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被正式命名为
“中国颛顼文化之乡”
(马联芬 易德文记者 杨波 李强)“米易县颛顼文化文献记载详实,相关民间文化资源富集,民俗文化氛围浓郁,积沉深厚。”3月7日,米易县收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批文,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颛顼文化之乡”。
近年来,米易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打造颛顼文化。从2012年开始颛顼文化打造工作,举办了系列研讨会,相继得到各级领导和各界学者的高度认同。2015年初,该县申报“中国颛顼文化之乡”,于年底通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检查验收。米易县将通过各类颛顼文化项目载体建设,打响“颛顼故里 阳光米易”城市文化品牌,深入研究发展以颛顼为代表的康养养生文化,助推米易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
隆昌县
项目投资工作再获嘉奖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毛春燕李弘)昨日,记者从隆昌县发改局获悉,2015年,该县获2015年内江市项目投资工作一等奖。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隆昌县连续5年获此殊荣。
该县按照“抓发展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项目”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一切工作围绕项目干,一切资源围绕项目转,重点项目有力推进,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3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63.3%。德树生态农庄、中山路、影视文化中心等29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20.2%;206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0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6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44%。
峨眉山市全面启动
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廖淮光 记者 林立) 峨眉山市日前举行了“新峨眉市民素质提升培训”启动仪式。
峨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袁仕伦在动员会上提出,要通过市民素质提升,让高素质成为峨眉人的一种身份“标签”,最终推动文明礼仪蔚然成风,推动峨眉成为文明礼仪之城、道德风范之城。让每一位峨眉人都热爱峨眉城,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让全体市民、各行各业都当好东道主,用“峨眉待客之道”,让游人享受宾至如归的待遇。
启动仪式上,峨眉山市委副书记谭春秋为市民学校总校授牌,市民学校总校长余云川接牌。仪式结束后,市民素质提升培训教材编写人员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说明,并开展了首期市民素质提升培训班讲座。
荣县首个乡镇级
电商服务站正式开业
四川经济日报自贡讯(徐兵记者 陈家明) 3月6日上午8点,在荣县保华镇礼佳场上,一阵锣鼓声声的热闹氛围中,荣县第一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大农汇礼佳电商服务站正式实现线上线下开业。活动开始后乡亲们都兴致勃勃地闻讯而来,面对众多村民的网购需求,店主忙得不可开交。据了解,仅当天上午销售额就达到了近4000元,通过网上下单的有5笔订单。
作为荣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第一个开业的乡镇电商服务站,开启了荣县电商覆盖农村的新局面。今年,荣县电商进农村服务站点将覆盖全县27个乡镇,深入更多的村、居,让更多村民都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电商带来的便利和福利。
黑水县
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胡伟刘春花记者 庄媛)入春以来,黑水县坚持以“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阿坝蜂”六大沟域经济发展为理念,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保今春农业生产良好开局。
该县成立了农机春耕备耕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春耕备耕工作,并制定农机春耕备耕工作方案,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专人指导,层层落实包村挂钩领导和农技员;另外,选派6名骨干人员到扎窝乡朱坝等6个村任“第一书记”开展帮扶指导。选调61名“5+1”帮扶机制驻村科技人员成立技术服务队,深入该县各贫困村开展农作物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检修等技术培训,加大推广青红辣椒、马铃薯等良种推广工作力度,打好粮食增产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截至目前,已调备种子56吨、苗木12.57万株、化肥400吨、地膜20吨、诱虫黄板4万张、农药一批。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记者林立)日前,记者从峨眉山市地税局获悉,按照税总发〔2016〕32号和川国税发〔2016〕27号文件要求,峨眉山市地税局与峨眉山市国税局通力合作,已顺利完成了“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数据...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