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龙门的儿子杨仕安:用生命坚守大山38年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6-03-02 15:11   https://www.yybnet.net/

工作中的杨仕安(左一)资料图片“提到仕安,就没人不说他好的。”日前,当提到原峨眉山市龙门乡党委委员、乡纪委副书记、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龙门乡玉兰村“第一书记”杨仕安时,该乡黄店村一组村民杨进双告诉三江都市报记者。

而该乡黄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娥,也永远记得送别杨仕安骨灰下葬的这一天(2016年1月18日):“大家都自发来送他最后一程,闻讯前来送别杨仕安的乡亲足有两三百,不少人都抹起了眼泪。”杨仕安出生于龙门乡,自1978年起,坚守这片大山38年,甚至在身患癌症的一年多时间里也未停下手中的工作……

乡亲们感动:他身患癌症却闲不下来

日前,记者在龙门乡黄店村一组的大树子(小地名)见到76岁的杨进双,听到记者询问,他抬手指了指面前那棵千年桢楠树:“仕安得了癌症,还忙着跑修活动场的事,把村里这棵古树保护起来。”

杨进双告诉记者,这棵千年桢楠是黄店村的“宝贝”,但是以前缺乏保护,古树的根部爬满山坡、露在地表,“有些人晚上偷偷锯桢楠的根去卖,我们看着心痛啊!”2014年7月,得知这一情况的杨仕安开始为保护古树奔走,在他的努力下,如今围绕古树的村活动阵地已修建而成,村民有了休闲的去处,古树也得到了保护。“但是我记得,那个时候距离他确诊癌症还不到一个月”,杨进双叹了叹气。

2014年6月,杨仕安确诊肺癌,组织让他回家安心养病,但是他却不愿意闲下来,甚至主动请缨担任龙门乡玉兰村“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和许多百姓我都认识,我可以边上班边治疗。”一再坚持下,杨仕安担任了玉兰村“第一书记”,抓纪律、抓产业、抓建设……他的到来,让这个曾经的“后进村”悄然发生着变化。

同事们追忆:他发展产业助村民脱贫致富

“不把产业做起来,龙门乡没有出路”——这是杨仕安对龙门乡党委书记罗平昌说过的话。

走进龙门乡草池村的核桃扶贫产业示范园,满山的核桃树映入眼帘。“2008年起,乡上决定利用荒山坡地发展‘清香核桃\’。”罗平昌告诉记者,在杨仕安的鼓励下,不少村组干部都带头发展核桃,如今,该乡种植“清香核桃”规模达到1万多亩。

清香核桃、高山蔬菜、中药材……为了发展龙门乡的产业,杨仕安陪着村组干部研究了多种作物。龙门乡黄兰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元清告诉记者,期间多次失败,杨仕安甚至自己掏钱帮着村上发展。如今,龙门乡黄蓝村的高山蔬菜规模已上千亩,平均每亩的收益达到2000元。“以前大家种玉米看天吃饭,现在种植高山蔬菜,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李元清说。

违法者威胁:早晚要让他晓得好歹

杨林村是龙门乡一个以林木为主的村,全村的林地共有4000多亩,防火防盗工作尤其重要。2012年底,一个外地老板来到村里做木材生意,当时经过批准的砍伐量为4立方米,但老板却私自砍伐了近7立方米。得知这一情况,杨仕安让杨林村党支部书记邓君娥将老板带来峨眉山市龙门乡农业服务中心。

“当时这个老板很凶,放狠话威胁杨仕安‘这个位置你未必能坐一辈子,你早晚会晓得好歹!\’”当时一旁的邓君娥不禁捏了把汗,但杨仕安却笑着告诉对方:“我不怕你,我也不生气,我哪天不干这个工作了随便你,但是我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

邓君娥告诉记者,终于,外地老板还是接受了处罚,为了示好,他事后要塞1000元给杨仕安,“杨仕安当场就拒绝了,他说这个钱我不要,你来我们这儿做生意可以,但是以后要合法合规地做。”

2013年6月,类似的事情在龙门乡黄店村八组发生。两棵桢楠树在未取得相关法律手续的情况下被一群外地生意人买下,杨仕安赶到现场,对方却悄悄递来10000元。杨仕安当场拒绝,对方威胁他“小心你的一家人”。面对威胁,杨仕安面不改色,最终违法者被民警抓获。

