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年伊始,乍暖还寒的初春,乐山市万物复苏,充满生机活力。
24日,在乐山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期间,乐山市各区(市)县的党政“一把手”描绘了各区域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的远景目标,畅谈今年和未来乐山发展新思路。
“十三五”发展征程已开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省“三大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乐山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如何在开局之年,主动作为,因地制宜的做强县域经济,助力乐山提档升级,从地市州中跃起拔高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乐山各区(市)县“掌门人”,率先就产业提档升级、城乡建设发展、交通融会贯通等方面向记者描绘了乐山发展新蓝图。
峨眉山市:
“旅游+”建立转型发展新格局
作为中国国际风景城市、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乐山市经济发展先行区,今年,峨眉山市提出,将争取用五年的时间晋升到全省县域经济的先进行列,最迟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我们主抓文旅经济建设,‘旅游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加快转型升级,建立与旅游经济相适应的工业新格局!”乐山市人大代表、峨眉山市市长袁仕伦表示,旅游是峨眉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峨眉山市将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即“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现代服务业”,建立转型发展新格局。
今年,峨眉山将继续加大清洁能源产业的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淘汰落后产能,这将是一次阵痛,但是我们很快找到了清洁能源产业填补。实现了经济发展换挡不减速,提档更保质!”袁仕伦坦言,过去几年,峨眉山市坚决淘汰了电解铝、铁合金、多晶硅等落后产能,损失近80亿元的产能,但今年开始,一批清洁能源工业的积极引进,不但弥补了损失,更为峨眉山市未来的工业发展开启和奠定了高新、清洁、环保、优质的发展格局,可以说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选址峨眉山市,符合企业的发展定位。但我们更为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团队及未来远大的发展前景。”在两会期间,中信国安峨眉旅游山城投资有限公司、峨眉山蓝光安纳塔拉度假酒店、华润雪花啤酒(乐山)有限责任公司、农夫山泉峨眉山生产基地的业主代表们不约而同,为峨眉山市点赞。
高新区:
努力建设四川高新技术增长极
乐山市人大代表、乐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定军说,“十三五”期间,乐山高新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将建设乐山高端产业聚集、产城高度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乐山南岸科技新城和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引领区,在乐山率先实现小康。
“我们将‘大规划、大产业、大企业、大平台、大智库\’地推动高新区建设。”王定军表示,到2020年,高新区“一区多园”将实现千亿园区,核心区实现500亿元目标,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具体目标为:年均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5%以上。
“为了完成既定目标,我们将做好‘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两篇文章。”王定军表示,2016年,在产业转型方面,高新区将继续从低端的产品往高端的产品方面转、从传统的往现代的转、从低效的往高效的转。最终高新区在理念、规划、产业、服务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层的转变。
加速产业转型,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今年高新区将围绕“三主一新”主导产业,瞄准国内外知名品牌,积极创新各类招商引资方式,参加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全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并积极推进乐山-德国北威州产业承接合作园,进行园中园招商;围绕中关村产业化基地、中科育成中心等进行以商招商;以区内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广泊滩堰旅游休闲综合体、高新新城整体开发等PPP项目,力争年内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以上,招商引资90亿元以上。
他强调,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集聚效应,加速小微企业的发展。力争到2017年前,培育100亿企业1个、50亿企业3个、30亿的企业6个,并成功创建为千亿产业园区。
市中区:
融入“市区一体” 狠抓投资和创新
“市中区将积极参与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建设,融入‘市区一体\’这盘棋,更好的发挥创新发展先头兵的作用!”乐山市人大代表、市中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陈有波表示,未来五年市中区坚持“依市兴区、率先发展,创新驱动、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按照“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先行区、商贸物流集聚区、统筹城乡示范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我们将狠抓投资拉动、突出创新驱动、注重风险防范、着力补齐短板。”陈有波强调,项目投资拉动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市中区今年将加强交通、城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包括重新启动绕城高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井沙联网畅通工程、峨夹联网畅通工程、成贵铁路、连乐铁路建设等。同时在创新驱动战略上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创业创新载体、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等,推进“双创”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和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市中区将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主动研究和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针对安全生产、金融等重要领域,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防范资金债务风险。此外,针对当前存在的发展不均衡和脱贫攻坚压力大“两个短板”,今年市中区将加快“两线合一”,力争完成低保线和贫困线标准的统一;创新扶贫方式,走“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路子,并强力推进金融扶贫,走资产扶贫的路子,增加贫困户的稳定收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夹江县:
