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兴鑫
“红花村里喜事多,建了一条新路,探索了一个产业,改造了文化院坝。”5月18日,井研县东林镇红花村6组老党员陈志员喜笑颜开。
路,就是正在建设的汀泗村到红花村的连接线;产业,就是长势良好正在开花即将结果的秋葵;改造文化院坝,就是红花村民享受的精神大餐。
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协调下,全国文明单位、乐山市烟草公司尽社会责任,反哺贫困乡村,捐赠120万元用于连接线的建设。
陈志员指着正在修建的长1.5公里、宽6米的连接线说:“这是村里的致富路。以前进出红花村都要经过镇上的农贸市场绕行,路途远不说,赶集时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路修好了,进出方便了,日子越来越好。”
红花村有1300多人,全村700多人长年在外务工,近两年50岁以上村民陆续“返乡”种地、修房。如何为长年留守的老人和返乡村民寻求发展之路?市委宣传部帮助红花村寻求新的产业,到峨眉山市新平乡考察,学习秋葵种植经验。
今年“三八”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淑芳带领乐山市女企业家协会代表来到红花村,一起亲手种植秋葵;乐山市女企业家协会向红花村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秋葵种植帮扶款。市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黄英表示,通过秋葵种植并拓展销售等方式,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三八商场连锁有限公司、汉尊大酒店等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为秋葵免费进商超开通绿色通道,拓宽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增收。
在对口帮扶红花村的近1年时间里,市委宣传部全体干部多次深入红花村,走访联系贫困户,倾听他们的心声。今年,市委宣传部组织省曲艺团、市歌舞剧团,到村上开展“三下乡”文艺汇演,为群众送去文化大餐。
针对贫困户无劳动能力的实际情况,红花村成立“扶贫互助社”,吸纳8户贫困户为成员,在7组、8组流转15亩土地种植秋葵。在群众中威信高、协调能力强的廖永付担任组长,负责田间管理、劳动力调配。待秋葵收获后,对参与劳动的人员给予一定补助。“待秋葵收获后,我们将70%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30%的利润用于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增强贫困户的造血能力。”驻村工作组的同志告诉记者。
“每亩秋葵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一亩地的收益在1万元左右。我们希望通过今年的试种,总结经验,建立渠道,为丘区探寻一个适合的产业。”驻村工作组的同志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付小惠)昨(26)日,乐山市第二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峨眉山市举行,总投资达230亿元的99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田文宣布项目集中开工。副市长袁晓松主持开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