徒弟们感激:“师傅教会我们做账和做人”

“师傅做财务出身,乡上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他就手把手带,从他手下走出来的大学生村官和干部至少10多人。”提起自己的师傅杨仕安,龙门乡草池村文书罗根才至今无比感激。

1998年,草池村缺少文书,杨仕安找到了念过书的罗根才,“我晓得村文书一个月没多少工资,大家都不愿意干,但是人的一生不求什么,我们应该给老百姓做点事情。”在杨仕安的劝说下,罗根才开始跟着师傅学做账,“师傅常说,做账的各种金额凭证全部都要齐,要经得起考验,因为这不仅是做账,更是做人。”

龙门乡鸭池村的村委会副主任兼文书杨玉平,他也是杨仕安一手带出来的徒弟。2015年6月,他在整理季度账务时发现收支不平衡,找了半天没找到问题在哪里,心里十分着急,只好打电话向师傅求助。当时是周六,也是杨仕安化疗的日子,听到徒弟的求助,杨仕安立即答复:“你把账拿来,我帮你找!”

杨玉平告诉记者,他们村有2000多人,是全乡最大的村,财政收支项目很多,见到杨仕安后,他陪着自己一张张核实收支凭证,终于发现是出纳少交了两张单子。“当时师傅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头发掉了好多,在床上坐着帮我翻账。”直到现在,杨玉平想起这一幕心里都会发酸。

亲友们怀念:他叮嘱“走后不收礼、不办酒”

“爸爸从1983年开始到乡上农技站工作,每天到乡上要走将近1个小时。”杨仕安的女儿杨洁今年29岁,她告诉记者,家里至今都没有车。“农村工作繁杂,有时候十多天才能见爸爸一面,我们都理解,不能拖爸爸的后腿。”

“如果因为工作耽误了吃饭,他从来舍不得下馆子,带着村组干部回家让我推豆花吃。”杨仕安的妻子宋诗珍告诉记者,家里的房屋,还是在外工作的五弟出钱盖的。

“孩子生病都是我背着去看病,1988年一次暴雨,家里的猪圈被淹了,他顾不上家里,二话不说就出门去了解灾情。”在宋诗珍眼里,胶鞋、草帽和电筒,是丈夫多年来上山下村的必要装备,一年到头没有离过手。“他一直很坚强很敬业,得了癌症,也是自己坐公交车去城里化疗。”宋诗珍告诉记者,直到丈夫后期病情严重,一个人实在坚持不下来,才让自己陪着去医院。

然而宋诗珍不知道的是,看上去坚强的杨仕安,也曾因为不舍和愧疚而痛哭流涕。在杨仕安2014年确诊病情不久,好友李玉娥接到了他的电话,“杨仕安当时在电话里哭得很伤心,说他的爱人手摔断了,小儿子还没考上大学,现在又得了这个病,该咋个办哦!”

龙门乡鸭池村党支部书记杨仕宣告诉记者,村里有200亩水稻强化栽培示范基地,是杨仕安在2011年牵头搞起来的。“2015年6月至7月,他三天两头跑来示范地检查长势,施肥防虫方方面面都要过问,每次来都要沿着示范田挨着走一遍,在田边跟农户了解情况。”杨仕宣告诉记者,刚开始,杨仕安走上一圈只要1到2个小时,而7月份最后一次来时,他的身体已经远不如以前,走完一圈要小半天时间。

2015年底,杨仕安向党组织写下了年度个人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在我有生之年,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汇报思想了。从198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为当初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为山区老百姓摆脱贫穷的期盼,这38年,我不曾有过丝毫的懈怠……

2016年1月16日,杨仕安因病情恶化去世。在他临走之前,还不忘叮嘱家人:“我是共产党员,走了之后不收礼、不办酒,火化后在就埋在老家门外吧。”

记者  宋雪

新闻推荐

乐山位列全国地市州盟第四

工作人员到位于峨眉山市的雷马屏监狱,为狱警上门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资料图片由乐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供三江都市报讯(记者罗曦)22日,三江都市报记者从乐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近日...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美元冒充100美元2016-03-24 14:03
辣椒换国画2016-03-16 14:05
评论:(龙门的儿子杨仕安:用生命坚守大山38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