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枝(右)陪老人劳作
">徐云枝(右)陪老人劳作
这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女人,却也是个对命运说不,同命运抗争的坚强女人。她叫徐云枝,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一位用爱书写孝道的伟大女人。
命途多舛:刚过中年即丧夫失弟
1958年,徐云枝出生于峨眉山市沙溪乡林坝村边远山村的一个贫困家庭。1977年,徐云枝在龙池高中毕业后,先后曾在林坝、兴宏和沙溪中心校代课20余年。
在此期间,徐云枝与沙溪乡宏兴村的石成学喜结良缘,并生育了一儿一女,夫妻俩虽然不算富裕,但两人相亲相爱,一家人过得也算是其乐融融。
不过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位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女人。
2001年,石成学因肝癌医治无效而去世,丢下刚到中年的徐云枝和一双女儿,以及60000余元的债务离开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石成学离开25天后,还未从丧失丈夫悲痛中走出来的徐云枝再次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大打击:她的同胞弟弟因病又离开人间,丢下了父母徐贵云、李淑芳。
坚强面对:独自照顾起4位老人
逝者已去,生者如斯。
虽然连续遭受双重打击,但是面对一双儿女、两家人四位老人需要照顾,悲痛之余的徐云枝只能够继续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坚强地与命运斗争着。
这是一个糟糕的现状:一双儿女,一个未成家、一个未成年在校读书,丈夫的父母需要照顾,每月的支出压力很大,再加上弟弟去世后又要全力照顾父母亲,母亲李淑芳是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
以前丈夫和弟弟健在的时候,还能够分担很多,但是现在家里的收入来源、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每个星期天,儿子或者女儿就会陪着徐云枝去林坝村山上的老家照顾亲生父母,同时还要去安慰石成学的父母。
重组家庭:平凡女人用爱照顾老人
日子就这样艰难的度过了一年。
已经成家的大女儿、女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经过多方考虑之后,女儿和儿子都劝慰瘦弱的母亲应该找一个依靠,组织一个新的家庭。
经人介绍,徐云枝与同在沙溪乡七里村的伍应田重组了家庭。但伍应田也是一个负担沉重、失去妻子的苦命人,老父老母都已经快八十岁了,两个女儿都还未成年。
虽然双方都是苦命人,但是重组家庭之后的徐云枝还是多少感觉到了一些依靠。同时也来回照顾着3个家庭的6位老人。
简单而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
2004年,伍应田因胆结石发病,在峨眉山市某医院开刀手术。还没出院时,一个噩耗传来:伍应田父亲因膀胱癌去世。
徐云枝只好提前把身体虚弱的伍应田接回家。办完丧事后,夫妻俩把伍应田的母亲从七里村接到了宏兴村的家里,继续照顾着剩下的5位老人。
2006年,生父徐贵云得了重病,出院后,徐云枝把父母一起接到了家里,从此3个老人和他们夫妻直接住在一起,饮食起居全照料。
2008年,前夫母亲周春兰又得了重病,晕倒在兴宏3组老屋里。当时得到消息,伍应田和徐云枝立马和大女婿将老人送到了医院,经检查是脑血管硬化,颈椎骨质增生。接下来3年里,连续反复住院,期间一切医疗费和生活费完全靠徐云枝承担,在医院的护理也主要靠她。
最糟糕的是2011年的冬天,残疾的母亲李淑芳瘫痪在床,全靠徐云枝护理。但白天要去地里干活,只好让七八十岁的老父亲照料,晚上由自己承担,换尿布、洗澡、换衣服。洗衣服基本上都是晚上点灯洗的。
丈夫伍应田的母亲已是90岁高龄的老人,耳背,脚不灵,家务事基本上全靠徐云枝打理。
不管有多忙,多累,她还要抽时间和丈夫一起去兴宏3组老屋看望照顾前夫父母,给二老送粮食、油盐等,还要帮干一些粗重的农活。
记者 甘国江 文/图
新闻推荐
叶启云经国台办和四川省台办牵线搭桥,10月21日至27日,台湾联合报和台湾联合电视台记者一行来乐山进行“大陆新发现——美丽乐山”入岛宣传采访拍摄活动。7天时间,记者先后深入犍为县、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