抢抓机遇 开启“创”时代
乐山市人大代表、夹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建红表示,夹江县将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努力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路子。未来五年,将把夹江建设成为乐山创新改革的实验区、乐山全面小康社会的先行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门户区、四川综合交通次枢纽的物流区、乐山双百大城市的组成区、四川绿色低碳的示范区。
今年,夹江县在坚持“三同发展、建设三个辐射区”总体思路下,将以“十大工程”项目为抓手,突出改革驱动、高端发展、民生优先,加快城市、产业、社会全面转型。“今年将全力向上争取国家重大工程包、专项建设基金政策,力争一批棚改、水利、扶贫等项目列入国家笼子;加强中央预算资金争取力度,加快实施东风堰整治、青衣水厂等项目;组织申报教育、卫生、‘三农\’建设等项目。”张建红说。
此外,今年夹江县还将抓好46个工业能源项目、21个商贸旅游项目、14个现代农业项目,启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掀起“双创”和民间投资热潮,确保列入省市重点的33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务实高效搭建投资促进平台,精心筹办第二届陶博会,积极参与西博会、旅博会、茶博会等会展活动;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确保“乐山·夹江飞地园区”项目落地。全年招商签约金额100亿元以上,到位市外内资65亿元以上。
犍为县:
“三力齐发” 文旅成就犍为
“百年火车、千年庙镇、万年湖泊、亿年桫椤”——犍为的美景无处不在;“中国茉莉之乡、中国桫椤之乡、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世人的评价精辟远扬。
从去年至今年,犍为多个重点旅游项目陆续开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已成为拉动犍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毫不夸张地说,犍为这些旅游项目,从量和质上,已经在区县当中走在了前列!”乐山市人大代表、犍为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建东介绍说,犍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要力争在打造乐山旅游“第三极”中走在前列。犍为将充分利用小火车、桫椤湖、庙镇等宝贵旅游资源,立足全域旅游,“串珠”发展,全面提升犍为旅游品质和知名度。
在转型升级中,犍为提出“三力齐发”,即:政府要发力,银行金融系统要给力,企业要努力。在经济下滑的压力下,只有“三力齐发”,企业才能保持现有生产,才能转型升级。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犍为县采取“一对一”的策略,努力协调解决好土地、资金、水电气等要素问题,破解发展困难。
此外,犍为还将商旅结合,打造现代服务升级版。“今年我们将建设‘一中心三市场\’,即丰业·财富中心,家居装饰商贸城、汽车销售城、农产品交易市场。”陈建东说,开年以来,犍为县多次召开政银企座谈会,4亿多元资金,给企业转型注入真金白银;积极开展招商对接,杭州华龄集团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家居装饰建材城等多个服务业项目正式落户犍为……目前,犍为商贸业正由传统的沿街门市商业向商业综合体和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抢抓机遇,砥砺奋进。目前,总投资上百亿元的岷江港航电犍为航电枢纽正在加紧建设,届时,伴随着乐宜高速、成贵铁路和仁沐新高速等交通项目的相继投运,犍为的发展必将驶入快车道。
五通桥区:
以项目为抓手 助力经济增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五通桥区提出“工业强区、转型发展”的发展战略。通过“工业高端高新、农业特色特效、服务业借机借势、城市建设提速提升、基础设施配套配强、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的路径,努力把五通桥区建设成为山水园林新港城、高新产业增长极、循环经济示范区。
“今年工作重中之重就落实各种项目,包括产业、交通、文旅、城建基础各大重点项目,要全面扎实推进。”乐山市人大代表、五通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成定彬信心满满的表示,其中产业和交通项目将大有作为。
2016年,五通桥区将建成G213和S104五通桥城区过境公路、G213线五通桥至沐川联网公路、进港大道西坝延伸线、成贵铁路客运专线、建成乐山军民合用机场,力争开工建设岷江航电老木孔、东风岩二个梯级电站综合开发。同时,加强对电网、煤炭、天然气输配送能力的建设;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五通桥。“再过两三年,五通桥区将会形成集港口、高速、铁路、机场为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城乡建设将发生质的飞跃!”成定彬笑言。
成定彬欣慰地谈道,由福华集团投资4.9亿元的年产5万吨草甘膦优化扩能技改项目正热火朝天,该项目是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今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3.7亿元,预计将于今年12月竣工投产。项目竣工后,福华集团草甘膦产能将达到12万吨/年,位居世界第二、全国第一。
项目为王,资金为源。今年,五通桥区还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以PPP模式引进社会资金入驻;大力向国家、省上争取项目基金支持以及项目专项建设基金;同时积极联系政策性银行如农发行、国开行取得政策性贷款。政府搭建融资平台,多方创新融资渠道,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助力未来五年五通桥区经济全面增速起航。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蒋培路 李洋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记者林立)昨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经过40多天施工建设的“大西南茶叶市场提升改造工程”现已完工,正以崭新的风貌迎接全国各地茶商的到来。据了解,占地48亩的峨眉山市“大西南茶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