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城区被占用的盲道
某银行门口缺少无障碍通道吐槽
市民文楚莲:我家楼下的无障碍通道,几乎每天都被机动车占用。我和爱人因为下肢不便,只能通过乘坐轮椅出行。无障碍通道被占用,让我有家难回,有路难走。
调查
进不去的公共场所 爬不上的银行台阶
文楚莲和丈夫易府华均是下肢不便的残疾人。2010年,夫妻俩开心地搬进了位于峨眉山市滨湖国际小区的新房。但还没等两人感受新家的温馨,麻烦便来了。“只要每天17:30以后回家,就会遇到无障碍通道被车辆占用的情况。”文楚莲告诉三江都市报记者,“这通道还是我自己出钱修的,结果成了其他业主的‘停车位\’。”
钟桃萍也是下肢不便的残疾人,令她痛苦的是只要出门就不敢喝水,原因是那些有名无实的无障碍厕位。“有些公厕也设置了无障碍厕位,可这些厕位设计的比较窄,就连最小的轮椅也没法进去。”钟桃萍说,就算无障碍厕位空间较宽,轮椅可以进去,因为很多无障碍厕位里安装的坐便器不是残疾人专用的,残疾人没法使用。
除了公厕,峨眉山市城区里部分酒店也没有设置无障碍厕所,或者厕所宽度不够,这些也是造成钟桃萍、文楚莲等出门不敢喝水的原因。
不仅如此,据记者了解,在乐山城区、峨眉城区,部分广场、商场、餐馆都没有无障碍通道。“我听说某家餐馆的菜很好吃,就和朋友一起去,没想到餐馆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最后只能请对方把桌椅板凳摆在外面坝坝上。”文楚莲说,如果餐馆不愿意,那他们连饭也吃不上。
以上只是记者对乐山城区、峨眉城区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调查,在其它区县,或许也存在类似问题。
2014年底到2015年初,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委托乐山师范学院,对乐山城区城市道路、医疗康复场所、商业区、城市广场、车站等主要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采用调查问卷随机对1000名市民进行了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道路无障碍设计不符合规范;部分医院、商场没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满意度不高。
微播报
网友“穿棉袄过夏天”:无障碍设施是为了方便残疾人,却因为缺乏与残疾人的沟通,导致在设计安装上有所欠缺。我认为相关部门在以后设置无障碍设施时,应该先征求残疾人的意见,做到能真正帮到人。
市民李先生:我到国外旅游时,看到许多外国城市将是否有无障碍设施作为了文明现代化的标准之一,比如道路路口都进行了坡化。英国人为了让残疾人能和普通人一样坐巴士,还设计了无障碍低底盘的大巴。虽然我们在短期内没法做到这一点,但能在力所能及的方面做得好一点吗?比如银行门口设置无障碍通道等。
网友“定子壳”:盲道被占用,无障碍通道被占用,无障碍设施缺失,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德生:目前,乐山无障碍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盲道、缘石坡道的建设相对多一些,而对除盲人以外的残疾人包括老年人需要的扶手、电梯、升降平台、停车位等无障碍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对已建的无障碍设施发挥其应有作用不够。盲道、残障停车位经常被其他车辆和经营户占用,不利于残障人士出行等。
三江微评
从容出行让有障碍变得无障碍
一座城市是否充满关爱,不仅仅是尊老爱幼、礼让慢行,更应该体现在让所有公民平等地享受应有的权力。而让有障碍变得无障碍,让无障碍设施不被占用,设计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保障更加完善,不仅仅是让残疾人朋友能够享受从容出行,受益的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残疾人需要的“无障碍”,是包括物质环境、信息交流环境以及大众心理环境的无障碍。市政建设“无障碍”设施是否完备,这是残疾人走出家门、融进社会的基本条件;社会大众以及残疾人自身的心理认同,是残疾人最终走进社会的关键。
要使残疾人真正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竞争,首先必须做到物质环境的无障碍。一条盲道,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有可无,但对残疾人来说,却是一条希望之路。建设无障碍设施,体现的不仅仅是方便残疾人出行、生活,更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它告诉残疾人:走出来,你可以的。
记者 罗曦 吴薇 文/图
新闻推荐
工作中的刘敏(右)昨(27)日,峨眉山市交警大队绥山中队副中队长刘敏接到三等功奖章及证书时,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湿润了眼眶。“刘敏是峨眉交警大队唯一在2016年春运中工作特别突出而被乐山市公...