声打响,黄女士的女儿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在跨出校门的一刹,她一眼便看到了妈妈,然后,奔跑着扑进黄女士的怀中。
女儿放学后的一脸灿烂,黄女士很是欣慰,然而,把时间拨回大半年,那时,学校放学不是这般愉快的景象。
校门口这条路,是峨眉山市绥山镇滨河路,两车道,学校有在校学生五六千人,上学、放学时,学校外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全部都堵在门口,孩子走出来,找不到家长,家长更挤不进去,人不让车,车不让人,大家就这样堵着。孩子们就在车与车之间穿来穿去,不管是汽车还是电瓶车,横七竖八地乱摆在马路上,喇叭声、吵闹声,不堪入耳。”校级家委会成员苟良宇描述了以前的“堵”象,随之产生的安全隐患,也让家长和学校担忧。
于是,学校校级家委会成立后,他们便决定干一件事:疏导校门口交通,保证孩子安全上学、放学。
在征求学校意见和交警部门同意后,克服重重困难,一份特殊的安全方案应运而生:由家长志愿者上岗,在上学、放学时段,疏导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引导接送孩子的人、车在规定区域摆放,为孩子提供方便、安全的通道。这个号召,得到了家长们的踊跃响应,家长志愿者上岗了。
家长做志愿者孩子最骄傲最自豪
戴着红帽子,挂着胸牌,拿着小旗帜,在峨眉山市第一小学的校门口,家长志愿者以这样的形象开始工作。
李丹是家长志愿者中的一员,她的女儿读小学二年级了。根据校级家委会的安排,这个星期,上学、放学是由她女儿所在班级和另外两个班级的家长志愿者一起执勤,总共有30多名家长志愿者。
“同志,把车放这里,排成一排。”看见一名男士推着自行车走进来,李丹忙上前招呼着。按说,这个时间点,李丹应该是在上班。但是,因为这周执勤轮到女儿所在班级,李丹便向单位在早上和下午各请了1个小时的事假。
“女儿很希望我能当这个家长志愿者。”李丹说,自己当家长志愿者,在女儿看来,是一件骄傲的事情,因为这个原因,李丹也看到了女儿身上的细小变化。
早上,家长志愿者要提前来到学校,出门前,女儿就会提醒她拿上“装备”,帽子、小旗、胸牌,为此,女儿吃饭的速度也快了不少,“以前吃饭要15分钟,现在10分钟就搞定,还要催我,不要迟到了。”李丹说,特别是执勤这几天,女儿走出校门都会给她一个拥抱,然后告诉她,“妈妈,你好伟大,我要像你学习,你辛苦了。”于是,做家长志愿者,对于李丹而言,不仅是疏导校门口的交通,为孩子们保障安全,“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的举动,孩子们都看在眼里。”
“当然,家长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了。”李丹说,最开始的时候,也有一些家长图一己方便,不配合不理解,渐渐地,大家也认可、配合并加入到志愿工作中来。
这个变化,也让学校老师们感到欣慰。黄学武是学校的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家长志愿者。他明显地感受到,家长志愿者的参与,使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互动更多了,“学校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家委会帮着出面处理、协调,学校组织的活动,家长们也踊跃参加,当家长们深入到学校的工作中,也促进了我们更好地工作。”
今年上半年,这项工作开展以后,校门口的交通安全秩序得到显著改善,学校家委会也为每一名参与的家长志愿者颁发了奖状。
微信朋友圈传开网友纷纷点赞评论
现在,峨眉山市第一小学的校门口,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的时间段,都秩序井然。路过那里,就会看到:电瓶车、自行车、三轮车有序排放在警戒线外,距校门口左右各5米的路段,设置了限行标志,家长志愿者拿着小旗忙活着。
峨眉山市第一小学校门口环境的改善,以及家长志愿者的举动,因为坚持、实效,也在微信朋友圈传开了,不少网友转发、评论,希望把好的方式传播出去。
为了把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家长志愿者们便整理了一份“限停、限行”攻略,比如哪里停车会有罚单,停车区域及注意事项、校门口机动车限行时间等等。
“每天早上和下午分别有近1个小时的时间,涉及限停限行,因此,不仅仅是针对接送孩子的家长,不可避免对过往的车主也有影响。”为了不影响周边的交通秩序,家长志愿者整理了攻略,发到微信朋友圈,希望能够得到过往车主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于是,这份“攻略”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转发。网友“龙龙”希望,峨眉山市第一小学家长志愿者们的做法,能在全市中小学推行起来;网友“小杨树”则表示,这更像是一堂生动的课堂,教家长秩序、教孩子安全、教社会重视……
其实,对于家长们而言,他们的想法很简单:1个小时,请给孩子一个安全通道。记者赵芳莹文/图
新闻推荐
在火车站散发倡议书三江都市报讯(记者罗晓玲摄影报道)第二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旅博会”)将于9月24日-26日在乐山市举行。为切实增强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全力打造旅博会期间安全、和...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