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娇
脱贫攻坚的共识是增收,多数贫困户与第一书记,最缺的路子,也是增收和帮助增收。脱贫攻坚,除了种植和养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贫困户呢?已被种出来、养出来碰运气整虚了!要发动起来,坚持下去,很难!要找到销路才干,价格又谈不拢,或者是先谈拢了的,到时候又变了。为此,需要从市县两个层面来破题。
一、打通生鲜通道。运费和损耗把豆腐盘成了肉价,乐山中心城区卖几元一斤的蔬菜,在山区只能卖几角几分一斤,甚至没人要。电商进村,也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县和重要的乡镇不通高速,就是交通不便。只有进入半小时、1小时、2小时经济圈,鲜活农产品才有比较稳定的销路。迫切需要的,就是打通乐山市“三县一区”的高速公路。目前,“三县一区”村与村之间,乡镇之间,仍然有许多断头路、烂泥路、隔山路。井研县等插花式贫困户较多的县,道路建设也有类似情况。犍为县、夹江县、峨眉山市、五通桥区、沙湾区等辖区内靠近山区的乡镇,也存在断头路、烂泥路。村组道路,长期以来除了奖补,都要以承包权或实有人数集资,少的千字头,多的万字号,贫困户承担不起。能否全补,或者是让企业去帮建?
二、实施精深加工。长期以来,各种农产品亏损一年、保本一年、赚钱只能碰运气,就是因为加工环节普遍比较薄弱,只能卖生鲜,不能卖产品。像马边金凉山、彝家香,峨边黑竹沟、五旺,沐川森态源、清林,犍为罗城牛肉、希贵饼家,井研何郞、哈哥等等,农产品深度加工都不够。各区县甚至合作社单干,表面上是利益不好分配、协调,实质是推广不够,无法联起手来。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甚至是昙花一现。从目前的格局看,应该所有的魔芋都归沐川去加工,所有的乌金猪都归马边去加工,所有的竹笋都归峨边去加工,所有的牛肉都归犍为去加工,所有的兔子都归井研去加工……厂子不一定建在某个县,像飞地经济模式一样,实现区域经济合作。这样,才能打破狭隘的利益格局,促成合作共赢。
三、推进股权融合。现在,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优势都集中在合作社、大户手上。能够获得市场竞争力的,都是“公司+核心基地+合作社+农户”。各种经济林木的种植,猪、鸡、牛、羊等等的养殖,要想规避市场风险,只能加入代(寄)养(种)。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不具后发优势,反而被打得满地找牙。种养和就业,傍不上大款,就会被冲上沙滩。“三县一区”和井研的第一书记们普遍认同:按照商业化模式进行规划,把扶贫区域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尝试在贫困地区实施“股份制”扶贫。贫困户以土地等资源入股变股民,在扶贫企业做员工。这样,就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精准有效。同时,广东第三轮扶贫攻坚中采取的扶贫资金参股等形式,都值得广泛借鉴。
四、防止污染升级。养殖污染的问题,这些年来越来越突出。原本用作农家肥的畜禽粪便直排到沟渠、河塘中,造成污染。虽然停止养殖几个月或者是一两年,畜禽粪便能够很好地降解。但是,养殖期间所形成的空气污染、水源污染,让乡村生态环境被破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大量的畜禽粪便流入地下,草木枯死,鱼虾灭绝,村民掩鼻捂口。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用作农家肥,散堆散放,又造成二次污染。要发展乡村旅游业,这样的生态和环境,显然不行。因此,要以村为单位规划养殖集中区,建大中型沼气池,买畜禽粪便干湿分离机。这样,才能保证永续发展,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粮,不绝子孙路。还有经济林木的种植,这些年来都种巨桉,都种揺钱树、银杏、核桃,结果让卖苗子的赚了钱,种树子的亏了本,而且失去了生态的多样性。其实,小叶桢楠、黄花梨、红豆杉等,也极具市场前景,关键是要有耐心,不要想着今年种下去,明年就拔起来卖钱。
新闻推荐
欣然在这春茶飘香时节,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将于2016年4月29日至5月2日在位于峨眉山市的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中心举行。引首翘盼,茶博会必将擦亮茶叶“乐山造”名片,让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