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家华 付小惠
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建成10个省级万亩和1个国家级2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
茶叶产值达10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建设峨眉山国际茶城,将“茶”打造成为与峨眉山、旅博会同等重要的城市名片。
创新驱动延伸产业链,品牌提升“加快走出去”,电商融合开辟新市场,茶旅融合推动大发展……“十三五”期间,峨眉山市茶产业将蓄力从“产茶大县”向“茶产业强县”迈进,追逐“百亿”产业发展之梦,让峨眉山茶香飘四溢。
电商+店商茶业也“触网”
伴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茶企投身于电子商务热潮,借助电商优势拓展销售市场。
峨眉山市三父子茶叶有限公司是早期“触网”的茶企之一。公司负责人徐建洪告诉记者,正值明前茶上市,网上销售的生意一单接一单。公司除了开设实体店,在淘宝、天猫和京东三大商城都还有自己的网店。
“我们公司从2008年便进入电商平台发展,目前发展态势挺不错。三个网店一年销售额可以达到1000万元,占到总销售额的约六分之一。”徐建洪表示,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茶企业进入网上销售除了有价格优势,也是扩大企业知名度的方式。近几年,通过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的营销,公司的产品吸引了大批爱茶者,品牌的知名度也得到有力提升。
作为峨眉山市首家实现“互联网+茶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大西南茶叶电子交易市场也于首届峨眉山茶春茶交易会当天同步亮相。据大西南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何建华介绍,(紧转第2版)
(紧接第1版)借助该平台,全国乃至世界的茶商和消费者可以及时了解峨眉山茶的交易动态、交易行情以及价格行情。此外,该平台还可以有效地平抑茶叶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达到调节市场供需的目的。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峨眉山市将积极加强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合作,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开设旗舰店,培育和发展一批农村职业电商经理人,占据现有网络市场;建设“峨眉山茶”电商平台,与现有大西南茶叶市场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形成线上线下双重销售渠道。
茶旅“联姻”“钱”景广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峨眉山市茶旅融合之路上已探索多年。竹叶青生态茗园、仙芝竹尖生态园等一批以茶为主题的综合性景点相继推出,并获得国家A级旅游景点认证,茶园休憩赏景、品茗观俗已成为来峨游客的消费新热点。
在竹叶青生态茗园,从采茶到制茶,从我国茶的发展演绎到茶艺表演,“游览+体验”的方式让游客在茶香中度过一趟“茶文化之旅”。
目前这些以茶为主题的景点多为大型茶企开发,不仅是作为茶文化宣传窗口,更是企业本身提升品牌形象的窗口。相对而言,与首届峨眉山春茶交易会同日举办的“峨眉山·京东春茶旅游节”无疑是茶旅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峨眉山景区与京东集团通过举办春茶旅游节,打造茶叶、电商、旅游互动交融、体验交易的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快茶叶、养生、旅游三大类系产品的开发。依托京东集团电商平台优势和峨眉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节推出了“峨眉雪芽一店三坊一轩一茶路”的精品旅游路线。游客可深度体验位于峨眉山景区的黑水3000亩珍稀有机茶生产基地,参加茶叶采摘、品茗赏景、祈福求寿、养生度假等休闲项目……两大平台合作,让游客在“峨眉雪芽”原产地旅游,上京东购茶。
为建设中国茶文化名城,峨眉山市计划未来五年内,在普兴乡、黄湾乡、沙溪乡等规模连片的茶叶种植区,引入5家左右大型茶企,发展集生产、观光、体验、美食、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实施景区茶区“一体化”发展,让茶区变景区。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茶+樱”“茶+桃”等立体生态茶园,构建“茶中有花、花香茶海、色彩纷呈、四季辉映”的茶园景观,实现茶产业与休闲度假游的深度融合,推动茶文化旅游大发展。
“峨眉山国际茶城”呼之欲出
在峨眉山茶产业发展蓝图上,“峨眉山国际茶城”是未来五年茶业发展的“重点工程”。
规划中的“峨眉山茶国际茶城”占地490亩,将依托现有的大西南茶叶市场,建设综合交易、生产加工、主题公园、商业配套等8大功能,逐步吸引全市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进驻。项目建成后将与竹叶青、峨眉雪芽、仙芝竹尖等企业现代加工园共同构建茶产业走廊,形成茶叶现代化加工体系和茶叶加工聚集区,提高产业聚集效应。
新闻推荐
为普及税法知识,倡导社会诚信纳税,确保营改增试点改革顺利推进,近日,峨眉山市以“聚焦营改增试点助力供给侧改革”为主题的第25个税收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税务工作人员在城区设置宣传点,向广大市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