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里老人欢乐过除夕■ 本报记者 付小惠 文/图
2月7日,除夕,天气格外晴朗。上午,记者来到峨眉山市民政福利院。刚进大门,院里就传来老人们爽朗的笑声。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早早就把这里布置得喜气洋洋,红灯笼、小彩旗悬挂在院子各处。
这一天,家属们都赶来福利院看望老人,有的接老人回家过年,有的则陪着不回家的老人聊天吃饭。89岁的王之和大爷精神矍铄,正和老人们坐在院子里津津有味地看着大屏幕上播放的老电影。
“大爷,您回家过年吗?”记者问。
“回,当然要回!我在云南做生意的乖孙子回来了。四女儿一早就给我打了电话,下午接我回家吃年夜饭。不过我吃完饭还要回这儿。”王大爷高兴地回答。
“为啥还回来,住女儿家不好吗?”记者又问。
“添麻烦。女儿把床都给我们铺好了,我不愿去住。我和老伴都住这儿,生活方便,娱乐活动也多,舒舒服服的。”王大爷笑着解释。
说到新年计划,王大爷兴致勃勃地摆给记者听:农历正月初一走大佛禅院,农历正月初二走峨秀湖、报国寺,农历正月初三去走亲戚……说完,王大爷还聊起了他的新年愿望,“我和老伴没得啥大病,新的一年,希望咱们还是健健康康,心情舒畅,不给儿女添负担。”
院子里,大家都欢欢喜喜地聊天、看电影、晒太阳,唯独90岁的权长安老人闷闷不乐。一旁的儿子权明贵和媳妇急得没办法。原来权大爷着凉得了感冒,身体不舒服,早饭也吃不下。儿子媳妇连同护理人员在旁劝说了好一会儿,权大爷也不答应去医院。
正当众人无可奈何的时候,护理人员石春兰走了过来,轻轻拍拍权大爷的肩膀,说道:“权大爷,不舒服要找医生看看,只耽搁您一会儿。不然小病捱成大病就更难受了。”大家都没想到,石春兰三言两语就把权大爷说动了。
这是石春兰在福利院工作的第四个年头。除夕夜,石春兰因为值班不能回家,她会陪着老人们一起过新年。
“没有家人陪伴。不觉得遗憾吗?”记者问她。
“我家里也有90多岁的老人。将心比心嘛,不觉得遗憾。”石春兰说。
年过得好不好,关键得看“年夜饭”。由于晚上留院的老人相对较少,午饭就成了重头戏。走进厨房,10多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准备午饭。灶台上,萝卜海带炖鸡汤装满了3口大锅。“早上6点咱们就起来洗菜了。”食堂组组长柳增秀忙得不可开交。“除了炖鸡汤,午饭还有香肠、腊肉、烩青菜,都是老人爱吃的。”她说。
中午12点,食堂开饭了。
85岁的熊淑芳老人和她的“老姐妹”们吃着儿子特地从家里带来的红萝卜烧兔肉,脸上笑开了花。“这是我妈最爱吃的菜。今天过年,让阿姨们都尝尝我的手艺。”老人的儿子杜渐说。
“婆婆,今天开心吗?”“开心,不只今天开心。希望往后天天都开心!”
此时在食堂里,晚辈们陪着老人边吃边聊。这样一顿“年夜饭”简单而温馨地进行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尹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永恒使命。2015年,全市组织系统自觉主动贯彻执行市委决策部署,忠诚坚定挑起管党治党职责使命,向市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一年,围绕“中...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